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方案奇妙的镜子PPT.pptx
26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大班科学活动方案奇妙的镜子,目录,活动背景与目标,镜子基础知识,奇妙镜子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环节,观察记录与结果分析,拓展延伸活动建议,01,活动背景与目标,Chapter,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经常会在家中或其他场合接触到镜子,对它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镜子不仅具有反射光线的特性,还可以用来观察物体的像,理解光的反射原理等,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好素材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镜子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活动背景,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镜子的基本特性和光的反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知识与技能,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让他们主动探索镜子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目标,02,镜子基础知识,Chapter,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体,通常由玻璃或金属等材料制成。
镜子定义,镜子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梳妆打扮、整理仪容、观察物体等在科学领域,镜子也常被用于光学实验和科学研究镜子作用,镜子定义及作用,凹面镜,表面向内凹陷的镜子,能会聚光线,形成放大的虚像凹面镜具有聚光作用,常用于太阳灶、车灯等平面镜,表面平整且相互平行的镜子,能形成与物体左右相反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具有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等特点凸面镜,表面向外凸出的镜子,能发散光线,形成缩小的虚像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常用于汽车观后镜、弯道反光镜等镜子分类与特点,光的反射,01,当光线射到镜子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即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虚像的形成,02,当光线经过镜子反射后,进入人眼或成像设备时,会在人脑或设备上形成虚像虚像的位置与物体相对于镜子的位置有关,且虚像的大小、形状和物体与镜子的距离有关镜像的特点,03,镜像具有左右颠倒的特点,即物体的左侧在镜像中出现在右侧,物体的右侧在镜像中出现在左侧同时,镜像还具有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等特点镜子成像原理,03,奇妙镜子实验设计,Chapter,实验步骤,2.观察镜子中物体的像,记录像的特点,如大小、形状、方向等。
实验结论:平面镜可以形成与物体等大、等距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实验材料:平面镜、物体(如玩具、水果等),1.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方,调整物体与镜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3.改变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和角度,再次观察并记录像的变化01,02,03,04,05,06,实验一:平面镜成像,01,实验材料:凹面镜、光源(如手电筒、蜡烛等),02,实验步骤,03,1.将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调整光源与镜子的距离和角度04,2.观察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记录光线的特点,如方向、亮度等05,3.改变光源与镜子的距离和角度,再次观察并记录光线的变化06,实验结论:凹面镜可以将光线会聚于一点,形成明亮的光斑,具有聚光作用实验二:凹面镜聚光,01,04,05,06,03,02,实验材料:凸面镜、物体(如玩具、水果等),实验步骤,1.将物体放在凸面镜前方,调整物体与镜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2.观察镜子中物体的像,记录像的特点,如大小、形状、方向等3.改变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和角度,再次观察并记录像的变化实验结论:凸面镜可以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同时,凸面镜还可以使光线发散,具有散光作用实验三:凸面镜扩大视野,04,动手操作环节,Chapter,用于装饰镜子和制作实验道具。
选择适合儿童观察和实验的小型镜子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大小,边缘光滑无破损用于照亮镜子,观察反射现象凸面镜和凹面镜,平面镜,手电筒,彩色纸、画笔等,准备材料和工具,引导儿童观察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不同之处,让他们了解镜子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指导儿童使用手电筒照射镜子,观察光的反射现象,让他们理解镜子反射的原理组织儿童使用彩色纸和画笔等材料,自由创作装饰自己的小镜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制作过程指导,在活动过程中,要确保儿童使用安全、无破损的镜子,避免划伤或碰伤指导儿童正确使用手电筒,避免直接照射眼睛或他人的眼睛,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在制作和装饰镜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安全的材料和工具,避免儿童接触到危险物品安全注意事项,05,观察记录与结果分析,Chapter,详细记录幼儿在镜子前的行为表现,包括他们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描述性观察,统计性观察,实验性观察,记录幼儿使用镜子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他们与镜子的互动方式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观察幼儿对镜子中不同物体的反应和兴趣03,02,01,观察记录方法指导,将观察记录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各类行为的出现次数和持续时间数据整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幼儿对镜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他们在镜子前的探索行为。
结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幼儿对镜子的认知和行为规律,为后续活动设计提供依据规律总结,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幼儿对镜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和他物,并通过与镜子的互动来探索世界结论,幼儿在使用镜子时,通常会经历从自我认知到探索他物的过程,他们会逐渐发现镜子成像的原理和特性,并尝试利用这些特性进行游戏和实验规律,针对幼儿的兴趣和认知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镜子活动,引导幼儿深入探索镜子的奥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建议,得出结论并总结规律,06,拓展延伸活动建议,Chapter,准备不同形状的镜子,如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让孩子们分别观察不同镜子中的自己,引导他们发现成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比较不同镜子成像的差异,让孩子们理解镜面形状对成像的影响探究不同形状镜子成像特点,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孩子们了解这些镜子的作用和应用场景引导孩子们思考镜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镜子解决实际问题收集生活中使用镜子的实例,如化妆镜、汽车后视镜、显微镜等了解生活中应用镜子的场景,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设计具有新颖功能和外观的镜子产品提供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让孩子们将自己的设计想法付诸实践。
组织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互相评价、学习和交流创新思路创新设计新型镜子产品,感谢观看,THA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