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9页2018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总分150,考试时间180分钟)名词解释1. 班级授课制2. 六艺3. 心理过程4. 教育目的5. 学校管理体制6. 迁移简答题1. 简述苏格拉底法2.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3.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4. 简述人的发展规律论述题5. 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6. 论述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措施)7. 论述教师的角色冲突和解决措施8. 论述韩愈的《师说》的主要内容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班级授课制该问题分值: 5答案:班级授课制是指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和场所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产生适应了科学知识丰富、科学门类增多、知识技能日益复杂的趋势,反映了在受教育人数增多的形势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扩大教育对象并提高教学效率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它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国内外进行了许多改革实验主要有:班级小型化、选科制、开展小队教学等。
2.六艺该问题分值: 5答案:“六艺”是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①礼是政治伦理课,包括奴隶制社会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礼;②乐是综合艺术课,音乐、诗歌、舞蹈结合为一;③射是射箭的技术训练;④御是驾驭马及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⑤书是文字读写;⑥数是算法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在小学阶段学习;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在大学阶段学习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3.心理过程该问题分值: 5答案: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常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①认知过程是指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的过程②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③意志过程是指人有意识地克服各种困难以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三者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同一心理过程中的不同方面4.教育目的该问题分值: 5答案: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广泛的人民群众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在社会里占主流地位的或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教育目的不仅体现了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5.学校管理体制该问题分值: 5答案:学校管理体制是学校管理的枢纽,对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发挥着全局性、根本性的作用它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体制和学校领导体制两个方面,前者规定了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各机构的职、责、权划分及相互关系,后者规定了学校由谁领导和负责从关系上看,学校领导体制除了规定学校的领导主体和领导形式外,也影响着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目标任务、职责权限和运行方式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6.迁移该问题分值: 5答案: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先前的学习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迁移按不同分类标准可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叫做负迁移。
教学中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简答题1.简述苏格拉底法该问题分值: 10答案: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它是苏格拉底使用的教学或讨论的辩论方法1)苏格拉底方法的四个步骤①讥讽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②助产术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2)苏格拉底方法的优点①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使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②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取3)苏格拉底方法的适用条件①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③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该问题分值: 10答案:学生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其学习活动同样也具有人类学习的一般特点。
但是,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又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类学习的特点,具有特殊性1)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①学生学习的接受本性学生学习是一种接受学习,学生通过占有传授者所提供的经验,来掌握前人所创造的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②接受学习的构建本性学生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构建活动来接受信息,形成经验结构或心理结构2)学生学习的派生性特点①学生学习的间接性在经验传递系统中,学生主要是接受前人的经验,而不是亲身去发现经验,因此,所获得的经验具有间接性,是一种间接的知识经验②学生学习的定向性学生的学习是在经验传递条件下进行的,无论是传授经验还是接受经验,双方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与方向性③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表现在前后学习相互关联,当前的学习与过去的学习有关,同时也将影响着以后的学习即前面的学习为后来的学习做准备,而后面的学习又是前面学习的补充和发展④学生学习的意义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学习方式的意义性和学习内容的意义性a.学习方式的意义性是指学生要真正地接受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必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必须以有意义的方式来进行学习b.学习内容的意义性是指学习者所接受的内容是前人科学研究的成果,它们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意义的信息。
⑤学生学习的言语性在经验传递系统中,传递经验的主要媒体是言语信号,这使学习者不仅能够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也能够超越狭隘的具体事物的限制,去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3.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该问题分值: 10答案: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1)多元智能理论的八种智能分类①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对声音、节奏、单词的意思和语言具有不同功能的敏感性②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是指能有效地运用数字、推理和假设③空间智能空间智能是指能以三维空间的方式思考,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④肢体动觉智能肢体动觉智能是指能巧妙地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能灵活地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⑤音乐智能音乐智能是指能觉察、辨别、改变、欣赏、表达或创作音乐⑥人际智能人际智能是指善于觉察并区分他人的情绪、动机、意向及感觉,能有效地与人交往⑦内省智能内省智能是指能正确建构自我,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意识察觉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⑧自然观察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是指具备对生物的分辨观察力及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
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①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②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这些智能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有差异的③每名学生都具备这八种智能,但所擅长的智能各不相同教育要以学生原有的智能为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特长智能4.简述人的发展规律该问题分值: 10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和互补性1)顺序性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3)阶段性阶段性是指人的发展变化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同时,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是指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5)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6)互补性互补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补偿的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师树立信心,充分相信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发现学生优势,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论述题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该问题分值: 20答案:“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基本内容①“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对此,陶行知有过很多论述,其内涵十分丰富a.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b.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c.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②“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a.“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