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意逆志由表及里.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0403144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意逆志由表及里    摘要〕阅读欣赏古诗词时,必须持唯物主义态度,掌握艺术表达规律,从文辞之意去逆诗之志,而不能以自己的主观之意去代诗人之志对于文辞之意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要从诗的整体出发,从诗人的创作意图出发,详审言之虚实,细辨语之诚伪要探讨诗中反映的社会内容和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从美学角度欣赏其精妙的艺术,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底蕴和语文能力〔关键词〕古诗词欣赏1孟子对诗词的理解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孟子的意思是不能断章取义地割裂出个别字眼而曲解其词句,不能就词句的表面作解释,歪曲作者的原意,而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地探索作品的实际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孟子在这里提出了“辞”、“意”、“志”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以辞达意,以意明志,辞、意、志间是一致的可是因为文学表现的特殊规律,个别的辞并不代表整个的意,表面的意也不等同作者的志不以辞害志”,指不能因个别的词而妨碍对作者志的理解,因而要“以意逆志”什么叫做“以意逆志”呢?《说文》:“逆,迎也钩沉考辨其实际含义因而“以意逆志”就是从文辞的意思去推断作意。

      诗人创作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将由外人内的形象与由外激于内的感情,再自内而外地予以表现,成为诗歌作品读者阅读,则由外(辞)人内(志),所以叫做“逆”2孟子的观念的价值孟子“以意逆志”的说法,对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赋诗断章”之风,起着纠偏作用孔子就曾说“不学,无以言”,所谓以诗代言,也就是在外交上、宴集时,引用诗经中的语句为表达自己的意思服务,这种按照各人所需的断章摘句,自然与原诗的整体不尽吻合那种以摘引来表情达意的方式,本身并无可厚非,就是今天我们还在这么做可是据此就以为所摘引者就是诗的原意,那就不尽如此了孟子提出要“以意逆志”,无疑是有意义的孟子“以意逆志”的说法,不仅在当时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孟子虽然解诗时有不当之处,如果我们正确地领会和解释“以意逆志”,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鉴赏论3如何运用孟子的观念欣赏诗词以意逆志,不以辞害志,必须掌握诗词写作的艺术规律,不胶柱鼓瑟,而得其神髓,探明作意不能将形象思维为主的诗词,完全当作逻辑思维的文字来考索一般地说,“以意逆志”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就不致“以辞害志”3.1不因夸张而认为言过其实例如李白《秋浦歌?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如果就字面而论,世上岂有三千丈的白发如果有这么长的头发,其人身长又当如何,照看的明镜又该有多大!可是“此出语无稽者也,而后世不闻议其短”,就是因为诗人说“缘愁似个长”发长是说愁长,以此比说愁苦无边,就如“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舡”一样,是一种夸张夸张而不使人觉得虚妄,就在于“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实写,两者结合,则“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不以辞害意,以意逆志,可以窥见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壮志难酬之心3.2不因想象而认为出语荒诞例如李贺《秦王饮酒》这首诗写唐太宗威震天下,权压四海,并寄寓了希望中唐统治者发愤图治的思想诗人把秦王写成了如飞游九天的神明,他能够骑虎漫游太空骑虎已离奇,升空更觉玄虚,还能够叫羲和把太阳当作锣鼓,并发出象打击玻璃的叮叮声,甚至还能“酒酣喝月使倒行”凡此种种叙写,即使是到了将来科学更为发达的时代,也是办不到的这种描写,如果验之以理,则荒诞乖张,万难说通,一定要以意逆志,探讨诗人所寄寓的情与意诗词创作,“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因而诗人创作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驰骋想象,神思翩跹对于诗人想象之词,必须由虚探实,从奇寻真,因事索意,这才能遗椟得珠,拨云见日。

      3.3不因兴会而认为与事不符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宋代欧阳修对这首诗的结句说:“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六一诗话》)而叶梦得则说:“欧阳文忠公尝病其夜半非打钟时,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石林诗话》)《唐诗纪事》还证明唐代确有夜半敲钟的习惯,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并列举了不少唐人写的夜半敲钟的诗句总之,他们都是从事理上考究对于诗,有的当然可考之于事理,但还要顾及“诗理”所谓“诗理”,是事理、情理、文理的统一解诗时,有时要注意诗中的写实,更重要的在于考虑诗中的写意,写实也是为了写意,写意则不完全拘于写实清代王士祺说:“古人诗只取兴会超妙,不似后人章句,但作记里鼓也《渔洋诗话》)“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池北偶谈》)都是认为对诗要体会其意境,不必度寸衡两地考求据此再看《枫桥夜泊》,就知是写诗人羁旅中的愁怀,以典型景物构成使人暗然在魂销、伤心惨目的幽邃奇幻的意境从上述可见,从孟子的观点出发,阅读欣赏古典诗词,必须持唯物主义态度,掌握艺术表达规律,从文辞之意去逆诗之志,而不能以自己的主观之意去代诗人之志。

      对于文辞之意又不能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要从诗的整体出发,从诗人的创作意图出发,详审言之虚实,细辨语之诚伪艺术语言,有的虚而不伪,有的诚而不实,虚实诚伪相连而不相等,不能以辞害意当然,我们对于古典诗词,仅逆得诗人之“志”是不够的,而且决不能专一于研究写作意图,还要探讨诗中反映的社会内容和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从美学角度欣赏其精妙的艺术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中学__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