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行业发展情况.doc
7页附件 4: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我国塑料加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是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据统计,2007 年,我国的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 14952 个,实现总产值 8018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27.06%,占轻工行业的 10.54%完成产量 3302 万吨,比 2006 年增长14.48%,其中塑料丝及编织制品增长 31.51%,达到 400 多万吨,塑料管材及管件产量达到 331.75 万吨,增长 26.52%,塑料板片型材产量达 345.38万吨,增长 14.65%二是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主要生产地区基本上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产量位居全国前四位,四省塑料制品产量合计为 2163.4 万吨,占全国塑料制品产量的 65.5%从各地塑料制品分品种产量看,浙江省的塑料薄膜、人造革合成革、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居全国首位;广东省的塑料板片材、管材及管件、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其他塑料制品位居全国之首;江苏省的泡沫塑料产量为全国第一,山东的农用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制品居全国第一三是塑料制品行业的经济效益保持较大增幅2007 年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14952 个,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8018.16 亿元,比 2006年增长 27.06%,占轻工行业的 10.54%,位居行业第三位。
2007 年,塑料制品行业实现利润 309 亿元,比 2006 年增长 47.18%,其中增幅较大的子行业有塑料薄膜(增长 67.77%) 、塑料板管材(增长 47.18%)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增长 59.4%) 四是塑料制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产品出口附加值有待提升2007 年我国塑料制品的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进口量为出口量的六分之一,但进口额却为出口额的二分之一可见国内塑料制品的附加值亟待提高五是塑料制品各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应用领域不断拓宽1、农用薄膜据农业部门预计,到 2010 年全国园艺设施面积将增加到 2800 万亩,耐候功能性膜的年需求量增加到 30 万吨;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将扩大到 2.1 亿亩,地膜年耗用量将增加到 78 万吨;畜牧、水产专用暖棚面积扩大到 150 万亩,氨化、青储、缠绕膜的年需求量将达到 30 万吨;除农用薄膜外,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包装用膜及塑料容器的需求量将在“十五”的基础上翻两番目前国家正在清理整顿农用薄膜市场,准备实行农用薄膜生产企业准入制度,规范农用薄膜的产品质量,同时农用薄膜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农用覆盖材料,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大环境下,这一行业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2、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全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88%,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 20%,农业用水量的 95%属农用灌溉用水,长期以来其有效利用率只有 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作为世界缺水大国,解决水的问题刻不容缓,发展塑料节水器材是行之有效的重大战略措施同时,国家鼓励生产和使用节水产品3、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防水材料,主要以聚氯乙烯(PVC ) 、氯化聚乙烯( CPE) 、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或其共混体为基材,加入助剂和填充料,通过压延、挤出、吹塑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塑性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耐高低温、好的弹性、拉伸强度、耐候性以及耐腐蚀、抗老化性,比传统的沥青、油毡系列卷材具有明显的优势,使用寿命长达 50 年,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近年来,国家建材部门多次强调,在建筑防水材料方面要大力发展高分子改性沥青油毡,积极推进高分子防水卷材的使用,重点推广 EPDM 防水卷材在“十一五”期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利、公路建设、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和机场建设等领域,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膜、土工编织布及复合材料、土工膜与无纺布复合材料、土工单向及双向拉伸材料(土工格栅)等,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4、塑料异型材与门窗行业产业化, “三北”地区中西部产销两旺随着国家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西部大开发、三大经济区规划、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等政策的不断加强,以及天津滨海经济区等地方超大规模规划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塑料门窗的应用国家确立了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单位 GDP 能耗较“ 十五”末降低 20%,由于塑料异型材具有环保、节能等特性,在建筑节能推行力度加大的形势下,塑料异型材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5、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绿色环保,产品综合性能优于天然革以聚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和涤纶超细纤维等为主流材料的人造革/合成革,是国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具有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的特点,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方向是生态革、品牌时尚化,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交通、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必需品 “十一五”期间,人造革/合成革的产量已经由“十五”末的 100 万吨增加到 150 万吨以上,平均年增速在 20%以上国际市场对人造革/合成革的需求量持续增长,2007 年其出口量达到33.72 万吨,比 2006 年增长 35.8%6、塑料包装薄膜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行业 2007 年有生产线 48 条,产能 59.68 万吨,已经饱和。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行业 2007 年已拥有生产线 138 条,总产能208.428 万吨,2008 年将新增产能 70 万吨,现有产能需到 2010 年底才能消化完毕聚丙烯流延膜(CPP) 行业 2007 年约有生产线 150 条,实际总产能59.383 万吨,虽然市场需求以超过 1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产能已经超饱和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行业 2007 年拥有生产线 17 条,总产能.3 万吨,产能已经超饱和双向拉伸聚苯乙烯薄膜(BOPS)主要用于包装和电绝缘等领域,该行业 2007 年片材生产线 8 条,年产能 6.8 万吨,产能已经超饱和7、工程塑料快速增长仍供不应求工程塑料是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不仅对国家支柱产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起着支撑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用量不断增加,尽管行业产能不断提高,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大部分中高档产品仍采用进口原料二、塑料加工行业发展前景1、塑料管道行业规模化发展,产品档次不断提升。
农村节水灌溉、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以及城镇管网改造用塑料管材前景广阔, “十一五”期间,每年城市和农村新建建筑的面积将分别达到 10 亿平方米,必使塑料管道业有更达的发展同时,由于塑料管道具有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等“四节”特点,使其在建筑业和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中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大2006 年,我国管道生产能力达到 450 万吨以上,工程应用量达到200 多万吨,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水、建筑采暖、城镇供水和排水、城镇燃气、电力、通信、铁路、公路、工业、农业等领域,并初步形成了以聚氯乙烯(PVC-U)管、聚乙烯(PE) 管和聚丙烯(PP) 管为主的塑料管道行业为进一步推动塑料管产业发展,国家出台《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 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到 2010 年,建筑排水管道 80%采用塑料管,建筑雨水排水管 70%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道 30%采用塑料管,建筑给水、热水供应和供暖管道 80%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DN400mm 以下)70% 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 70%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管道(中低压管)60% 采用塑料管,建筑电线穿线护套管 90%采用塑料管;塑料管道市场占有率要达到 50%以上。
目前只有 30%左右的占有率2、合成树脂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预计聚乙烯全球产能到 2015 年将达 10508 万吨,其中 HDPE 装置占30%、 LDPE 装置占 25%、LLDPE 装置占 11%、LLDPE/HDPE 装置(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占 34%,其中亚洲 3502 万吨、中东 1896 万吨;预计到2015 年世界聚乙烯的消费量将达到 9305 万吨,其中亚洲 3902 万吨、西欧1585 万吨、北美 1939 万吨,其中 HDPE 消费 4251 万吨、LDPE 消费 2000万吨、LLDPE 消费 3053 万吨,其中薄膜、管材、电线电缆仍将是聚乙烯消费增长最快的领域2007 年,我国 HDPE 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中空吹塑、注塑制品、薄膜制品、管材、单丝编织、板片材、电线电缆及其他,分别占 20.6%、 19.3%、18.8%、14.2%、12.3%、3.8%、3.5% 及 7.6%;2007 年我国 LDPE 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包括农膜) 、注塑制品、涂层制品、管材、电线电缆及其他,分别占 75%、9%、6% 、4% 、3%及 3% ,其中薄膜中包装膜占 49%、农膜占 21%、特殊包装薄膜占 5%。
聚丙烯 2007 年世界产能达到 4907 万吨,消费 4344 万吨,是五大合成树脂中消费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预计到 2015 年,全球聚丙烯消费比例前三位的分别为纤维制品、注塑制品和薄膜及片材,所占比例分别为32.4%、30.4%和 18.3%我国聚丙烯产能预计到 2015 年将达到 1450 万吨,消费总量到 2010 年达到 1260 万吨、到 2015 年达到 1740 万吨聚氯乙烯(PVC)2007 年国内产能突破 1520 万吨,产量达 971.67 万吨,是世界最大生产国,表观消费量超过 1100 万吨,位居世界前列聚苯乙烯(PS)2007 年国内产能达到 295 万吨,产量 205.6 万吨ABS 树脂国内产能2007 年达到 200 万吨、产量 163 万吨3、工程塑料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工程塑料与通用塑料比,在机械性能、耐热性、耐久性、耐腐蚀性等方面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而且加工方便,可替代金属等材料,在汽车、通讯设备、建筑材料、家用电器乃至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主要有聚酰胺(PA ) 、聚碳酸酯(PC ) 、聚甲醛( POM) 、聚苯醚(PPE )和热塑性聚酯树脂(PBT)五大工程塑料。
2007 年,国内 PA 工程塑料生产厂约 50 家,产能 40 万吨;改性 PA生产厂家已达 100 多家,产能达到 30 万吨;2007 年净进口 PA 树脂 68.4 万吨国内 PBT 树脂产能 2007 年达到 10 万吨,开工率为 56%;PET 国内产量 2007 年达到 1024 万吨,比 2006 年增长 25%聚甲醛(POM)2007 年国内产量达到 15 万吨,预计到 2010 年将达到 20 万吨聚碳酸酯(PC)工程塑料基础树脂生产厂较少,而从事改性 PC 品种生产的厂家和产能大大超过基础树脂生产厂,2007 年净进口 PC 树脂 71.5 万吨聚苯硫醚(PPS)由于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合理,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包装、餐具、化妆品瓶及药品瓶、一次性医疗用品、农用薄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2007 年净进口 4.12 万吨三、部分地区塑料工业发展情况北京:目前北京地区每年塑料的消费量大约在 80~100 万吨,包括日用品、包装、建材、工业配件、农业配件、医药卫生用品、科技研究和文化教育器材等北京石化产业的规划是:“在产业前段保持一定经济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沿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方向发展,即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产业” 。
上海:2007 年度,上海地区初级形态的塑料(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产量为 290 万吨,其中聚乙烯树脂 122 万吨、聚丙烯树脂 74 万吨、聚氯乙烯树脂 31 万吨、聚脂 121 万吨,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9.5%、 17.7%、10.4%、3.3%、11.4%。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