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doc
12页1、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 1 绿映红,水村山郭 2 酒旗 3 风南朝 4 四百八十寺 5,多少楼台 6 烟雨 7 中 [2] 字词注释1. 莺啼:即莺啼燕语2.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3.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4.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5.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 郭祖深传》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6.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7.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白话译文8.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9.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2、村居 ①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② 儿童散学归来早 ③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④ 作品注释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③散学:放学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2] 白话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3、 蜂唐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 (1) ,无限风光尽 (2 ) 被占 (3)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 [2] 字词注释1. 山尖:山峰2. 尽:都3. 占:占其所有4. 甜:醇香的蜂蜜白话译文蜂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4、 《观书有感》宋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1.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2.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3. “天光” 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4. 徘徊:来回移动5. 为:因为6.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7. 那得:怎么会8. 那:怎么的意思9. 清如许:这样清澈10. 如:如此,这样11. 清:清澈12.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5、乌衣巷 ⑴唐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⑵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⑶ ,飞入寻常百姓家 ⑷ [1] 词句注释⑴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⑵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⑶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⑷寻常:平常白话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6、江南逢李龟年 1唐·杜甫岐王 2 宅里寻常 3 见,崔九 4 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 5 好风景,落花时节 6 又逢君 7作品注释1.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2.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3. 寻常:经常4.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5.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6.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7. 君:指李龟年作品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7、绝句 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字意逾:更加、更多。
欲:好像燃:燃烧过:过去何:什么8、蜀中九日唐 王勃九月九日 (1) 望乡台 (2 ) ,他席 (3) 他乡 (4) 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 (5) 苦,鸿雁那 (6 ) 从北地 (7) 来[2]字词注释1.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2.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3.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4. 他乡:异乡5.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6. 那:为何7. 北地:北方白话译文蜀中九日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9、逢入京使 ⑴唐 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 ⑵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⑶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⑷ [1] 词句注释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 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2] [3]白话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10、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1] 作品注释①萧萧:风声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⑤篱落:篱笆 [2] 作品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 11、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1,立根原在破岩中 2千磨万击还坚劲 3,任尔东西南北风 4 [2] 诗词注释1. 咬定:咬紧2.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3.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4.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3] 诗句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12、题诗后(唐)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词语注释1.吟:读,诵2.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3.赏:欣赏4.得:此处指想出来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 ,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13、蜀相 ⑴唐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⑵ ?锦官城外柏森森 ⑶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⑷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⑸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⑺ [2] 词句注释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⑵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 “自”“空” 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 ,多次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 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 [4-5]白话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14、画眉鸟 ⑴宋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 ⑵ ,山花红紫树高低 ⑶ 始知锁向金笼听 ⑷ ,不及林间自在啼 ⑸ [1] 词句注释⑴画眉鸟:鸣禽⑵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啭,鸟婉转地啼叫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⑶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和低处⑷始知:现在才知道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⑸不及:远远比不上 [1] [2][3]白话译文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贵重的鸟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15、忆江南 ⑴ (其一)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⑵ ;日出江花红胜火⑶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⑷ 能不忆江南?词句注释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 》:“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 , ”“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⑵谙:熟悉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白话译文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1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1、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六月二十七日2、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3、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4、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5、遮:遮盖,遮挡6、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7、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 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8、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又如,韩退之《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9、忽:突然10、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译文乌云翻滚,像打翻的墨汁,还未遮住不远处的青山,便大雨倾盆白亮亮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乱窜入船地面上忽然吹起一阵狂风,一下子把乌云全都吹散,望湖楼下顿时波平如镜,好似一碧如洗的青天17、乐游原 ⑴唐 李商隐向晚意不适 ⑵ ,驱车登古原 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