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生产_食品安全标准概述.ppt
87页食品安全标准概述,,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 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3,,第一部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4,一、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意义特点、内容和制定程序,性质 强制执行的标准 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技术性法规,属于法律的一部分 判断食品产品或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的依据,也是行政和刑事实施处罚的依据,5,,意义 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目的为实现健康保护 食品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法制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 促进和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对食品进出口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6,,特点 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 权威性 科学性 实用性,7,,内容 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其他8,,制定原则 保护健康 促进经贸发展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考虑国情实际及其他合理因素 与法律法规相配套,9,,制定程序 标准规划和计划 立项 标准的起草 征求意见 审查 批准与发布,10,,编写格式 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省略,仅保留导语 相对应的试验方法与指标同列一表 污染物、农药、兽药和真菌毒素限量按照基础标准执行 微生物限量引入ICMSF二级法和三级法,11,组织机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污染物分委员会,,,,,,,,,微生物分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分委员会,农药残留分委员会,兽药残留分委员会,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分委员会,食品产品分委员会,生产经营规范分委员会,食品相关产品分委员会,检验方法与规程分委员会,,,临时工作组,12,标准审查,一般程序 秘书处初步审查 公开征求意见 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 主任会议审议通过,13,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准则,各国提高海关关税来阻碍各国间食品自由贸易 1994年,形成了“乌拉圭回合协定”,减少关税,鼓励自由贸易 结果,非关税壁垒成了真正关注的问题 1995年1月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为解决非关税壁垒等问题,制定了 《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 《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定),14,,(续) 协定中规定:各成员国有权根据各国国民的健康需要制定各自的涉及健康与安全的食品标准,但必须遵守协定的准则 SPS协定主要准则为: 1、适度干预原则 2、非歧视性原则 在对待不同国家产品的技术要求上要一致 在对待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上要相同 主要体现在技术法规和标准的提出、合格判定程序及行政复议等方面应有统一的标准,15,,(续) 3、采用国际标准准则原则 4、积极参与国际法典标准制定工作原则 5、制定法典标准遵循科学性原则 6、SPS措施等同性原则 以“奶酪”为例,美国规定原料乳需经巴氏消毒,欧盟各国反对,后加上“…或其他等效的控制措施,…” 7、透明度原则 新标准颁布前→WTO秘书处→听取各成员国意见→反馈后进行修改→颁布的新标准→向WTO提交、备案,16,,(续) SPS中规定:WTO成员国应按照以下两种形式制定国家食品标准: 按照食品国际法典委员会(CAC)的法典标准、导则和推荐指标制定食品标准或等同采用进口国标准 如出于对本国国民实施特殊的健康保护目的,自行制定本国食品标准时,WTO要求必须首先对以下两种危害进行评价:,,17,,(续) 对以下两种危害的评价: 某种疾病在本国的流行及其可能造成的健康和经济危害 食品、饮料或饲料中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致病菌对人或动物健康的潜在危害 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在食品国际贸易中产生技术壁垒的作用,18,,(续) SPS协定涉及食品卫生规范、添加剂应用、农兽药残留、污染物、包装材料等 TBT协定涵盖了SPS协定以外的所有技术要求和标准。
TBT协定涉及食品名称、包装规格及标签等要求 两个协定可视为相互补充,19,,1962年在 FAO与WHO的主持下,建立了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CAC制定的国际食品标准,是作为协调各国食品标准及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重要依据 目前,CAC对各国来说已具有很强的约束力,,20,中国政府的承诺,(2001年11月在多哈会议上)(摘录) 自加入WTO之日起,完全遵守SPS协定,并保证所有与SPS措施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符合SPS协定 不会将SPS措施作为变相的贸易限制,将保证依照SPS协定淘汰所有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SPS措施,21,,将依照TBT协定制定我国标准发展计划 承诺进一步提高使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基础的比例 承诺在5年内由现在的40%符合率提高到50%,22,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情况,加入WTO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 现以我国的污染物基础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的污染物通用标准为例进行比较,并找出两者的异同,23,,比较的标准: 我国: 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14882—199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 国际: Codex Stan 193—1995《国际食品法典食品及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24,,比较内容 污染物种类的比较 我国有22种;国际(CAC)有16种 相同种类有11种: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展青霉素、赭曲霉素A、玉米赤霉烯酮、砷、镉、铅、汞、甲基汞、放射性核素,25,,(续) 我国独有种类有11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无机砷、铬、铝、硒、氟、苯并[a]芘、N-亚硝胺、多氯联苯、亚硝酸盐、稀土 我国缺失种类有5种:锡、丙烯晴、氯丙醇、二噁英、氯乙烯单体,26,,食品种类的比较 我国有20种;CAC有17种 相同食品种类有13种: 豆类、酒类、果汁类、水产品、粮食、坚果、肉类、乳及乳制品、食盐、食用油脂、蔬菜、水果、酱腌菜,27,,(续) 我国独有种类7种:茶叶、蛋类、藻类、可可制品、面制品、发酵食品、食糖 我国缺失种类4种:天然矿泉水、罐装食品、人造黄油、人造奶油,28,,指标限量值的比较 我国基础标准中有19个与CAC相同 1个限量指标值严于CAC(大米中镉) 6个限量指标值宽于CAC(鱼类、鲜乳、禽畜肉类、薯类、球茎蔬菜中铅;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 比较情况见下表:,29,(续),可比指标范围内我国与CAC不一致的污染物限量指标列表 污染物 食品 中国 CAC 镉(mg/kg) 大米 0.2 0.4 铅(mg/kg) 鱼类 0.5 0.3 铅(mg/kg) 鲜乳 0.05 0.02 铅(mg/kg) 禽畜肉类 0.2 0.1 铅(mg/kg) 薯类 0.2 0.1 铅(mg/kg) 球茎蔬菜 0.3 0.1 黄曲霉毒素 花生 20 15 (µg/kg) (黄曲霉毒素B1) (总黄曲霉毒素),,,,30,,(续) 据2000年监测显示: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总体污染水平在20.8μg/kg 黄曲霉毒素尚未推荐ADI或PMTDI;调查发现黄曲霉毒素B1从20μg/kg降低到10μg/kg,每十亿人中肝癌的发生只减少2例,31,,(续) 现行的《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对黄曲霉毒素限量作了较大的修改: 细化了食品分类,增加了“坚果及籽类”、“调味品”等; 降低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的限量: 由原来的5μg/kg降为0.5μg/kg,32,,(续) 微生物指标接轨问题最为突出 目前,发达国家已不再将微生物指标列入终产品中(GMP、HACCP) 我国2/3的消费者食用的产品还是来源于中小企业,保留微生物指标是必要的,33,,标准符合率情况 我国污染物限量基础标准与CAC标准项目和食品类别都相同的指标值符合率已达到或超过77% 与CAC的一致性程度相对较高,34,三、食品安全标准工作 进展和展望,工作进展 完善了标准管理制度 公布实施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管理办法》 规定了标准制定公布的程序和管理要求,35,,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 卫生部已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9项: 基础标准5项; 产品标准19项; 食品添加剂标准103项; 检验方法49项; 生产规范2项; 食品相关产品1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doc,36,,(续) 卫生部与农业部联合颁布的标准: 《食品中百菌清等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5193-2010) 《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613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阿维菌素等8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8260-2011),37,,(续) 另外: 指定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58项; 废止食品中锌、铜、铁限量标准; 取消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硒指标38,,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 开展202项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重点放在粮食、油脂、果蔬、饮料、调味品; 推进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等; 公开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39,,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工作 卫生部主动公开标准文本,便于各方下载和查询标准 开展标准跟踪评价 卫生部组织开展了新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及时掌握标准的实施情况,40,乳品安全新国标关注的焦点,66个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分为: 乳品产品(包括生乳、婴幼儿食品、乳制品等,共15项) 《调制乳》、《再制干酪》为新制定 生产规范(2项) 未涉及奶牛的养殖环节,未设定HACCP 检验方法(共49项) 反式脂肪酸为新制定 已形成统一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41,,农兽药残留量的规定? 参照国际组织和多数国家做法,仅在《生乳》标准中设置农兽药残留规定 具体指标按照现有农药残留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公告执行 目前农业部正在抓紧完善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标准,42,,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使用的规定? 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中不允许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其他乳制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当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的规定执行,43,,《生乳》标准中蛋白质指标的规定? 生乳定义为“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
产犊后7天的初乳、应用抗生素期间和休药期间的乳汁、变质乳不应用作生乳 设置蛋白质指标为≥2.80g/100g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符合我国生乳生产实际 二是符合奶牛泌乳规律 三是尊重客观事实从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蛋白质含量低于2.95 g/100g的常乳是客观存在的 四是有利于生乳质量安全监管,44,,酸乳和发酵乳的规定? 酸乳是发酵乳的一种 仅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种菌的发酵乳称为酸乳 添加其它菌种的产品不能命名为酸乳,可以称为发酵乳,45,,“鲜牛奶”、“纯牛奶”、“复原乳”的规定? 以生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制得的奶为“鲜牛(羊)奶” 以生乳为原料,经超高温灭菌制得的奶为“纯牛(羊)奶” 用全部乳粉生产的灭菌乳为“复原乳” 在生乳中添加部分乳粉的灭菌乳为“含**%复原乳(奶)” 巴氏杀菌乳不允许使用复原乳,46,,三聚氰胺限量的规定?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人为添加到食品中 2008年卫生部等公布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临时管理限量值继续有效 2008年卫生部公布第一批“黑名单” 中包括三聚氰胺及其检测方法,47,展望,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 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