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二上册物理复习重点沪教版.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索马****尊
  • 文档编号:190387847
  • 上传时间:2021-08-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75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品质文档初二上册物理复习重点沪教版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下面课件网我为您推荐初二上册物理复习重点沪教版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第二章《物态变化》一、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换算关系T=t+273K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⑵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二、透镜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秋 新译林版英语八上 Unit 1 Friendship 单词扩量讲义(2022新课标).docx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80题).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00题).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50题).doc 2025年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60题).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50题).doc 2025年度大学生党校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四套).doc 2025年电力安全知识竞赛试题200题及答案.docx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60题).doc 2025年度《建筑设备》课程形成性考核试卷及答案(共四套).doc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80题).doc 2025年度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 2025年第二届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 2025年地球地理自然科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30题).doc 2025年党纪党规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完整版).docx 2025年度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2025年度安全环保知识竞赛总复习题库及答案(共330题).doc 2025年第六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初赛题库及答案(共270题).docx 2025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