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粮食危机中的俄罗斯.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27162838
  • 上传时间:2022-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界粮食危机中的俄罗斯谢颖一 转轨以来俄罗斯粮食生产状况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遇到挫折,致使国家经济发展迟钝,财政严重困难,实行私有化的俄罗斯农业受到很大影响,粮食生产大幅度下降尤其是1998年,受历史上罕见的旱灾与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俄罗斯粮食严重歉收,总产量为4 780万吨,较1997年减产46%,粮食产量无法满足7 000万~7 400万吨的粮食需求  由于供应出现严重缺口,国内粮食储备量又很少,俄不得不向美国、欧盟等提出粮食援助仅1999年、2000年两年,俄罗斯接受 粮援与进口粮食约1 200万吨大量接受粮援和进口粮食,使俄罗斯的国际处境颇为尴尬、被动,也加重了已十分拮据的俄罗斯政府的财政负担农业与粮食问题成为俄罗斯面临的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难题1998年之后,俄罗斯政府调整了改革措施,转向重视粮食生产,加之宏观环境的改善,粮食产量开始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危机开始出现缓解的势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生产粮食5 470万吨、6 450万吨和8 490万吨,连续3年粮食增产,使俄罗斯逐渐摆脱了粮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01年下半年,俄罗斯粮食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上 开始有了部分出口2001年7月~2002年4月,俄出口小麦与粗粮约430万吨(进口175万吨)这是俄罗斯在近10年内第一次由粮食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国,粮食供应也上了新的历史台阶2002年,俄罗斯粮食产量达8 660万吨,粮食出口1 850万吨,成为当年第五大粮食出口国2003年,俄粮食产量为6 720万吨,同比增长-22. 4%2004~2007年俄粮食产量分别为7 810万吨、7 820万吨、7 860万吨和8 180万吨,同比增长16. 2%、0. 1%、0. 5%和4%其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为4 940万吨,同比增长9. 7%按美国农业部口径计算, 2006/2007年度俄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 6%左右,是继欧盟、中国、印度、美国之后的第五大小麦生产国粮食出口能力也逐渐增强据俄罗斯农业部公布资料显示, 2004~ 2007年,主要粮食作物出口量分别为586. 9万吨、1 225万吨、1 115. 3万吨和1 200万吨; 2007年7月~2008年1月,俄罗斯共出口粮食为1 290万吨其中小麦为1 170万吨,占出口总量的90%。

      预计2007/2008年度俄粮食出口可达1 500万吨由此可见,转轨以来,俄罗斯粮食生产经历了从粮食危机到自给,从粮食进口到出口,至今基本保持较为平稳态势,其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地位不断巩固二 全球粮食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  进入2006年,全球粮价呈现加快上升的态势,玉米、小麦、大豆、大米四大主要农产品轮番涨价,均创历史新高2006年,玉米价格率先上涨2007年,小麦、大豆价格涨幅都超过50%,继续推动粮价上涨2008年以来,大米价格在短短的四个月内上涨三倍多国际粮价上涨通过传导机制影响世界各国粮价,即很多国家的粮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致使全球与粮食有关的商品价格产生连锁反应  就俄罗斯而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与其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粮价上涨不可避免地对俄粮食市场产生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一)加快了物价上涨指数  俄罗斯农业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全球粮价上涨,俄罗斯国内粮价呈现上扬趋势2007年上半年,俄罗斯粮价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倍其中,俄罗斯三级小麦最高价为每吨8 600卢布(1美元约合23. 3卢布),四级小麦最高价为每吨7 650卢布,黑麦最高价为每吨6 300卢布。

      俄罗斯农业部部长戈尔杰耶夫最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俄国内粮价峰值已在2008年4月中旬出现,每吨为9 500卢布(1美元约合23. 7卢布)目前这一价格正在回落,预计将在7月份降至每吨6 000卢布后趋于稳定受粮价上涨影响,俄罗斯国内的食品价格涨势迅猛根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 2007年,俄食品价格总体上涨15. 6%(牛奶价格上涨30. 4%,葵花子油价格上涨52. 3%,面包价格上涨22. 4%,果蔬类价格上涨22. 4% ),居民有偿服务价格提高13. 3%,非食品类商品价格提高6. 5%进入2008年,各种价格指数依然呈现上涨趋势2008年第一季度俄罗斯食品价格涨幅为6. 4%,高于欧盟国家的1.8%蔬菜和水果的价格上涨了23. 5%和14. 9%,面包和大米价格上涨了6. 9%消费价格指数平均上升了1. 5%伴随着自2007年10月底冻结居民主要食品价格的措施开始至2008年5月初食品价格的全面解冻,俄罗斯的食品价格一直在政府的强力制约下运行这一举措结束后,在世界食品价格飙升的大背景下,未来的食品价格就可想而知了  (二)加重了畜牧业生产压力  众所周知,面包是俄罗斯人的主食,但是最近接近四成的涨幅让俄罗斯人觉得这种最普通的主食不再普通了。

      其价格大幅上涨,在俄罗斯百姓中造成一定的恐慌然而,令俄罗斯专家学者们更为担心的是,由粮食需求风潮引起的价格上扬,更多的不是反映在面包价格上,而是肉类和牛奶的最终价格这会给俄食品价格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根据当前粮食市场行情,俄罗斯人对面包的消费量正逐渐减少,同时,肉类价格正出现波动粮价上涨导致饲料价格上扬,这增加了农民饲养牲畜成本,而饲料费用占肉类成本的70%根据俄罗斯农业部的数据, 2007年俄罗斯肉鸡宰杀数同2005年相比增长了14. 4%, 69个地区的鸡肉产量有所增加俄农业部预计,到2012年,农业生产整体上每年增长4%,畜类增长5%《新闻报》说:“但是这一计划可能落空随着世界粮价的上涨,俄罗斯谷物价格从来没有如此之高每吨谷物饲料的价格平均为8 500卢布,每吨大麦饲料的价格平均为7 200卢布而一年之前的价格分别为3 800卢布和3 850卢布畜牧行业人士表示,目前每公斤猪肉的出厂价格为90卢布,但饲养的花费为54卢布,工人工资为13. 5卢布,电费为9卢布,其他材料、折旧、间接组织服务费用和税收大约为13. 5卢布也就是说,利润为零可见,谷物价格的急剧上涨正在威胁国家农业优先项目的实施,鸡和猪的饲养将变得非常昂贵。

      至于牛肉的供给一直以来更多的是依赖进口2008年1月10日在加里宁格勒举行的发展农工综合体会议上,时任俄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的梅德韦杰夫表示:“俄罗斯的畜牧业仅能保证自己国家60%的肉产品需求量(这只是官方统计数字,而实际上会更低)余下部分就被迫需要进口在进口过程中会碰到包括世界食品市场价格不稳在内的一些风险俄农业部部长戈尔杰耶夫也曾指出:“我们对进口增长表示担忧,首先是乳制品和肉制品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生产增长可能停止尤其在当今世界粮价大幅上涨带动物价大幅波动的形势下,使本不十分景气的俄罗斯畜牧业雪上加霜  (三)加剧了国内通胀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粮价上涨而引起的物价大幅上升的影响,俄罗斯通胀一再冲破警戒线俄政府2007年年初确定的目标是在2007年将这一指标控制在8%以内而据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数据显示, 2007年通胀率为11. 9%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数字与客观实际还可能相差很远以干酪为例,干酪是俄罗斯人最普遍食用的乳制品,官方统计涨幅最高的地区是伊万诺沃州(涨幅为27. 4% )  来自海参崴的消息说,商店里的干酪已经从每公斤130卢布上涨到210卢布,即涨幅超过60%。

      俄罗斯媒体指出,应该从通胀率中划分出“个人通胀率”全俄民意调查中心负责人瓦列里·费多罗夫曾指出,目前, 32%的俄罗斯人把25% ~49%的收入用在吃上, 41%的人在吃上的费用占收入的50% ~74%,剩下16%的俄罗斯人的食品消费则更是高达收入的75%以上可见对于将近60%的俄罗斯人来说,其在食品方面的支出要占其总收入的50% ~60%,如果食品价格上涨50%,那么很显然,其食品消费将减少一半对于这一大部分群体来说,对通胀率的感受不会停留在对官方数字的感受水平上,而是具体的在商店里要支付的商品价格水平上鉴于此,俄罗斯人对于粮价上涨所引发的相关食品价格上涨的反应也更为敏感空锅游行”便是由普京政权的反对者组织的,他们抗议俄罗斯食品价格的飞涨,指责政府未能有效地应对俄罗斯的通胀,旨在破坏迫在眉睫的俄总统大选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全球粮食危机带给俄罗斯的不仅仅是物 价的上涨,还有更深远的社会影响  (四)加速了农用土地的买卖和租种  国际粮价的上涨,使农产品正在成为供不应求的商品,生产农产品越来越有利可图,这不仅带动了农民种粮的热情,还使农耕用地成为争夺的目标在俄罗斯,已经有一些公司看准这一商机,开始投资购买并出租农用土地。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这种供小于求的局面将使2009年地价大幅上涨目前在俄罗斯大面积农用土地的市场价格基本上为每公顷500~800美元,粮食丰产区地价为每公顷1 500美元,而农用土地租金通常不到地价的10%  1993年俄罗斯大规模推行土地私有化,目前农用土地30%为个人所有, 1. 6%为法人所有,其余为国家和地方所有俄罗斯2002年通过的《农用土地流通法》规定农用土地可自由买卖,但外国人不能购买农用土地,只能租用,租期最长可达49年三 世界粮食危机下的俄罗斯战略  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挑战,保证本国粮食市场价格的稳定,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冻结价格和关税调节的措施(调高关税对粮食出口进行限制,降低主要进口商品关税以满足内需),同时,政府还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俄罗斯农业监督局对外国生产者开放本国市场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物价上涨给国内带来的通胀压力,但实质上却无法阻止价格的上扬面对世界粮食危机,即危急与机遇并存,俄政府力求把握这一机会,立足长远,恢复俄罗斯20世纪初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的辉煌  这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上,作为巩固其国际地位的砝码  20世纪初,俄罗斯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之一。

      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宏观经济的滑坡及对农业投入的不足,导致粮食生产大幅下降  但重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的地位依然是其发展经济、扩大国际政治影响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伴随着俄经济好转,政府逐步加大了对农业扶持力度,粮食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粮食出口不断增长,俄罗斯逐步恢复了自己在世界粮食出口市场上的地位,现已步入世界最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行列尤其是在全球粮食危机肆虐的今天,俄罗斯在保证内需的前提下,又保证了一定量的粮食出口,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它的实力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恩戈齐·奥孔约—伊维拉(NgoziOkonjo-Iweala)认为,俄罗斯短期内可作为捐助国,满足世界对粮食的紧急需求,随后它的作用可能增强;俄罗斯还是为世界粮食危机提供中长期重要机会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在世界粮食市场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国际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农业部部长阿列克谢·戈尔杰耶夫于2007年6月在俄罗斯—乌克兰农工综合体问题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成立“粮食欧佩克”的构想  (二)经济上,作为复兴其粮食经济的动力  俄罗斯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为1 707. 73万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3. 8%。

      俄拥有全世界10%的耕地,其中50%的可耕地为黑壤据2000年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统计数字, 1999年俄拥有的土地总面积为6. 999亿公顷,农业用地1. 976亿公顷,其耕地面积为1. 209亿公顷、草场牧场面积为7 260万公顷俄罗斯人均耕地面积为0. 84公顷(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多达0. 94公顷)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成为俄罗斯复兴粮食经济的基础和前提进入2007年,全球粮食紧缺活跃了俄罗斯农用土地市场,刺激了农业土地的买卖、租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