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理.doc
8页广西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体现的土地制度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井田制C.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社会的均田制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传统农业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3《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4战国时代的手工业,有作为农业副业的家庭手工业,有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有“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也有各国封建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这说明当时手工业A.种类多样 B分工协作 C.竞争激烈 D规模庞大5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A.抑商政策废弃 B中外交往频繁 C.商业贸易繁荣 D.边疆治理加强6商鞅变法,实行“壹山泽”(即国家统一管理山林湖泽);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此后历朝历代官营禁榷(即禁止民间私自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长期A垄断手工业生产 B.奉行抑商政策 C.忽视农业的发展D限制对外开放7.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A农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髙 D传统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8.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已认识到国防强大的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国防军事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为此,洋务派A.创办了军事工业B.创办了民用工业C.创建近代海军 D.发展留学教育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潮”这一局面的出现A.源于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得益于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髙涨C.受到列强经济侵略放松的影响 D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结果10.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道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
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A实现中美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B.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使美国承认了中国大国地位 D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11. 1958年4月,XXX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导致了A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年自然灾害12. 1983年,xxx到苏州视察,听到如下汇报:“……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迅猛发展社、队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汇报反映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B人民公社是当地最主要的生产组织单位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迅速推广 D.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13. 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C.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4. 1992年8月9日凌晨,深圳市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120万股民手拿身份证和钱涌入深圳争相购买。
不到半天,500万张认购表一售而空与该现象有直接关联的因素是A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15.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农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地位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机器大生产的推动? D.欧洲价格革命的影响16.“到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挂着它的国旗的船舰游弋世界各大海洋这里的“它”是A荷兰 B葡萄牙 C.英国 D.西班牙17.1775年,英国工人的工资达到了每天1克白银的水平,其棉织品的劳动力成本是印度的7倍,这使企业主们尽可能的减少工人数量,转而寻求其他的生产方式据材料可知,英国A.工人阶级的收入增长迅速 B.棉纺织业技术创新动力增强C.工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D.价格革命有力推动英国发展18. 据学者统计,城市人口方面,大城市曼彻斯特在18世纪早期只有9 000人,而到了1831年则增加到14万人;苏格兰工业中心格拉斯哥的人口 1755年只有2300人,到1831年则有202 000人。
这一现象反映了A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 B.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C.城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D议会改革影响城乡人口结构19. 1933年4月5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提议下,民间资源保护队正式成立,并得到了军部、农业部和内地部等多个部门的支持这—机构的成立A.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B缓和劳工之间的矛盾C落实以工代赈的思想 D.提高政府官员的素养20.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为此,苏俄决定实行A.扶植私人大企业发展的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21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由此可推断A斯大林准确预见到了二战的爆发 B.优先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C.苏联采取优先发展农业的策略 D苏联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22某国际组织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体化组织,它实际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大洲建立自由贸易区该国际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23. 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
而在2000年,由菲律宾黑客发明的“爱虫”电脑病毒,仅仅3天时间就传染到整个世界的电脑系统导致现代电脑病毒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 B电脑病毒的超强传染性C科技更快转化为生产力 D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力24. 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反全球化”运动的人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来自全球化的发源地欧美反全球化”运动的兴寧主要是由于全球化A导致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B造成了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加剧了世界利益分配失衡 D使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25.有学者指出,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推到七八千年以前,种植谷子的历史亦然得出这一结论的最权威依据是A.考古发掘 B神话传说 C.史书记载 D.科学论断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21分,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6分,共计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26. (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各方面主要表现材料二下面四幅图是18—19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情景:材料三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曰,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 5美分增加到5Z 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 52美分增加至9. 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材料四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2分)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当时美国政府“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3分)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4分)27. (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人将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前后,即全球化1.0版本,这期间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为中号,第二个阶段为全球化2.0版本,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这期间世界从中号“缩水”为小号……1950年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全球化3.0版本.3.0版本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
——摘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二“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就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随着全球化及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摘自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材料三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金融风险高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困惑,……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摘自胡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国的思想贡献》(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1492年作为全球化开端的依据4分)试举两项科技发明成果说明“1800年左右持续到1950年左右,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2分)(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5分)(3) 根据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何意义? (2分) 28.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