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彦淖尔地质概况整理.docx
3页巴彦淖尔地质及矿产资源概况巴市地质特征是地层发育完整,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据统计到1985年底,全市共有各种矿床和矿点〔包括共伴生〕431处其中大型矿床37处,中型矿床45处,小型矿床100处,矿点249处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48种,估算地质储量的有3种根据国民经济对矿产工业的利用情况,将矿产分为9类:燃科矿产有煤、油页岩;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钻、金、银;稀有、稀土金属及分散、放射性元素矿产有铌、钽、铍、锂、铷、褐帘石〔轻稀土〕、镉、镓、甸、铀、钍;特种非金属矿产有水晶、冰洲石、白云母、金云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菱镁矿、蓝晶石、萤石、硅石、熔剂白云岩,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硫、磷、含钾岩石、盐〔盐池〕、芒硝、明矾石、蛇纹岩;工艺美术石材矿产有芙蓉石、佘太翠、玛瑙、玉髓;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有石墨、蛭石、石膏、滑石、石绵、水泥灰岩、沸石、膨润土、珍珠岩、陶瓷长石、陶瓷石英、瓷石、透闪石、粘土、石榴子石、大理石、花岗石全市矿床成因类型有沉积型、变质型、岩浆型、热液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风化型等7种市境有原煤矿产地20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1处,小型7处,其余均为矿点。
煤炭资源情况:巴彦淖尔市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位于我市的白彦花煤田,是未开发的整装煤矿,详查储量90亿吨,是低变质程度优质褐煤南隔黄河与相邻的鄂尔多斯市以水权置换的方式取得了30亿吨的煤矿开采权距我市200多公里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TT矿〕煤炭储量64亿吨,其中主焦煤18亿吨,为优质炼焦用煤,世界紧缺煤种,神华集团正在联系合作周边乌海市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煤主要煤田有5处:乌拉特中旗白彦花煤田 位于乌兰察布盟达茂旗白彦花苏木和巴市乌拉特中旗桑根达来苏木境内煤田东西长80公里,西、中部宽20公里,东部宽2~14公里,在中旗境内面积330平方公里煤层最大厚度28.1米,最薄0.95米,一般厚5—10米灰分26.07%,挥发分43.27%,发热量3 994大卡/公斤,含硫2.36%可做为火力发电和生活燃料用煤,储量894 350万吨乌拉特中旗巴彦呼都格煤田 位于海流图镇西北48公里的川井苏木的巴彦呼都格嘎查和沙布格嘎查煤田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2~3公里,面积约25平方公里,煤种为褐煤,全矿区有10层煤,以3号、2号煤层为主体,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5,32米,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4.26米,属厚煤层。
灰分15.16~24.12%,发热量为3199~5 073大卡/公斤,含硫0.95~12.64%,含磷0.058~0.0087%,储量15 749.32万吨乌拉特前旗营盘湾煤田 位于明安乡营盘湾东西断续长25公里,南北宽 约3公里,面积35千方公里共分5个勘探区:即营盘湾矿区、裕盛公一西官井矿区、五分子一七分子矿区、二分子一十一分子矿区、陈三沟一大罗沟矿区煤种属低变质阶段之不粘结、长舀煤及褐煤灰分一般大于25%,含硫在o.5%以内,含磷0.005—0.0019%,发热量7 000大卡/公斤以上储量6 955.3万吨乌拉特中旗温更煤田 位于温更苏木所在地,煤田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探明7层煤,煤层总厚7米,其中3号、5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3号煤平均厚度2.2米,5号煤平均厚度1.06米煤种为弱粘结煤一局部为气煤,灰分19.5%,含硫0.66%,发热量为7 672大卡/公斤,挥发分29.28%,储量为3 590.7万吨乌拉特前旗拴马桩煤田 位于大佘太乡东北7公里处的拴马桩沟中煤种为无烟煤,储量4 182万吨矿产资源富集巴彦淖尔市处于全国著名的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开采。
已发现煤、铜、硫、铁、铅、锌、金、银、稀土、石墨、石灰石、硅石等矿产68种,绝大多数矿床集中分布在获各琦、东升庙、炭窑口等五个矿区其中硫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铅、锌、铜储量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分布集中,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矿山工业开展的重要根底毗邻我市的蒙古国南戈壁省矿产资源富集,其中塔本陶勒盖煤矿和奥云陶勒盖铜矿是世界级的超大型优质煤矿和铜金矿床我市的甘其毛都口岸是中国境内距离两矿最近的口岸,也是开发利用两矿的最正确通道,对北开放前景广阔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是紫金矿业集团控股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注册资本3.75亿元,现有总资产27.6亿元,员工2500余人地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是国内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自治区重点工业企业,自治区循环经济开展示范企业,也是首批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审核的8户铅锌企业之一公司的20万吨/年锌冶炼工艺采用热酸浸出—低污染沉矾除铁湿法炼锌工艺,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锌锭22万吨、硫酸40万吨的产能,年产值可达40亿元以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发现世界罕见露天玉矿,这里的珍贵玉石已被中国地质界、石材珠宝界知名专家正式定名为“佘太翠〞。
大佘太露天玉矿已探明储量4.19万立方米,形成于18亿至24亿年前,玉石储量之多、块度之大、硬度之高及质地之致密都十分稀有它的发现引起国际珠宝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地质博物馆已将玉矿的样品收为国家馆藏品在当今世界玉石储量日益萎缩的趋势下,这个储量极为可观的玉石矿床,被专家称为“尚未面世的石材瑰宝〞玛瑙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境内的巴音戈壁苏木西北部沙漠中,面积6平方公里,是干涸的湖床,湖内玛瑙石裸露地表,浅黄,浅红,遍布湖底,大者如拳,小者似豆,晶莹透亮,荣耀夺目离中蒙边境线仅几十公里湖周围有起伏不断布满火山石和奇形怪状风化石的山脉,也有平坦的荒漠草原和砂石遍野的戈壁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的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钱方等命名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石林是一种新型的地貌景观,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石林相对高5~20m,座座石峰,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花岗岩石林由燕山期花岗岩形成,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这些节理裂隙为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奠定了根底第四纪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过屡次古冰川作用,形成了众多的冰川遗迹,如山脊上发育了由花岗岩构成的冰川遗迹—刃脊和角峰,这些冰川遗迹也就是花岗岩石林形成的雏形。
同时,花岗岩受到冰川和流水侵蚀,特别是长期强烈的寒冻风化及风蚀等作用,在内、外动力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今独特的花岗岩石林北大山花岗岩石林以其独特地质特征和欣赏价值,而成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我区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草场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是廉价的饲草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生长季节及年度变化的不平衡使天然草场的饲草供给极不稳定,给草原畜牧业的开展带来极大的脆弱性,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天然草原对改善气候条件起善重要的作用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东校乌兰察布盟,西联阿拉善盟,南至阴山山地,北交蒙古人民共和国,总面积 7750万亩、其中牧区拥有面积 7400万亩,可利用面积 5700万亩,主要分布在乌拉特前旗、磴口县两个半农半牧区旗县和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两个牧区旗县,统计为乌拉特草原草原以干草原、荒漠草原为主主要植物种类有针第、蒿类、红砂、珍珠、锦鸡儿等气候枯燥,降雨量少,冬季漫长〔 6个月〕,夏季短促〔 50天〕春秋各 70天据巴彦淖尔市林业局统计,2005年—2007年三年间,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增绿10万亩2005年,巴彦淖尔市率先在乌兰布和沙漠推出冷藏苗避风造林新技术,造林时间从过去的4月份延长到9月份,延长期达5个月,变一季度造林为三季造林,同时先后推广了柴草网格、高压水打孔植苗、深坑栽植、开沟栽植等20多项治沙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据统计,2005年—2007年三年间,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增绿1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九十年代末的4.5%提高到现在的15.3%,治沙面积到达了120万亩,有效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巴彦淖尔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264平方公里,横跨4个旗县,是国内罕见的集山脉、沙漠、湖泊、河流多种地貌单元交汇的综合性地质公园,有美丽富饶湖泊的自然景观资源、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根据公园的总体布局、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和规划主题,划分为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三盛公、恐龙化石、花岗岩石林和乌梁素海5个园区,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科普教与和美学价值巴彦淖尔,蒙古语意思是“富饶的湖泊〞位于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上,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热土〞 在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历经屡次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最终形成了北部高原,中部山地、丘陵,南部平原的地形地貌 巴彦淖尔历史悠久原始社会时期,巴彦淖尔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巴彦淖尔属九原郡汉武帝时期,改九原郡为五原郡,并进展了大规模的移民开发和水利建立此时,巴彦淖尔大地已是阡陌纵横,鸡犬之声相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彦淖尔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建立了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共同创造了河套文明。
现在的巴彦淖尔,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新兴城市,东接包头市,西邻阿拉善盟,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4万平方公里,人口176万,聚居着蒙、汉、回、满、鄂温克等20多个民族,2004年国家批准撤原巴彦淖尔盟设巴彦淖尔市,现辖一区二县四旗,市政府设在临河 巴彦淖尔市地处以京津为龙头的“呼〔市〕-包〔头〕-银〔川〕-兰〔州〕-青〔海〕〞经济带上,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北与蒙古国有369公里长的边境线,是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包兰铁路和110国道横贯东西,丹拉〔丹东-拉萨〕高速公路穿市而过临哈〔临河-哈蜜〕铁路与临策〔临河-策克〕铁路正在规划建立中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对外开放有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经济建立呈现出跨越式开展的态势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9.5亿元,增长21.5%;财政收入到达15.6亿元,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到达6910元和3518元,增长13.1%和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7亿元,增长45.5%;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40.8亿元,增长37.6%。
巴彦淖尔是一方富饶的热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阴山山脉从巴彦淖尔腹部呈东西走向穿过,北部为乌拉特草原,是富饶的天然牧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甘其毛道口岸位于乌拉特草原的乌中旗境内,是连接蒙古国、俄罗斯、独联体等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草原上盛产牛、马、驼、羊,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白驼,是国内外少有的珍奇畜种 阴山南部的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称,现有耕地1000多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溉区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盛产独具特色的河套优质小麦、葵花、河套蜜瓜、苹果梨、番茄、枸杞、黑瓜籽等名优产品,是全国著名的绿色产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巴彦淖尔市境内地貌神奇,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市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68种,铜、锌、硫铁等矿产储量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全国著名,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矿山工业开展的重要根底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富足黄河流经我市345公里,黄河水年均过境流量316亿m3,年引黄河水量在50亿m3左右,地下水开采量达18亿m3丰富的水资源不仅是农牧业生产的命脉,而且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前提条件。
巴彦淖尔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从秦汉开场就是著名的古战场、农垦区、游牧区及民族聚居区悠久的文化和特定的地域,造就了巴彦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