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业与城市化.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4346730
  • 上传时间:2022-10-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业与城市化在当代中国讨论农业问题离不开城市化,因为人们似是 而非地认为,发展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向城市转移农村 剩余劳动力按照这样的思路走到今天,已经使得城市与乡 村,农业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城乡之间的鸿沟拉大,农业 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难下 其实舒尔茨的理论贡献可能更有意义,但令人遗憾地被忽视 了重读西奥多・w•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我们会发 现这部发表于 1964 年的学术专著,说的好像是我们今天的 事情西奥多•W•舒尔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上世纪 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人力资本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把对农业 问题的研究和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曾与 1979年 由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关于农业和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著述甚丰,其中《改 造传统农业》是其杰出代表一、舒尔茨:农业可以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关键是要加 强对农业中的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给我们提供了意义深远的思想 其核心是农业同样可以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关键是提高 农民的素质,加强对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1、舒尔茨认为在传统农业中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也 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舒尔茨所讲的传统农业,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世世代代凭经 验生产,几乎没有农业技术提升,且相对封闭的农业。

      另一 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 1954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 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则认为传统农业效率低下,存在着无 限供给的劳动力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在给定的条件下并 不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各种生产要素都得到了最 佳配置,且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例如,所种 植的谷物的组合,耕种的次数与深度的大小,播种、灌溉和 收割的时间,手工工具、灌溉渠道、役畜与简单设备的配合 ——这一切都很好地考虑到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是在给 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不存在任何生产要素没有被充分利用 的问题即使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也找不出资源配置 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要害在于生产要素是由传统的要素组 成的,即农业的技术含量没有提高,是一个相当传统的生产 要素的低层次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贫困在农业生产技术不 变,资源已经得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如果农业劳动力流失, 就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下降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秘鲁为 了修一条公路,从附近农村抽走了一些劳动力,结果是农业 生产立即下降了在巴西的一个城市,城市建设也从附近的 农村吸收了一些工人,结果农业生产也下降了我国目前也 因土地和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

      2、农业同样可以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舒尔茨认为,农业完全可以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他在《改 造传统农业》中列举了大量这方面的案例例如西欧虽然资 源贫瘠,但却以出人预料的速度发展了自己的农业生产印 度按土地的灌溉面积大约是日本的三倍,但日本每英亩土地 的产量确是印度的八倍美国农业生产的成功戏剧性地表现 为产品过剩,大量出口以及提出各种减少产量的政府计划 尽管这样,在 1940 年到 1961 年间,农业产量增加了 50% 而耕种的土地大约减少的 10%,在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的提 高几乎是工业的三倍目前还看不到美国农业的终点黄沙 漫天的以色列,其农业发展更是惊人,农业技术相当发达舒尔茨以生动的案例告诉人们,不能忽视农业,农业完全可 以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一旦农业被忽视,整个经济结构就要失衡3、欲使农业成为亮丽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改造传统农业, 加强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那么、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呢?在舒尔茨看来,关键在于打破 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使农业能够得到新的、现代农业的生 产要素或生产技术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包括客体、即对土 地、种子、机器、耕种方式等的改造;也包括主观因素,即 农民对这些客观因素的需求,以及能够使用这些新技术的能 力,农民是素质和能力提升了的新型农民。

      在考察了美国、西欧等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后,他认为传统 的资本概念是有缺陷的,不能反映人的素质和能力对经济发 展的贡献,于是他提出了新的、人力资本的概念美国等农 业发达国家, 人力资本在农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舒尔茨所讲的人力资本大致包括:⑴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既能、资历、经历和熟练程度,一句 话,表现为人的技能和素质⑵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资本,例如对教育、健康的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和 健康是生产型的⑶人力资本象一切其它资本一样,都应当 得到回报⑷随着人力资本的提升,人的时间的价值会提高, 而且是一种趋势⑸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是稀缺 的,特别是企业家型的人力资本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改造传统农业,必须投资农民的教育, 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以期用更高层次的技术和设备装备和 改造传统农业他深刻地写道:“本书研究的中心论点是把 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迅速增长的经济基 础不在于提倡勤劳和节俭,增长的关键在于获得并有效地使 用某些现代生产要素农业要素的供给者是在农业试验站工 作的研究人员农民的作用是作为新要素的需求者接受这些 要素然而,典型的情况是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并不寻求这些 新要素。

      迅速的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 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 经济增长”4、舒尔茨不赞成偏袒工业,轻视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舒尔茨不赞成偏袒工业,轻视农业的经济发 展模式舒尔茨认为,有一个广为流行的成见,“即把经济 增长完全与工业化等同起来”在政府通过发展计划致力于 提高经济增长率的许多穷国,这些看法形成了经济政策于 是所有的投资都向城市倾斜,认为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工业发 展所需要的资本,而且可以提供工业发展的劳动力这样的 政策,在扼止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扼止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其次,舒尔茨对压抑地租、压抑农产品的价格,维护农业所 用生产资料的高价等政策也持批评态度他指出:“一旦地 租受到压抑,就会用各种特定的措施来占有土地及附属物的 价值现在已知的措施有:强制按某种名义价格交售农产品, 按低的价格吧农产品卖给国家,以各种名义对集体农场征 税此外,早期对机器和拖拉机站的服务实行高垄断价格也 可以作为这种措施之一”一系列的压抑举措进一步降低了 农业的效率在我国,一方面是农业投入要素的价格的上涨, 一方面是每遇粮价菜价上涨,有关部门就出手干预,这种干 预在扭曲市场价格的同时,也扭曲了资源配置,挫伤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

      二、刘易斯与舒尔茨:我们既有的发展模式更倾向于刘易斯 尽管舒尔茨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但并没 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相反,倒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以及建立其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 经济政策因此,很有必要把二者加以对照分析同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黑人经济学奖阿瑟?刘易斯, 1954 年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的 二元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这一理论认为在发 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一元是现代部门,主要是市场化 的现代工业部门,一元是传统农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是低 效的,甚至存在着“零值”,即不做任何贡献的生产要素 封闭而低效的传统农业部门拥有大量的隐性失业,只要提供 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就能有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而所 谓的发展,就是通过发展现代部门,通常被理解为工业化和 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当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应当 反哺农业我们的一些学者更是把这种靠着廉价劳动力的发 展叫做劳动力“红利”然而,当我们按照偏袒工业,轻视 农业的模式,高歌猛进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却产 生了始料未及的消极后果1、加剧了城市与农村的不平等一旦城市化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就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百般 推崇和矢志不移地推动以及对农村的空前轻视。

      不要说对农 村的投资在减少,就是连本来留在农村的资源,例如土地、 劳动力、资本也离开了农村一方面是城市的扩张,有的地 方政府在建设所谓的国际大都市的口号下,摊大饼式地扩 张另一方面伴随着圈地和扩张则是乡村的消失和乡村的 “自卑”一方面是城市的公共设施如自来水、公共交通、 医院、学校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城乡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 公共资源不能共享,重点高校农村背景的学生越来越少把 各种机会都集中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结果是产生了空前 的失衡2、城市失业和其它社会问题 本来是要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却形 成了严重的城市失业刘易斯本人后来在 1967 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中 已经注意到了由于人为地城市化,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形成了城市失业原因在于:⑴ 城市工资与乡村收入差距极大地扩大了;⑵不少国家乡村教 育的加速发展,使得年轻人进城的势头更加迅猛;⑶发展机 会和福利不成比例地集中于城市,使得城市更具吸引力在 我国一些地方,基于“土地财政“,对于”圈地“,农民进 城更有积极性,相当多数的农民成了没有土地、没有工作、 没有社会保障的“三无人员”另一方面是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 有限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城市投资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主导 的特点一是追求各种世界之最,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连 刘易斯也曾经指出,“每小时仅有几辆车行驶的高速公路, 大型机场和航空集散地建筑的低效利用等”二是投资的项 目技术含量高,带动就业少,他们花去了相对短缺的外汇, 带来的却仅仅是失业三是由于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一些政 府投资的项目自我增值能力极差四是很多地方的城市化是 没有产业支持,一条大马路两行卷帘门的城市化大量城市失业人员的存在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城市 贫民的问题,社会治安及社会稳定问题与此同时,农村也 存在着诸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3、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 是其必然趋势重视城市,忽视农业,片面追求GDP的结果是农业成了经 济发展的短边在我国,一旦CPI上升,政府总会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收 紧银根然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确实有流动性 过剩的问题,但根本的问题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农产 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是因为受“二元经济”理论的影响,认 为发展就是所谓的“城市化”,所有的政策都向城市倾斜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上了很多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基本上是 工业的项目,很少有农业的项目。

      其次是地方政府的“土地 财政”,热衷于圈地卖地北京原本二环之外就有菜地,现 在四环路附近都很少有人种菜了最后是在劳动力价格信号 的驱使下,很多精壮农民进城打工,这样虽然短时间内解决 了农民个人增收问题,但不仅没有解决农业问题,相反使农 业问题更严重了,不少农村是一幅“老年农耕图”威廉?配 第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农业技术条 件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财富“之父”、“之母”都流失了, 农产品的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是其必然结果农产品相当于经济学中所讲的“穷人产品”所谓“穷人产 品”,即在预期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人们会减少相对意义上 的奢饰品,把有限的收入用于保证基本生存农产品就具有 穷人产品的特性于是即使收紧银根,人们也会把减少了的 收入用来购买基本的生存资料收紧银根对扼止CPI上升的 作用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强农产品的有效 供给忽视农业的另一个始料未及的消极后果是拉大了农业国际 间的差距据《中国科学报》2012 年 5 月 14 日报道,近日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研究 报告 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指出,以农业增加值比例,农 业劳动力比例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三项指标计算,2008 年,中 国农业经济水平与英国相差约 150 年,与美国相差约 108 年。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