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ocx
38页1第 1 章 绪论 ..............................................4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4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5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7第 2 章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82.1 内部控制的目标 ................................................82.1.1 合规与安全经营 ...........................................82.1.2 提高效率与服务企业自身发展 ...............................92.2 内部控制的意义和原则 ..........................................92.3 控制活动 .....................................................112.3.1 财产与信息保护控制 ......................................112.3.2 人员与行为控制 ..........................................122.3.3 运营相关控制 ............................................152.4 内部环境 .....................................................16第 3 章 财务共享中心概况及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73.1 财务共享中心发展历程 .........................................173.2 财务共享中心的特点 ...........................................183.2.1 运营成本方面的特点 ......................................183.2.2 信息管理方面的特点 ......................................193.2.3 服务能力方面的特点 ......................................203.3 财务共享中心现状存在的问题 ...................................203.3.1 信息管理与维护方面 ......................................213.3.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213.3.3 工作流程管理方面 ........................................23第 4 章 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254.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化程度高 .................................254.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创建与过度期的不稳定性 .....................2524.2.1 标准化流程完全覆盖前,传统分工模式使组织结构混乱,部门林立264.2.2 高度专业化使晋升标准降低。
..............................264.2.3 岗位交接监控不严 ........................................264.2.4 缺乏标准化操作手册维护机制 ..............................274.3 财务共享中心的初级定位是成本中心 .............................28第 5 章 关于 S 银行财务共享中心的案例解析--操作交接失败带来的后果 ...................................................29第 6 章 应对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问题的建议 ...............326.1 信息维护与安全方面 ...........................................326.1.1 员工操作权限标准化 ......................................326.1.2 多角度提高操作系统效率,加大投入 ........................336.1.3 配备高效的技术支持团队 ..................................346.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346.2.1 组织结构扁平化 ..........................................346.2.2 提高专业职称晋升频率 ....................................356.2.3 通过强制年假考察岗位可替代性 ............................356.2.4 通过标准操作手册提高岗位交接效率 ........................366.3 工作流程管理方面 .............................................366.3.1 细化分工,制定工作清单 ..................................376.3.2 增加标准操作手册的维护成本,制定定期复查制度 ............376.3.3 持续优化流程,支持一线员工创新改革 ......................38参考文献 .................................................393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国际上,共享服务中心早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共享服务模式也方兴未艾。
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这一运营模式的突出代表,总体来说是将共性的、操作重复性高的、标准化的业务集中在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的操作与管理它同时汲取了分权和集权的优势,摒除业务分散的弊端,将财务工作流程化,并集中处理,使得总体职能向广阔和纵深发展,可以更好地支持集团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在国内,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才储备的日益国际化,吸引了一批跨国集团公司和国内的大型公司在华设立财务服务中心从早些年的摩托罗拉全球财务服务中心,到近些年的 OTIS、渣打科营中心等,都使中国成为了国内外有实力的公司设立服务中心的理想选址笔者本人从 2008 起至今共就职过三家财务共享中心,其中两家的母公司为外资跨国集团在这 8 年的时间里,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营特点、内部控制状况和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通过这篇论文完成一个较系统的总结,并试图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为这种特殊运营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能的支持首先,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着显著的优点,包括:运营成本较相对分散的组织形式较低,且运营效率高;业务操作集中化,流程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化;具备强大的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的能力等然而,这种组织形式本身所带来的以下几方面的同样不能被忽视:包括信息系统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管理方面。
这就使内部控制的维护资产安全目标和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目标收到了强大的挑战,使得“共享”无形中成为了一把双刃剑本文会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内部控制问题做详细论述,并结合财务共享中心独有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尝试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思路由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特点4第二、根据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特点,分析其所带来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存在的风险第三、从理论和实践双线入手,以加强内部控制行为为切入点,探讨将效率更高,把控更严的内部控制措施移植到财务共享中心这一新兴组织模式上的可能性及其价值第四、本文可能存在的贡献,在于从实际工作的可行性考虑为加强财务共享中心内部控制提出的建议它们是来源于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的结合并且建议中对细节的要求非常高,相比从整体理念上的介绍,更具操作性和实战型希望能对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者起到参考的作用1.2 国内外文献综述从国内对于财务共享及内部控制的研究方面看,许鹭雅(2009)对共享服务模式进行了阐述:企业将分布在各业务单元的同类业务支持部门整合到一起,成为独立的共享服务中心在这个中心里,每个工作小组都独立地负责提供一项或多项联系紧密的业务,他们通过企业 ERP 系统以及、网络、邮递等远程手段,为企业内业务单元(Business Unit, 简称 BU)提供服务,并根据相应的标准收取费用。
每个业务单元不再需要单独设立相应的业务支持部门作为内部客户,业务单元可以像外部客户一样享受到共享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种业务支持这些业务服务范围可以涵盖到财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支持、和研发等各个业务领域同时,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 ERP 系统的不断更新,这种集中化的业务支持服务将会拓展到国家、区域乃至全球的范围内李立,盖国凤(2015)认为,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的变革、制度变革、强大的信息系统以及员工的职业修养陈虎、董浩(2009)将这一模式定义为: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创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它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服务价格和服务水平协(Service Level Agreement)议为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或外部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共享服务它通过整合了企业各业务单元分散进行的重复性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促使企业将资源和精力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并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5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核心价值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李心合(2008)认为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及其发挥季晓云 (2010) 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关联,两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完善的源泉和动力,是内控体系运行的上层建筑,而内部控制则是为公司治理目标实现提供的具体保障措施,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从国际上对于财务共享及内部控制的研究上看,共享服务中心自上世纪 80年代被福特公司首先应用于实践以来,至今已走过了 30 余个年头自上世纪90 年代起,国外大量学者对于共享服务的研究,从组织形式上将传统的财务活动进行革命性的重整,提出了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他们的理念对于大型公司关于财务共享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使得大型公司对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以及服务范围有了明确的认识,为其顺利实施财务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共享服务这一概念的的奠基人之一 Barbara Quinn 曾提出:“共享服务是一项以顾客为中心加服务收费的商业运营模式”;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意味着只有拥有明确的顾客群和价值导向,这样服务中心的工作才能得到保障;而中心的工作需要根据作为客户的公司的实际需要和其愿意支付价格来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一说法从服务中心存在价值的角度揭示了它的核心理念:满足客户需求,提供有偿服务而这一核心理念要求共享中心的内部控制一定要突出精准、高效马丁·费伊(2005)指出,共享服务是一种持续的,并且是富有竞争力的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它不仅使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节约成本,获得稳定的收益,而且还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