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感谢言语行为习得研究.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1076503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3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感谢”言语行为习得研究    孙宁宁 玄桂芬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70名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感谢语语用水平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对比中外学生感谢语的使用情况,总结了留学生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的特点和语用规律,分析了其感谢语策略的选择与汉语母语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提出了对留学生感谢语使用的教学建议关键词:感谢言语行为;策略类型;语用因素感谢是指在他人给予帮助的时候表示谢意和感激之情的礼貌言语行为,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它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交际活动,其交际原则也为各语言和文化所共有不过,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恰当地致谢并非易事,因为感谢这一言语行为,并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使用,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互动活动和心理过程,它需要交际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留学生的感谢语表达普遍存在单一、生硬、不得体的情况即使到了中高级阶段,很多留学生仍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交际对象选择恰当的感谢语,还有不少留学生的感谢语仍停留在“谢谢”“真谢谢你”这样的初级水平上因此,本研究将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感谢语语用水平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对比分析中外学生感谢语的使用情况,来总结留学生汉语“感谢”言语行为的特点和语用规律,探讨其感谢语策略的选择与汉语母语者之间的差异及原因,以帮助留学生适时、得体地运用言语行为表达谢意。

      一、研究设计(一)调查对象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有两类:一类是留学生,全部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三年级的本科生和语言生,共70名,来自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另一类是中国学生,共59名,其中,42名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大一的学生,17名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年级的硕士生之所以调查这些中国学生,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留学生的语用水平需要一定的汉语母语者作参照;二是这些中国学生跟留学生年龄相仿,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调查问卷均由任课老师当堂发放并收回留学生共发放了77份问卷,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70份中国学生共发放了63份问卷,全部回收,其中有效问卷59份二)问卷设计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语用学常用的语料收集方法—— 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completion-test)来设计调查问卷Brown和Levinson(1987)的调查发现,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和事情的难易度这三种因素,会影响学习者对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我们认为,这三种因素对汉语感谢语的使用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本文把这三种因素作为主要的控制因素。

      问卷设计为按角色回答(role-play)型,共包含13个问题(情景)每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具体的语境,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尽量涉及到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要求受试以所处情景中的特定身份自由作答,填写可能会说的感谢语同时,我们设计的这13个情景主要反映了平等语境和下对上语境的社会关系;上对下的社会关系则没有涉及,这是因为上对下的关系脱离了受试学生的亲身生活经历在调查前,我们征求了5位富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对调查问卷的意见,并随机选择了16位留学生和10位中国学生进行了预调查,然后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的某些情景和内容进行了修改,制定出了正式调查问卷面向汉语母语者的问卷以留学生的问卷为基础,根据汉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改动了部分措辞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一)留学生实施感谢言语行为的特点汉语感谢言语行为是一项复杂的会话活动,感谢策略的使用受多种语用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分别从社会权势、社会距离和事情的难易度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留学生感谢语的语用特点1.社会权势对留学生感谢语表达的影响社会权势即交际双方相对的社会地位众所周知,中国社会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一个以等级制度为导向的社会,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十分注重交际双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也很在意年龄的长幼,通常要表现得礼貌有加。

      我们的调查对象都是学生,而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因此,我们就把师生关系(场景1和11)作为社会权势不平等的案例进行调查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在下对上的师生关系中,留学生使用直接感谢(包括直接感谢和直接感谢+辅助语两种方式,下同)的比例非常高,场景1和11分别为97.1%和95.7%,这符合汉语感谢语的语用规则中国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表示尊重和感激之情,下级对上级通常采用直接感谢方式,因为直接感谢中所含有的专门感谢词语“谢谢”“感谢”等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礼貌标识性,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感谢的意图不过,虽然都是下对上的场景,但场景11“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耐心多次为你修改论文”所受惠事情的难度和复杂度,要远高于场景1“课后老师花了十分钟耐心为你讲解不懂的问题”因此,留学生在感谢语的使用上也有所差别,场景11中“直接感谢+辅助语”的使用比例为61.4%,明显高于场景1的45.7%例如:(1)老师,没有您的帮助,我就不能写好论文,谢谢你!(2)谢谢老师,四年级中最好的事情就是认识了老师这说明留学生已注意到在相同的社会权势下,所受惠事情的难度越高,感谢程度也应越强烈单纯的“谢谢”已不足以表达出自己的感激,还需要运用大量的辅助语,以增强感谢的效果。

      2.社会距离对留学生感谢语表达的影响社会距离是指交际者之间的的熟识、亲疏程度为了考察中外学生感谢方式及策略的运用是否会受社会距离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亲属关系、熟识关系、相识关系和陌生关系这四种不同的社会距离来进行对照分析下面,我们就采用折线图来分析在不同的社会距离下,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感谢方式选择的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关系亲密还是疏远,留学生都倾向于使用直接感谢的方式,间接感谢的使用比例较低(四种社会关系均低于25%)这说明他们已意识到社会距离越远、关系越生疏,感谢语应越直接、礼貌因此,从亲属关系→熟识关系→相识关系→陌生关系,留学生直接感谢语的使用比例是逐渐递增的,而间接感谢语的比例是逐渐递减的这与中国学生感谢方式选择的总体态势是一致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感谢策略使用的主要差异是在于,在較近的社会距离(亲属及熟识关系)中,中国学生间接感谢的使用比例远远高于留学生这是因为在汉文化中,当交际双方社会距离很近、关系很亲密的情况下,一般较少采用直接感谢语来表达感谢,而是会选择更为委婉的间接方式如在场景9“晚饭时,妈妈帮你盛好米饭”和场景13“姐姐去英国旅行回来给你带了一件工艺品”中,妈妈和姐姐与自己的社会距离非常近,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说话人不需要过分客气、礼貌,甚至可以不说感谢语,否则,就会显得生分、见外。

      在我们的调查中,中国大学生感谢策略的使用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多达62.7%的中国学生使用的是间接感谢的策略,还有4.25%的学生写道“不说感谢的话,太熟悉了,亲人之间不习惯,见外”等而留学生中只有24.3% 的学生使用了间接感谢策略,这一比例远低于中国学生,这说明留学生受其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十分明显作为中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他们虽然已积累了一定的汉语感谢语的语用规则,如对谁应该更礼貌,对谁可以随便些,但是在日常交际中,他们依然会倾向于母语式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因此,在母子(女)、兄弟姊妹这样非常亲密的社会关系中,72.15%的留学生仍然习惯性地使用母语的直接感谢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选择了间接感谢方式,留学生所使用的策略类型也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在场景9中,中国学生使用最多的间接感谢类型是关心式(占30%)和承诺式(占27.5%),比如:“妈,你也快吃吧妈妈,你坐着,下次我给您盛 留学生使用最多的间接感谢类型是赞美式(占42.9%),比如:“这顿饭挺好吃的,妈妈的做菜水平又提高了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关心式和承诺式,留学生的使用率仅分别占14.3%和4.8%用关心表示感谢是独特的汉文化现象,有助于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会让施惠方觉得温暖体贴。

      承诺式”则采用回报或承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也是汉语中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用在父母子女间,会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孝顺、贴心总的来看,由于汉语文化及语用知识的缺乏,留学生对这两类重要的汉语间接感谢方式的使用率很低3.事情的难易度对留学生感谢语表达的影响在汉语感谢言语行为中,所受惠事情的难易度对感谢的策略和表达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事情的难易度对留学生感谢语表达的影响,具体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事情从容易→一般→难,留学生直接感谢的使用比例是逐渐降低的,而直接感谢+辅助语及间接感谢的使用比例均逐渐提高这说明留学生在感谢语的表达中已经考虑到事情难度越大,受惠程度越高,越应采用间接感谢或大量辅助语的方式来增强感谢的效果,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例如:(3)谢谢,多亏你我可以解决急事,我赶紧还给你4)真正的好朋友,你救我了谢谢!我要请你吃好吃的例(3)采用了“表达主观感受+承诺式”的感谢方式;例(4)则采用了“赞美式+表达主观感受+承诺式”的感谢方式当然,辅助语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从以上两个例句可以看出,留学生希望表达出内心强烈的感激之情,但由于过多地使用辅助语,结果导致整个感谢语的表达过于冗长。

      二)留学生感谢语表达中的语用偏误我们发现,在感谢言语行为的实施过程中,留学生在表达感谢的意图上几乎没有问题,但对感谢的程度常常拿捏不准,分寸把握不当下面,我们就从语篇的角度对留学生的语用偏误进行描写分析1.社会权势方面的偏误(5)*谢老师哦情景1)(6)*谢啦情景11)语气词“哦”和“啦”放在句末,通常表达的是一种轻松、随意的语气,一般只有在亲密关系时才会用到而不少留学生用在下对上的师生关系中(情景1和11),显然是不合适的2.社会距离方面的偏误(7)*以后给你2100块钱情景10)(8)*谢谢,这是什么?我也要给你一个礼物,你选择后告诉我情景13)情景10是“好朋友借给你2000元钱来解你的燃眉之急”,例(7)中的这位留学生则表示自己会多还钱来表达感谢这种生硬直接的感谢会严重伤害好朋友的真诚相助之情,甚至会导致朋友关系的破裂情景13是“姐姐去英国旅行回来给你带了一件工艺品”,在例(8)中,对家人这种过于直接的回报式感谢会让姐姐觉得十分疏远、生分,在汉语中是不太得体的表达3.礼貌方面的偏误留学生礼貌方面的偏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得体或不够礼貌的致谢例如:(9)*你怎么这么热情?谢谢!(情景8)(10)*今天真喜悦啊,谢谢,我一定再来。

      情景4)情景8是“你得了重感冒,你的室友给你买来了感冒药和清淡的饭菜”,在例(9)中,留学生不恰当地使用了反问句,会令室友误解为是自己热情过度,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情景4是“朋友邀请你去他家做客,朋友的父母为你准备了很丰盛的晚饭,离开时你会说什么?”按照中国的语用习惯,在客人离开时,主人会常说“下次再来啊”或“有空常来啊”,在例(10)中,这位留学生同学据此认为他的答语应为“我一定再来”这样的致谢会令主人啼笑皆非,是不得体的另一类是过于礼貌的过度感激例如:(11)*谢谢你,你晚上有事儿吗,我请你吃饭情景6)(12)*谢谢,你救了我情景8)有的留学生唯恐自己不够礼貌,表现在致谢时,就是有过度化的倾向,他们却忽略了事情的难易度和社会距离这两个影响感谢语选用的重要因素情景6是“你打完球口渴但没带钱,好友给你买了一瓶水”,这件事情本身不大,情景8的难易度也一般同时,这两个语境中的交际双方都是较为亲密的关系因此,例(11)、例(12)这种过分的夸大式感谢会给对方留下虚伪不实在的印象三)留學生与中国学生感谢语使用差异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中高级汉语水平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