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研究.doc
14页转型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中俄比较的视角理论综述部分一、国有企业基础理论世界各国在不同经济体制下和各个历史条件下都存在国有企业,这说明国有 企业有其共性,这正是国有企业理论的立足点(Bos, 1986)O从理论意义上看, 国有企业理论可以概括为企业性质、企业行为、金业经营机制和企业制度理论等 四个逻辑层面(李建春,2010),结合本文研究的课题,这里仅I韦I绕国有企业的 性质对国有企业的内涵、定位及存在的一般含义进行综述,旨在搞清楚国有金业 的性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国有企业为什么存在?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形 式?它与国家制度和企业制度的关系是什么?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为什 么有了其他的政策工具还必须存在国有企业?首先对西方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 作文献回顾,然后介绍国内学者的研究,最后给出本文将要研究的国有企业的定 义L西方学者对国有企业理论的文献回顾在西方,国有企业理论是伴随着国家干预审场理论成长起来的,作为山场机 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国有企业是校正市场失灵和推行国家干预政策的产物,它的 产生与存在,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西方不同经济学派对国有企业产生和存在的解禅有着一脉相承的体系徳国 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提出了国家干预理论。
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虽未直接催生出国有金业,但却为市场经济中国有企 业的生存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李斯特不同,庇古着眼于国内,他从福利经济学的 角度出发,同样也推论岀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庇古认为,一切社会科学的主耍冃 的都在丁如何有助于改善补•会状况,增进国民福利,而国民福利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国民净产品,一是国民净产品的配置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一些产业中的私 人企业为了追求私利,而影响了国民净产品的产出此外,市场机制也难以解决 国民净产品的优化配置问题,使得国民福利难以实现配置最优化为此,国家干 预就变得十分必耍在国家干预有多种形式中,建立国有金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在此Z后,乂岀现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 会发生生产过剩,出现非充分就业,其关键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即对于消 费商品和投资商品的需求双重不足而耍增加需求,就需耍政府通过刺激需求来 达到充分就业政府的刺激手段有多种形式,有财政政策、有货币政策,也有国 有企业政策有许多欧洲国家,就是主耍依靠强有力的国有金业政策,使经济走 岀了低谷,实现了工人的充分就业在凯恩斯以后,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汉 森、萨缪尔森、罗们特、索洛、托宾等人,以及新剑桥学派的罗宾逊、斯拉法、 卡多尔、帕西内蒂等人,都对国家干预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比如,萨缪尔森以 灯塔为例,提出了对有些部门实行国有化的必耍性而汉森则认为,现代资本主 义社会是私人经济与政府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制度,这史为国有经济乃至国有企 业的存在确立了理论前提综合来看,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单纯地依靠 市场机制己无法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传统上将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定位为消 极的“守夜人”角色,己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尽管各国 的国有金业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和特定的任务,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国有企业 都是国家对经济发展加以调节和控制的产物20卅纪以来,尽管国有企业在各 国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时高时低,所发挥的作用有大有小,但是各国都十分清楚地 意识到,没有国有企业提供的宏观经济外部性,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将难以发挥 应有的作用甚至岀现混乱,市场经济某些功能的止常作用将受到削弱,国有企业 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耍组成部分而西方现有研究国有企业性质的理论多数是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研究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国有金业可以将国有企业性质分为三大类,即作为金业制度的 国有金业、作为国家制度的国有企业2和作为政策工具的国有金业他们都讨论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特殊功能,在理论上也是逐步深入的过 程。
一是作为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即实现宏观经济功能的国有企业一部分理 论把国有金业作为一种企业形式,他们将现代金业理论作为他们分析国有企业的 理论工具,并认为国有企业的首耍功能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新古典 经济学认为,私人企业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略社会整体利益,国有企'因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是转型经济国金问题,下文将会梳理国内学者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金业的定性问 题,以期讨论制度变迁前后的逻辑2这里对其文献梳理工作中部分文献索引取自刘华,国有企业的性质与绩效评价准则,江西师范大学硕士 论文,2007业也因此而存在,以弥补“市场缺陷”或弥补“私有产权的缺陷”国有企业从 事那些技术水平高、投资大、风险高、无盈利和自然垄断的行业,以满足社会公 共需求、限制私人垄断、稳定产业基础、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保护国家安全等宏 观经济冃的Lange (1936), Bruce(1998)都持有这种观点Young&Finger (2005) 基于对私有企业的局限的分析来说明国有金业的合理性国有企业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企业制度,用于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实现经 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我们认为它的不足在于:(i)这些观点基木上是描述性 的,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说明国有企业与其它制度形式在特征上的区别,仍然 把国家当作外生变量来讨论;(ii)国有企业不仅仅有企业的特征,还应当具有 国家制度的特征,因为国有企业受制于政府,而这种观点没有把国家行为内生化;(iii)国有企业不是唯一的弥补“市场缺陷”和“私有产权的缺陷”以实现社 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制度形式,还有如家庭、自治组织、管制措施等制度形式也能 实现这些社会功能,因此它不能将这些功能看作是国有金业存在的基本理由。
下 文的研究进展会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二是作为国家制度的国有企业,即实现政治冃标的功能新古典理论最初没 有讨论到国家的作用,直到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国家行为被引入到了 国有企业分析框架以内因为它们不能使口己独立丁政治干预,因而不能像私 人金业那样专心致志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必须经常牺牲利润最大化冃标来服 务于政治冃标(Boycko, 1993)”而 Shleifer & Vishney( 1993,1994,1996,1998), 表明国有企业的产生是政府扩大自身权力的一种方式,并通过国有企业“制造” 短缺和寻租Walder (1989)认为国有金业对T人的资助是国家为了获得政治的 稳定;Parker (1994), Swann, (1988)指出国家所有制的存在主要的原因在于国 有企业有增强国家财政的R的这些观点充分地认识到了政治行为与国有金业的相互影响,将国有企业理解 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以实现政治冃标为首要功能,但国家制度不等于国有金业 制度,前者的冃的在丁实现全社会的合作,提供共用物品,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实 现方式Z—O三是作为政策工具的国有企业Tinbergen (1956)在研究政策工具时,明 确地把国有企业当作国家的一种政策工具,与众多的政策工具一起,他们构成了 国家出丁•某种冃标而可以运用的经济手段组。
国有企业作为政策工具的原因有两 个:其一,国有企业包含了众多经济变量,而这些经济变量很有可能成为政策所 需要达到的政策冃标,因此国有企业有了成为政策丁•具的可能性;其二,经济和 政治冃标众多,政策工具的数量应当不少于政策冃标的数量,然而当各种政策工 具都有其局限时,政策工具的使用需耍多元化,国有金业即成为众多可以使用的 政策工具乞一,并有共必然性Finger(2005)在谈论加拿大国有金业时,认为国 有企业在加拿大一直被当作执行公共政策的工具,在国家安全、交通以及国内石 油业上执行着国家政策2. 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理论的文献回顾我国国有金业建立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一直到1978 年以前,建立国有企业一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而非校正市场失 灵和对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只是从1978年开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別是 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国有金业才开始了转换内涵的改革, 才逐步由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转变为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和对市场失灵的校正国有企业的性质就是指国有企业的存在理由和特定功能在主流经济学把市 场经济作为研究前提吋,国内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与在 市场经济体制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因此,国内的经济学家 们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的性质作了分析。
毛程连(2008)彳把计划经济 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定义为国有企业(I )型,认为当时大量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由国 家来掌握并由国家来组织这些企业的生产活动,其思想原因无非有三个方面:一 是社会公平,二是社会效率,三是赶超战略需耍研究计划条件下国企其冃的是 为解决转型经济中国有金业而临的问题,主耍用来对比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 有金业改革问题,正如毛程连定义的国有企业(II)型是重点研究对象因此重耍 的是需耍知道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耍什么国有金业,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金业 只能作为历史起点来讨论而当我们的分析对象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 时,国有企业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国内,对国有企业含义和性质的解释五花八门,综合来看有下列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耍工具国有企业可以保证公民 的充分就业,可以实现社会稳定由丁国有企业是全体公民的企业,在其中可以 实现按劳分配,从而避免了剥削等不公平现象的岀现;国有金业直接由各级政府 来管理,其利润可以直接转变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为政府支岀提供有力的支3参见毛连程,国有企业的性质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第2页 撑(宗寒曾,2002);第二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是除属国家所有以外,与非国 有金业没有任何区別的金业,而且在市场经济中,所有者不同,对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没有任何影响。
影响国有企业效率的只是企业的经营权,而不是企业的所有 权,只耍对经营权的制度设计进行改革,国有金业就可焕发岀活力,而不需耍对 其所有权进行彻底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社会主义公有 制,而在于国有财产的产权制度不科学,只有不断完善公有制的产权理论,才能 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李曦辉,1999);第三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难以解决委 托一代理问题,它是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容的企业形式张维迎(1999)认 为,现代企业制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激励机制问题和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 而在国有金业中,这两个问题都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纯粹的外部人, 在其中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完全分离,其激励主要体现为不合法的短期激励,并 且难以选择到合理的经营者总Z,国有金业是无法与现代金业制度相融合的 周其仁(2004)也认为,国有企业无法与现代金业制度相融合,国有金业是与“资 本雇仰劳动”相对立的一种企业,该类企业是“消灭了一切生产资料私有制”以 后建立的企业因此,在个人合法拥有生产性资源的权利被法律否定了Z后,任 何委托一代理模式都是虚假的,可以出现形形色色的代理人,但最终并无真正意 义上的委托人,这与现代企业制度难以相融;第四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是特殊 企业,是少数企业。
金培(2001)认为,由于国有金业肩负了经济冃标、社会冃 标等多重任务,它是明显不同于非国有企业的特殊金业而且,国有制对金业组 织和经营者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绝不能仅仅用规范一般公司制度 的企业法律来规范国有企业,而应用特殊的法律来规范国有企业他通过进一步 分析,还认为如下的企业适合采取国有制这一企业形式,它们是以社会冃标为主 的企业,如医院、公共交通、邮政、航大等企业;在兼顾社会冃标的企业中,也 应保留一部分国有性质的金业,如新闻、出版、石油、铁路、供电等,许多企业 都应保留国有的形式,只是对部分企业实行民营化;对以利润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