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雷达标绘》PPT课件.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79787742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48.50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要幻灯片摘要幻灯片《《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雷达标绘部分)(雷达标绘部分)船政学院船政学院 《《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雷达标绘部分)(雷达标绘部分)船政学院船政学院 绪论:绪论:一、一、《《二小证二小证》》包括:包括:1 1、理论:、理论:1 1)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雷达操作与模拟器 2 2)自动雷达标绘()自动雷达标绘(ARPAARPA))2 2、、实操:实操:1 1)雷达模拟器训练)雷达模拟器训练 2 2))ARPAARPA模拟器训练模拟器训练二、课时安排:二、课时安排: 理论课时总共为理论课时总共为4848h,其中雷达操作h,其中雷达操作24h24h、、模拟器模拟器4 4h、h、 ARPA 12ARPA 12h、h、标绘标绘8 8h 实操训练课时总共为实操训练课时总共为6666h,其中雷达操作与结构认识h,其中雷达操作与结构认识8h8h、、雷达标绘雷达标绘10h10h、、雷达操作模拟器训练雷达操作模拟器训练2424,,ARPAARPA模拟器训练模拟器训练2424h。

      h 理论与实操训练总共课时为理论与实操训练总共课时为114114h三、授课方式:三、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以课堂讲授为主,附加例题说明理论讲授以课堂讲授为主,附加例题说明 实操训练以模拟器训练为主,结合真机训练和操作实操训练以模拟器训练为主,结合真机训练和操作四、教学要求与考试:四、教学要求与考试: 教学大纲以交通部海事局关于教学大纲以交通部海事局关于《《二小证二小证》》培训与教学大纲为指导,考培训与教学大纲为指导,考试为交通部海事局统一考试试为交通部海事局统一考试 《《《《雷达操作与模拟器雷达操作与模拟器》》》》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雷达标绘雷达标绘雷达标绘雷达标绘((((Radar PlottingRadar Plotting))))§1§1、、、、雷达标绘的目的与意义雷达标绘的目的与意义雷达标绘的目的与意义雷达标绘的目的与意义一、雷达标绘的目的:一、雷达标绘的目的: (1) 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 —— 通过连续观测, 利用相对运动线判断 (2) 求DCPA与TCPA ——在相对运动线上求相对速度 (DCPA _Distanc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 TCPA_ 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 (3) 求来船运动要素V —— 利用矢量三角形作图 口诀:自始反航向终连。

      口诀:自始反航向终连 l(4)本船采取避让措施 —— 措施方法:l 1)变向 l 2)变速 l 3)变向 +变速l(5) 避让效果的检验 —— 查核,利用新相对运动线判断l(6)求恢复原航向/原速度的时机 以上几点目的也是雷达标绘的最终目的,是贯穿整个学习的纲要 二、雷达标绘的意义二、雷达标绘的意义l满足/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l雷达操纵示意图及其应用l转向不变线的应用 §2、使用雷达协助避碰应注意的事项、使用雷达协助避碰应注意的事项l一、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l1、雷达的自身特性 —— 效果和局限性l因此不能盲目、片面的依赖雷达l2、雷达观测不能完成代替人眼的视觉观察 ——《避碰规则》了望条款的要求l3、雷达开机的延时 —— 要求雷达及时开机l4、雷达阴影扇形、影像失真、以及干扰等的影响l5、应连续观测和标绘,并检验避让行动的效果l6、应清楚雷达的显示方式以及雷达运动方式l二、案例:二、案例:l1、显示方式认识的错误l2、雷达局限性 §3、相对运动原理、相对运动原理l一、海上相对运动原理一、海上相对运动原理l 以本船为参照系,则有速度矢量l三角形关系:l l 式中:l VR:相对速度矢量l V:来船速度矢量l Vo:本船速度矢量 VR=V +(-Vo), AC+AB=BC ABCVrVVo l 在实际计算中,只要知道其中四个参量,便可以通过图解法求取另外两个未知参量,并且通过矢量三角形的变化,可求取任何其他两个未知参量,从而完成雷达标绘的目的。

      l ∴ 作为船舶驾驶员,应能准确、迅速而又熟练地掌握及运用这种原理来求取来船与本船的相对关系,并求取来船运动要素 l1、对驶:l V 与Vo反向,且 VR > Vol2、追越l  V与Vo同向,l且1) VR < Vo,来船低速l 2) VR > Vo,来船追越ABCCAB图 1图 2二、海上相对运动的特例二、海上相对运动的特例 l3、同向同速l  V = Vo , VR = 0l4、固定物标l V = 0 , VR= - VoAC(B)AC(B)A(C)B图 4图 3 §4、雷达标绘、雷达标绘l一、雷达标绘方法一、雷达标绘方法l雷达标绘即雷达运动作图,有两种方法:l(1)真运动作图法l(2)相对运动作图法 二、雷达标绘目的:二、雷达标绘目的:l1、利用相对运动线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l2、在相对运动线上求DCPA与TCPA l3、利用矢量三角形求来船运动要素Vl (口诀:自始反航向终连l4、本船采取避让措施—措施方法:l 1)变向 2)变速 3)变向+变速l5、 利用新相对运动线查核避让效果l6、 求取恢复时机 三、雷达真运动作图和相对运动作图的优缺点三、雷达真运动作图和相对运动作图的优缺点l1、真运动作图l 优点:l 1)两方运动态势直观,明确、真实感强 2)能具体、确切地反映出船舶周围的环 境,有助于采取正确的避让行动l 3)适用于船舶碰撞之后进行海事分析而绘制的“事故经过图”l l 缺点:作图费时,一般不常用 l2、相对运动作图l l优点:l 1) 把双方运动简化成单方运动 l 2) 作图较简单,求解较快 l l 缺点:l 不够直观。

      当相对运动概念不清时,容 易发生错误 3、注意的问题(1)用来进行标绘的回波资料应连续观测,即至少应观测3次以上(2)若标绘所得三船位点不在一直线上,如果时间允许,可再观测一次3)回波相对运动的方向总是自始点A点沿相对运动线AC方向推进,判断时应注意矢量AC的方向 §5、雷达真运动作图、雷达真运动作图l一、作图原理一、作图原理l1、原理:l 将双方运动都真实地标绘在同一 张纸上l2、关键:l 各观测的方位及距离从本船对应的时间点出量取 l例: 本船真航向020º,航速10节,雷达观测来船回波记录如下:l时间  真方位  距离l0700  082º   8′.0l0706  080º   6′.5l0712  078º   5′.0 二、作图方法二、作图方法:l(1)确定一点(本船点),画本船航向、航程l(2)在各观测点上标绘出来船的相应位置点l(3)求得来船运动要素 Vl 如图来船航向TC=L1L2l 速度V =L1L2l(4)同理可以求出本船及来船未来某个时间的位置 及相对关系,如O4,L4l(5)求来船与本船的相对关系,即双方运动势态。

      l 作图:L3L3´ = O1O3,接接L1L3´,其延长线即为相对运动线,从而可以求得TCPA、DCPAl(6)判断1)来船过本船首过/尾过 —— 相对运动线l 2)最近会遇点在左舷l 3)最近会遇点在右舷 o1o2o3L1L2L3309º15节o'3ppTp0经标绘:DCPA=1.25n mile TCPA=0131 §6、雷达相对运动作图、雷达相对运动作图l一、作图原理一、作图原理l1、原理:l 本船固定于一点,为参照系,则来船相对位置标绘在雷达运动纸上l2、关键:l 本船相对静止,本船速度反向叠加在来船上 二、作图方法二、作图方法:l1、方法口诀:自始返航向终连l2、目的:求取标绘6个目的l(1)求相对运动线求相对运动线: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l* AC的延长线即为相对运动线,其会进入本船的最小安全距离圈(通常设置为2´)者即判定存在碰撞危险,否则,即不存在碰撞危险 DCPA=1n mile TCPA=0134 RC=234° Vr=20.5 kn 标绘结果:OABCP l(2)求DCPA和TCPA:l1)求DCPA:O点到AC线的垂线距离为DCPA,垂足为CPA点。

      l* 来船与本船相对关系分析:lCPA点在本船正横前,说明来船过本船船首lCPA点在本船正横后,说明来船过本船船尾lCPA点在本船左舷,说明最近会遇点在本船左舷lCPA点在本船右舷,说明最近会遇点在本船右舷l* 两船交叉态势分析:根据两船航向线比较l2)求TCPA:lVR = AC/△t —— 相对速度l∴ TCPA = CO/VR+TC l(3)求来船运动矢量:l 口诀:自始返航向终连口诀:自始返航向终连l如图,AB=-Vo ,即本船速度反矢量(即12m航程),则BC=V,即来船速度矢量(即12m航程)l(4)本船采取避让措施:l当判断存在有碰撞危险时,应采取避让措施,根据《规则》精神,应早、大、宽,即及早地、大幅度地、宽让l* 原则:(1)变向在30°以上l (2)变速在变化原来的1/2以上 l* 避让措施方法:l 1)变向 2)变速 3)变向+变速l* 避让措施行动:l1)来船在某距离/某时间时本船改向或(和)变速,使来船在2’最小安全距离,求应改向或(和)变速多少l2)某时本船改向或(和)变速,求新DCPAl3)某时停车,求新DCPAl4)求最晚停车点。

      l例一、某时/某地,本船改向/变速l E点――某时点或某距离点l1)过E点作2´距离圈切线,反向平移过C点l2)以B点为圆心,以BA为半径作弧,交平移线为A’,则BA即为本船保速新航向――保速仅改向l3)平移线交AB于A”,则B A”即为本船保向新速度――保向仅变速l4)平移线上A’与A”之间的任意一点,A’”,则BA’”即为本船变速变向的措施 DCPA=1n mile TCPA=0134 RC=234° Vr=20.5 kn 经标绘:OABCPEP'A'A''A''' l(5)避让效果的检验:l 在避让后,应继续连续观测,并将之与新相对运动线进行DCPA比较,说明:l1)来船保速保向——如图 al2)来船采取一致行动(协调行动)—如图 bl3)来船采取不协调行动——如图 c OABCPEP'A'A''A'''bca l(6)恢复时机:l l 不管哪一种措施,恢复时机的作图只有一种,即:将原来的相对运动线平移过2´安全距离圈,与新相对运动线的交点M,则M点即为恢复时机点l恢复时机Tp= EP/VR’+tEl 式中VR’——新相对速度。

      OABCPEP'A'A''A'''M l例二、某时/点变向/变速l作图方法与例一相反 l例三、某时停车l 某时E点停车,停车冲程1’历时9ml1)如图:EE’∥AB ,EE’= 本船9m航程 (即1´)l2)E’S=来船9m航程l3)则S点为本船完全停住后来船的位置l4)E’S为本船完全停住后来船的新相对运动线 OABCPEE‘S l例四、最晚停车点l如图:1)延长AB至B”l2)过2’圈作BC的平行线,交AB”为B”l3)反作冲程B’B”,得B’l4)过B’作B’E∥BC,得E点,即为措施点(最晚停车点)l图中:E点为措施点lEE’为冲程lE’S为来船航程lE’S线为新相对运动线 OABCPEE‘SB’‘B’ l一、相对运动线的变化规律l 在两船速度相近的情况下,则:l1、本船转向后相对运动线的变化规律:–1)对于相对方位于正横前的来船,本船右转――新相 对运动线右转,本船左转,相反(新相对运动左转)–2)对于相对方位于正横后的来船,相反§7、避让措施分析避让措施分析 l2、本船变速后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规律:l1)对于相对方位于正横前的来船, a)本船减速– 右前来船,新相对运动线右转– 左前来船,新相对运动线左转b) 本船加速,相反l2)对于相对方位于正横后的来船,相反 二、雷达避让操纵图二、雷达避让操纵图 l说明:l1、正横前宜在4’— 6’行动,正横后在3’行动l2、相对方位在210°起顺时针至067.5°范围内的来船,本船应右转,210°起逆时针至069.5°,范围内的来船,本船应左转。

      l3、本图不适用于互见中l4、292.5°舷角的转向不变线应特别注意 l三、避让幅度:三、避让幅度:l1、行动范围、行动范围l 在能见度不良时:正横前:4´— 6´l 正横后:3´l2、安全距离:、安全距离:l 在能见度不良时:2’为安全距离(针对于中低速船)l3、措施幅度、措施幅度:l 变向:在30°以上,l 变速:在变化(减至)原来的1/2以上 l四、转向不变线四、转向不变线l1、转向不变线原理:、转向不变线原理:l来船保向保速,本船只转向,则与转向角一半方位线垂直的直线即为转向不变线l2、转向不变线应用:转向不变线应用:l若来船位于转向不变线上或其平行线上作运动时,则本船转向后,两船的相对运动线方向不变,即其DCPA不变变化的仅是相对速度,即两船相持的时间发生改变) §8、双物标的标绘l一、作图原则一、作图原则l1、重点船的判断:l 当多物标标绘时,首要的原则是重点船的判断判断时应综合考虑DCPA,TCPA,以及来船与本船的距离等因素l2、关键:l 本船对重点船的避让措施应移至其他物标进行计算或判断,本船的措施幅度对其他物标而言如果不够,则应加大措施幅度。

      二、例子:以右前和左前双物标作图为例二、例子:以右前和左前双物标作图为例OABCEP'A'A'ABCE(1)(2) §9、估算估算DCPA的方法的方法l一、原理:l公式:l DCPA=K* △Q/ △Dl DCPA=D*Sin△C/2l二、方位变化与距离变化关系表D1D2△ △DDCPADCPA△ △Q 作业l 参见《雷达标绘》练习册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