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课教案(15篇).docx

41页
  • 卖家[上传人]:工****文
  • 文档编号:593779657
  • 上传时间:2024-10-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26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课教案(15篇)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课教案 1  活动目标:  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课教案 2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课教案 3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20__年9月  三、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  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课教案 4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内容较丰富,可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月亮》  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 朗诵  教师以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 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