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332页.docx

32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73148864
  • 上传时间:2021-03-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3.45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8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三)(一)1.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2.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  )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3.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秦国“软件”是指(  )A.有效的管理制度 B.优越的地理位置C.承继了西周疆土 D.首创了郡县制度4.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

      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5.《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 B.土地兼并较普遍的社会现实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6.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7.“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

      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8.“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这个时期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 B.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C.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 D.适应大规模经济贸易9.《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凶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10.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孔孟(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 D.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11.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12.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二)1.东汉尚书省为决策和号令机关三国时成立中书省,其监或令与尚书令共负最高政务。

      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用来牵制中书省隋唐时期,确立了“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原则,直到宋代始终贯彻三省制的这一历程表明(  )A.中央政府职权不断削弱 B.中央政府机构职能分工逐步走向明确C.封建朝廷争权夺利现象突出 D.“分权与制衡”是历朝行政原则2.秦汉时,九卿分管宗庙礼仪、皇室费用等,其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唐代的六部管的都是国家事务,将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这说明(  )A.“家国同构”被彻底颠覆 B.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化C.家天下逐渐向公天下过渡 D.古代政治制度渐趋完善3.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  )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4.在宋元两朝以及明代的前中期这段长达五百年的时间内,中国很多地方城市基本不提倡筑城,内地州县亦普遍不筑城,长期处于城垣颓纪、甚至无城墙的状态,只在边地城市和部分重要城市,才兴筑或注意维护城垣。

      这种做法的主观目的是(  )A.促进民族融合 B.防止地方割据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减轻农民负担5.(在元朝统治期间)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而没有政变和兵变,反映了蒙古帝国的(  )A.民族矛盾特别突出 B.中央集权的有效C.行省制度行之有效 D.君主专制的弱化6.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C.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7.《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8.唐代官营手工业中广泛采用奴隶制和差役制,而宋代官营手工业对军匠和民匠原则上实行雇佣制。

      由此可见,宋代(  )A.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竞争激烈 B.政府传统经济政策发生变化C.手工作坊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D.工匠的身份及地位有所变化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 500万至1 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  )A.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坊市制度被打破成为必然C.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10.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这表明作者认为(  )A.理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C.理学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D.理学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1.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四大发明我认为,一个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该学者强调的是(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C.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D.创造发明的价值关键在于其实用性的大小12.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三)1.《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室帝权威2.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

      这种质疑是基于(  )A.儒学的道德准则 B.内阁首辅越权理政C.明代的社会风尚 D.执政的能力水平3.明仁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分南北卷现象仁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 B.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C.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