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研究.docx
4页关于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研究 朱 雷(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611731)Reference:长期以来,指称问题一直是逻辑学、哲学和语言学共同关注的焦点克里普克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角度,在批评弗雷格、罗素等人的摹状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因果的命名理论,克里普克的命名理论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研究专名问题,克服了传统指称理论的某些弱点对于指称理论来说,不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而且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本文试图通过立体螺旋线解析此理论,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分析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理论Keys:克里普克;螺旋线;历史因果理论;命名仪式HO -0 :A:1673 - 2111( 2012) 08 - 0127 - 02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的再次回归、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概念化的研究把指称问题再一次推到了核心的地位传统的摹状词指称论,代表人物是罗素和前期的维特根斯坦,主张根据意义确定所指即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有涵义,专名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同义,其指称是通过专名的涵义来确定的历史因果指称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普克(Kripke)和普特南(Putnam),认为专名的指称获得取决于相关的历史命名式。
事实上,专名没有涵义,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有涵义,是非严格指示词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理论批判了将专名的意义同摹状词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他看来,摹状词描述的仅仅是事物的偶然属性,专名指称对象完全取决于这个对象最初的命名形式克里普克认为,同摹状词相比,专名是指称事物的更为基本的方式,他的理论以讨论专名的指称为主要内容克里普克立足于可能世界,反对将名称与摹状词等同起来、名称可以转化为摹状词的观点,把逻辑引进指称范畴,从专名的起源和本质属性的角度讨论指称,创立了风格迥异的历史因果理论1历史因果指称理论的内容要素1.1历史因果理论的哲学基础:可能世界可能世界是克里普克理论的立足点可能世界是人们通过想象构造的许多个世界,我们面前的现实世界是这些可能世界中的一个从本体论上讲,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同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相同的地位克里普克正是在现实世界和多个可能世界中确定专名和摹状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克里普克认为摹状词理论是错误的他认为传统指称理论只是在现实世界中讨论指称问题,摹状词理论和语境论不能解释不同的各个可能世界的指称问题,历史因果理论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讨论专名的指称1.2“严格指示词”理论克里普克在其著名论文《统一性和必然性》以及哲学专著《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了严格指示词的概念。
首先,克里普克把专名和摹状词统称为指示词然后,他又对指示词进行了区分,分为严格指示词和非严格指示词他指出:“如果一个指示词在每一个可能的世界中都指示同一个对象,我们就称之为严格的指示词否则就称之为非严格的或偶然的指示词克里普克通过他的“严格指示词”概念,将专名和摹状词就作了非常明确的区分在他看来,专名是一个严格指示词,在一切可能世界中都指称同一个对象对此,克里普克的论证是,专名所指称的对象可能不具有某一(偶然的)性质,但不可能不成其为自身1.3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命名方式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他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与摹状词理论最主要的分歧在于名称是怎样给事物命名的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的指称是通过一个或一簇摹状词来确定的,也就是说,通过考察对象是否具有专名所具有的涵义就可以确定专名所指称的对象2试用图形分析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两幅图分别是是一个沿着圆锥轨迹延伸的立体螺旋曲线的平面图(图示一)和立体图(图示二)其中NC:命名仪式(Baptism)螺旋曲线(Spiral Curve):历史因果链条(causal -historical chain)P:链条上的传递者(predecessor)顺时针方向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因果链条的不断发展和延伸。
图二的立体图:链条和命名事件这点形成的圆锥行立体空间代表这条链条上每个传递者所处的言语社区( SPEECH COMMUNITY)的关系的集合螺旋状曲线:既然这是一条历史的链条,那么在这条链条上的传递者的出现必然有时间的先后,因此在命名事件后,越早出现的传递者离命名事件的距离就越近因此若把链条的轨迹比作封闭的圆形的话,从这个传递者到命名事件为圆心的半径就越短以此类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后期的传递者就应该在以命名事件距自身知道命名事件的时间为较长半径的圆的轨迹上如图所示:P1、P2绝对不是在距NC相等距离的同心圆上,因为按照螺旋线的走向,P1是先于P2的名称传递者所以直线P1N>[来自wwW.lw5U.com]; P2NPIN代表从命名事件到传递者P1出现的时间)所以这种螺旋曲线恰好能满足按顺时针方向从中心点到轨迹上的任意几点的距离都是一次递增的图十二中的红色直线: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链条的理想走向,即按照理想前提:每个历史因果链条的传递者都按照命名人的初衷指称为传递目的或使用目的[来自wWW.lw5u.coM]前提下,所形成的轨迹事实上,红色垂直线是不可能的,因为其理论的重大局限性之一就是因果传递链条与语境因素的脱节(说话者的心理意向、知识背景、个体差异等等语境因素的影响)保证每个环节主体意向的一致性太难了(一个名称的接受者必须意图以和他由之听到这名称的那个人同样的指称使用那名称)。
综上所述,以上的两幅图利用历史因果理论中的主要素对其理论的分析,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其自身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