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尚一中《葫芦丝》课程纲要模板.docx
10页《葫芦丝》课程纲要◆学 校:张店区马尚一中◆课程名称:《葫芦丝》◆课程类别: 艺术类 必修类◆教学材料:以教师自编为主◆授课教师: 李娜◆授课时间:单周音乐课◆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课程学时:45课时,分3学年完成第一部分 课程背景为积极响应“2+1+1”工程的号召,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推行器乐进课堂,让每个孩子在掌握一门乐器的同时提高艺术修养、培养高雅情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让“以美育人”有所依托我校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重视学生智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开发葫芦丝校本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门乐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丰富多彩葫芦丝是我国优秀民族乐器之一,它音色亮丽,旋律富有诗意,价格低廉,方便携带葫芦丝的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无类似笛箫的超吹技巧,因此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葫芦丝的学习周期相对较短,整体技巧难度小于竖笛等乐器,学生容易从吹奏中找到成就感,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普及性推广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器乐进课堂、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门乐器,是音乐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有力抓手,是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培养学生表现力、自信心的有效措施。
具体目标:1、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和集体合作演奏2、以器乐的学习推动音乐课堂发展在学习吹奏技巧时带动乐理知识、视唱练耳、调式节奏的学习,在演奏表现时带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感受、升华与表现能力的训练3、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4、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的艺术欣赏方向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学期课时授课内容第一学期1认识葫芦丝2葫芦丝演奏姿态及音符知识34低音5、6的吹奏方法及节奏知识低音7的吹奏方法及常用音乐符号51、2的吹奏方法及《我有一只小羊羔》63、5音的吹奏方法及《粉刷匠》76、4音的吹奏方法及《四季歌》8阶段巩固复习第二学期1低音3的吹奏方法及《欢乐颂》2吹奏乐曲《阿里郎》3吹奏乐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4 长音练习及《北风吹》5学习乐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6连音练习及《友谊地久天长》7强、弱音练习及《金孔雀轻轻跳》8阶段巩固复习第三学期1学习乐曲《青春舞曲》2活指练习及《青春舞曲》3倚音技巧学习及《婚誓》4打音技巧学习及《婚誓》5叠音技巧学习及《军港之夜》6滑音技巧学习及《军港之夜》7技巧综合复习8曲目综合复习第四学期1虚指颤音技巧学习及《月光下的凤尾竹》2腹指颤音技巧学习及《月光下的凤尾竹》3单吐技巧学习《小星星》4双吐技巧学习《练习二》5三吐技巧学习《练习三》6学习乐曲《清清玉湖水》7学习乐曲《清清玉湖水》8阶段巩固复习第五学期1手指技巧复习及《瑶族舞曲》2吐音技巧复习及《瑶族舞曲》3《瑶族舞曲》合伴奏4学习乐曲《甜蜜蜜》5学习乐曲《阿瓦人民唱新歌》6学习乐曲《紫竹调》7学习乐曲《紫竹调》8阶段巩固复习第六学期1学习乐曲《美丽的孔雀》2学习乐曲《美丽的孔雀》3学习乐曲《瑞丽美》4学习乐曲《瑞丽美》5学习乐曲《瑞丽美》6学习乐曲《荷塘月色》7演奏技巧复习8曲目复习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一、 课程实施办法: 我校的葫芦丝校本课程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以音乐课为依托,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交替进行。
使用教材为本课程主要实施人李娜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国家课程整合后编写的教材授课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规划进行授课,认真撰写教学设计,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采用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确保课堂质量为保证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在下午大课间设立十分钟的葫芦丝练习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下练习时间学校在每年5月份举行“校园葫芦丝艺术节”烘托器乐学习大氛围二、各阶段课程实施收获:我校自2009年开始推行葫芦丝校本课程,开始的一年是摸索的一年,作为这一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在学校的支持下我多处拜师学艺,在提高自己演奏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向老师们请教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借鉴老师们的经验以指导我的教学为了更规范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校为我买来了市面上所有版本的葫芦丝教程,我认真阅读、比较、甄选出可操作性强的,再结合学生特点增加了乐理、视唱等内容,《马尚一中葫芦丝校本教程》问世了就这样在与学生的共同摸索、学习中,我们的校园里响起了葫芦丝的悠扬乐声经过一年的尝试,2010年葫芦丝教学更规范了,对六年级的吹奏教学计划性更强了,从教学方法到教材筛选都有了新的突破让人欣慰的是六年级的课堂气氛,同学们是真正把葫芦丝演奏当做一项技能来认真努力地学习。
每学期我们采取等级过关的形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吹奏水平进行评估5月份我们举行了首届“校园葫芦丝艺术节”,学生们第一次在相互交流中感受了乐器的魅力2011年面对几年来器乐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识谱困难、无音准概念、节奏混淆、练习曲练习枯燥的实际问题,我进行了反复研究及与专家的论证后,对葫芦丝的入门学习做了调整改原来一课一单音的学习方法为以曲目为主线、模糊单音概念的方法且在曲目选择上发挥名曲效应,选用如:《欢乐颂》、《生日歌》等学生早已熟知的作品进行入门学习这样一来在视唱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识谱信心、帮其建立音准概念,在吹奏练习环节增加了趣味性2012年对比三年的葫芦丝教学,我们看到了可喜的进步:学生的流失情况越来越少,参与面越来越广,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课堂更高效,学生对曲目的接触面更广六年级学生已经完成单音的学习,并进行了大量初级曲目的练习;七年级学生完成了吹奏技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五级及以上曲目;八年级主要任务是曲目积累,部分同学已达到8级演奏水平;通过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融合以及每天的固定练习时间,校园演奏氛围日益浓郁2012年5月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3届“校园葫芦丝艺术节”,学生的整体演奏水平和个人演奏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013年,随着新版音乐教材的启用,为了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更加融合,我对《马尚一中葫芦丝校本教程》进行了修订,将其中大量练习曲替换为课本歌曲,如《阿里郎》、《西风的话》等,形成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呼应,让学生的乐器学习更容2015学年,我们将进一步修订校本教材并完成配套教学视频和曲目示范演奏的影音录制,方便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如今,葫芦丝的乐声已在校园里飘扬了六个年头,坚持下来后发现除了学生掌握了一门乐器、学校拥有了一项艺术特色外,最大的受益方就是音乐课堂葫芦丝在学生们手中不再是抽象的乐理,不再是枯燥的视唱,而是他们的玩伴、是音乐游戏,是美的体验在学习葫芦丝吹奏技巧时带动了乐理、识谱、节奏、视唱的学习;在演奏表现时带动了学生音乐作品的分析、感受、升华与表现能力的训练,这些都悄悄叩开了学生的音乐之门第五部分 课程评价葫芦丝校本课程的评价我们坚持多维化、多样化的评价形式1、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课堂上的过程评价与班级考核积分同步1)、根据学生课上的学习、合作、展示等课上活动给予过程性评价2)、每当学习新作品后,教师给每小组下发“曲目检查表”,组长由教师亲自检查,合格者将在一周内对本组成员进行检查,按时完成者记3分,未完成者组长将在下一周进行跟踪检查,完成者记1分,两周后仍未完成学生将集中由教师进行,教师视完成情况给予不计分或扣分评价。
以上分数计入个人班级积分2、校园考级的学期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以考级的形式进行本学期葫芦丝课程的终极评价,在校本教材中将练习曲目按难易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每级4——5首作品,要求学生每学期进一级,在学期尾声利用课余时间找老师检查定级,教师根据实际演奏情况给予等级评价,作为期末检测成绩鼓励学生超前学习,可以同时挑战多个级别,八级以上此项获得免试权3、课下练习的合作式评价每天下午大课间有10分钟的葫芦丝练习时间,以班为单位在各自教室由音乐课代表带领进行集体练习学生会负责此段时间的检查评价,针对课代表调控能力、整体练习效果和练习秩序进行评级,计入每天班级考核4、校园艺术节的展示性评价每年五月份学校都将组织“葫芦丝校园艺术节”艺术节要求全员参与,集体观摩的形式,分为集体演奏和个人演奏两部分,根据现场表现评委进行评价,最终评选出不同奖次并赋分,计入学校对班级考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