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常用表格.doc
16页目 录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1经纬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3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5普通水准测量记录 7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计算表 8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9红外测距仪距离测量记录 10距离丈量及磁方位角测定记录 11导线点坐标计算表 12经纬仪法碎部点测量记录 13经纬仪法碎部点测量记录 14经纬仪法碎部点测量记录 15经纬仪法碎部点测量记录 16测设数据计算表 17对新型及精密仪器的认识 18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19测量实习小结 20II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 天气 班级 小组 仪器型号 地点 检验者 记录者 1.一般性检验三脚架: 制动、微动螺旋: 微倾螺旋: 对光螺旋: 脚螺旋: 望远镜成像: 目镜调焦螺旋: 水准尺: 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望远镜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仪器的位置项目第一次第二次在A,B两点中间位置测高差后视A尺读数ai前视B尺读数biA,B两点高差hAB=ai-biA,B两点高差均值a1=b1=hAB′=a2=b2=hAB″==(hAB′+ hAB″)/ 2=在离B点3m处测高差(DAB为AB两点距离)B点尺上读数b2A点尺上应有读数a2A点尺上实际读数a2′误差Δ两轴不平行误差ib2=a2=b2+a2′=Δ= a2′- a2经纬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 天气 班级 小组 仪器型号 地点 检验者 记录者 1.一般性检验三 脚 架: 水平制动、微动螺旋: 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 照准部转动: 望远镜转动: 望远镜成像: 脚 螺 旋: 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度盘变换机构: 2.照准部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十字丝竖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尺上读数正确读数视准轴误差盘左B1盘右B25.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P1P2距离竖盘读数竖直角仪器到墙面距离D横轴误差6.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竖盘位置竖盘读数竖直角指标差盘右正确读数全站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日期 天气 班级 小组 仪器型号 地点 检验者 记录者 1.一般性检验三 脚 架: 制动与微动螺旋: 望远镜成像: 照准部转动: 望远镜转动: 脚 螺 旋: 电 池 电 量: 显示器状态: 棱镜及信号: 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3.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旋转照准部180º)次数气泡偏离情况处理结果4.十字丝竖丝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次数偏离情况处理结果5.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仪器位置目标盘位水平度盘读数º ′ ″两倍视准轴误差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左右6.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光学对中器旋转照准部180º投点结果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7.仪器加常数的检验次数仪器的位置棱镜的位置观测距离(10次平均值)计算K值K=D-(D1+ D2)处理意见及方法处理结果1A点B点D=C点A点D1=B点D2=2A点B点D=C点A点D1=B点D2=3A点B点D=C点A点D1=B点D2=K值平均值=普通水准测量记录日期 天气 班级 小组 仪器型号 地点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测点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高差(h=a- b)高程m备注+-检核ΣΣΣ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计算表日期: 天 气: 仪器型号:地点: 路线编号: 小组编号:测点距离Dm测站数n实测高差hm改正数vmm改正后高差m最后高程Hm备注Σ辅助计算: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日期 天气 班级 小组 仪器型号 地点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º ′ ″)半测回角值(º ′ ″)一测回角值(º ′ ″)备注红外测距仪距离测量记录日期 天气 班组 地点 仪器型号 棱镜号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点名仪器高m棱镜点名棱镜高m盘左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