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钻探质量基本规定.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33030591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1.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9 钻探质量基本规定9.1 钻孔直径9.1.1 钻孔直径应满足钻探取芯、取样和孔内测试的要求,并应符合表 9.1.1 的规定表 9.1.1 钻孔直径(mm)岩层技术作业 第四系土类基 岩粘性土 ≥110 采取原状土孔 湿陷性黄土≥150-采取岩石试样孔 - ≥75压、注水试验段孔 ≥75 -原位测试孔 比探头直径大一级以上鉴别、分层采芯的孔≥33抽水试验的孔 ≥150 ≥1109.2 地质钻探分层与钻具量测9.2.1 岩层划分、钻具的尺寸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量测钻具长度时最小读数应为厘米2 岩层分层界线深度,允许偏差为±5cm.等于或大于 5cm 厚的夹层不得漏层3 测量取样、标贯及地下水位深度的允许偏差为±5cm9.2.2 钻具量测与分层符合下列规定:1 量测用具应经常用钢尺校正,允许偏差为±2‰2 水上钻探时水边应设观测标尺,以此推算孔位的水深和机上钻具的余长3 钻具下孔前应按顺序摆放、编号、逐根量测和记录4 钻进时应根据钻进快慢、声音变化、钻具跳动、回转阻力等情况,及时量测钻具余长、记录孔深9.3 岩芯采取与整理9.3.1 岩芯采取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程地质钻探岩芯采取率应符合表 9.3.1 的规定。

      表 9.3.1 工程地质钻探岩芯采取率注:①岩芯采取率:圆柱状、圆片状及可合成柱状岩芯长度与碎散岩芯装入同径岩芯管中高度之总和与该回次进尺的百分比;②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在第四系土中时,按土类相同岩层取岩芯率规定2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取样、取芯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出的土样应反映岩层的颗粒组成2)采取鉴别岩层的土样在非含水层中宜每 3~5m 取一个,含水层中宜每 2~3m 取一个,变层时,应加取一个3) 采取试验用土样在厚度大于 4m 的含水层中,宜每 4~6m 取一个,当含水层厚度小于4m 时,应取一个4) 试验用土样的取样质量应大于下列数值:砂 1kg圆砾土、角砾土 3kg卵石土、碎石土 5kg5) 基岩岩芯的采取率不得小于下列数值:完整岩层 70%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带 30%当有测井和井下电视配合工作时,鉴别岩层的土样、岩样的数量可适当减少9.3.2 工程地质钻探回次进尺长度,应符合表 9.3.2 的规定表 9.3.2 工程地质钻探回次进尺长度岩 层 回次进尺(m)粘 性 土 1.0~1.5薄层粘性土与薄层砂类土互层 1.0~1.5泥浆钻进 1.0~1.5 砂 类 土 跟管回转钻进 0.3~0.5双管钻具钻进 0.5~1.0无泵反循环钻软质岩石 1.0~1.5碎 石 类 土无泵反循环钻破碎岩石 0.5~0.7冻 土 0.3~0.5软 土 0.3~1.0黄 土钻进取芯时 1.0~1.5;取原状土时,1m 三钻,第一钻0.5~0.6m,第二钻 0.2~0.3m,第三钻取样岩 层 回次进尺采取率(%)粘性土 ≥90砂类土 ≥70土类 碎石类土 ≥50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 5m 范围内 ≥70风化轻微带(W1) 、风化颇重带(W2) ≥70风化严重带(W3) 、风化极严重带(W4) ,构造破碎带≥50基岩完整基层 ≥80膨胀性岩层 0.5~1.0预计滑动面及其以上 5m 范围小于或等于 0.3 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 5m 重要结构面上下 5 m 为 0.3~0.5软硬互层、软硬不均风化带及硬、脆、碎基岩0.5~1.0较完整、轻微风化基岩 1.0~2.5完整基岩 <3.59.3.3 取芯方法和钻具应根据岩石性质和技术因素选择,取芯钻具种类应按本规程附录 D选用。

      9.3.4 钻进取芯及退芯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钻进取芯应在不坍塌掉块和不混层孔段进行,并不得超过岩芯管长度2 卡岩芯应选用 8 号铁丝或石英等硬石质粒料,投放宜均匀、送水冲压试提,待卡牢后,回转扭断岩芯再提取3 从岩芯管退芯时土芯宜用水泵泵压,石芯宜轻击震动,防止过猛敲打9.3.5 岩芯整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取的岩芯应按上下顺序摆放,填写回次标签,在一个回次内采得两种不同岩层的岩芯时应注明变层深度2 当发现滑动面、软弱结构面或薄层时,应加填标签注明起止深度,放在岩芯相应位置上3 须保存的岩芯应装入分格式岩芯箱,填写标签,写明层次编号、岩层名称、起止深度箱体侧面注明:工程名称、钻孔编号、里程和钻孔深度9.4 土、岩石、水试样的采取、保管与运送9.4.1 土样的采取、保管与运送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取土样应根据试验目的、允许的扰动程度,按表 9.4.1—1 选择土样直径和取土器类型表 9.4.1-1 土试样类别、直径和取土器类型土样直径(mm)类别扰动程度试 验 目 的粘性土黄土选用取土器类型不扰动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强度试验、固结试验≥100≥120薄壁取土器、回转取土器、探坑取样原状土 轻微扰动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100≥120薄壁、厚壁、回转取土器显著扰动 土类定名、含水量 - -扰动土 完全扰动 土类定名 - -标准贯入器、回转取芯合金钻头、螺旋提土钻等采取注:不扰动土试样是指虽然原位应力状态改变,但土的结构,密度、含水量变化很小,能满足各项室内试验要求的土试样。

      2 不同壁厚取土器及黄土薄壁取土器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表 9.4.1—2 和表 9.4.1—3 的规定表 9.4.1—2 薄壁和厚壁取土器技术参数薄壁取土器 取土器参数 敞口自由活塞 水压固定活塞 固定活塞厚壁取土器面积比(%) ≤10 >10 <13 13~20内间距比(%) 0 0.5~1.0 0.5~1.5外间距比(%) 0 0~2.0刃口角度α(°)5~10 <10长度 L(mm)对砂土:(5~10)De对粘性土:(10~15)De400,550外径 Dt(mm) 75,100 75~89,108衬 管无衬管,束节式取土器衬管同右整圆或半合管,塑料、酚醛层压纸或镀锌铁皮制成注:回转型取土器面积比不受本表限制表9.4.1-3 黄土薄壁取土器技术参数3 取土器必须完好,磨损后应及时修理或更换零件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使用1)技术参数不符合表 9.4.1—2 及表 9.4.1—3 的规定;2)密封球阀或活阀失灵,出水不畅通;3)滑动、滚动等活动件锈蚀或被卡;4)取土管或取土筒(衬套)变形、不密贴光滑,或铁皮筒接缝不良;5)刃口缺口或卷刃,一处长度大于 3mm,或几处长度累计大于圆周长的 10%。

      4 钻孔中采取原状土样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续压入法:用钢丝绳滑轮组或钻机液压装置时应将取土器快速均匀地一次压入取土层此法对土样扰动最小,应优先采用2)断续压入法:用杠杆、千斤顶、钻机手把或手轮加压,将取土器不连续压入土层操作时应加大压入行程此法适用于浅层软土3)回转压入法:在半干硬或硬塑的粘性土中可用钻机回转压入式(双层单动岩芯管式)取土器采取原状土样4) 击入法:在粘性土层中采用压入法取样有困难时,可采用击入法,并应重锤少击取土器5 取样操作、土样保管和运送必须符合下列规定:外径(mm) <129刃口内径(mm) 120放置内衬后内径(mm) 122盛土筒长(mm) 150~200盛土筒厚(mm) 2.0~2.5余(废)土筒长(mm) 200面积比(%) <15切削刀刃口角度(°) 121)当取样孔钻进至本规程第 3.4.1 条第 1 款规定的深度时,应采用回转钻进,并减小钻压,回次进尺小于应 1m2) 取样孔孔壁应稳定、畅通套管护壁时孔内水位应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套管底部应高于取土位置 0.5~1.0 m泥浆护壁时应边提取土器边灌注泥浆,防止掉样3) 取样前应采用大于取土器外径一级的钻具清孔。

      孔内残留物高度不得大于取土器余土管(筒)长度(活塞取土器除外) 清孔后应测量取土深度4) 下放或提升取土器时不宜过快或晃动,入土深度不得大于取土器有效长度;当取土器压入预定深度后,若土质为硬土时应将取土器回转几圈,若土质为软土时则应将取土器停放 2~3min;断续压入法取土时应避免提动取土器拆卸取土器时严禁用管钳或重锤敲击5) 土样筒取出后应立即楷檫干净,观察土样外表,当发现扰动时必须立即清孔重取;当土样完整时削平加盖;当土样筒有空隙时用稠度状态接近的扰动土填满,然后加盖、缠胶布、封蜡,贴标签标明土样的上、下6)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应及时装入土样筒内,用石蜡密封作颗粒分析的砂类土应采用四分法对角取样,并装袋(筒)贴标签7) 土样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得日晒、风吹、碰震、受热、被冻土样应及时送实验室(站) 送样时应装箱、专人负责,防止碰撞、震动9.4.2 石试样的采取、保管与运送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钻孔中采取石样时岩芯直径不得小于 50mm,高度为直径的 1.2~2.2 倍,断口呈斜面时应以最低处计算高度2 石样应填写标签,标明上下作密度、含水量试验的石样,应擦干净后立即蜡封。

      3 作磨片鉴定的石样应标明名称、产状和结构构造;在断裂带上的石样应注明断裂方向标记时不得用油漆9.4.3 水试样的采取,保管与运送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样中不得含有泥、砂和油污等杂质2 钻孔中采取水样,当弱含水层时应先将水提干,待孔内水位上升后取样;当含水层涌水量较大时应先抽出两倍以上孔内水体积后取样3 取水样前盛水器皿应先用被取水洗涤 2~3 次后方可取样,器皿内应保留 20%的空间取样后应及时加盖、蜡封,并贴标签3 作侵蚀性测定的水样数量不得小于 1500mL4 9.5 校 正 孔 深9.5.1 孔深偏差及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 孔深最大允许偏差为±2‰,当大于此数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将偏差值按比例分配至钻程内各层厚度值中2 校正孔深用的量具应与钻进时的量具相同校正方法可采用直接测量孔深、复测钻具长度和记录,或重新钻孔验证等9.5.2 钻孔深度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检查校正:1 工程地质钻探每钻进 100m,水文地质钻探每钻进 50m;2 钻进巨厚覆盖层至基岩时;3 钻至滑动面、断层面等重要结构面时;4 在孔内需要进行测试工作时;5 换径下套管、过滤管时;5 钻孔终孔时。

      9.6 钻孔弯曲度与孔斜预防9.6.1 钻孔弯曲度及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程地质钻探孔每深 100 m 钻孔顶角允许偏差:垂直孔为 2°,斜孔为 3°,随钻孔加深递增计算测量钻孔顶角:垂直孔深度大于 100 m 时,每 50 m 测量一次;斜孔深度大于 50 m 时,每 25 m 测量一次;覆盖层较厚下导向管孔段应增加测量次数2 水文地质孔深在 100 m 时,钻孔顶角的允许偏差为 1.5°随钻孔深度递增计算钻孔顶角每 50 m 测量一次9.6.2 预防孔斜可采用下列措施:1 钻机安装应稳定,立轴不得旷动,钻进时合箱螺丝应拧紧,并不得使用弯曲钻具2 孔口定向管应定位正确、牢固开孔钻进时,应轻压、慢转,并随孔深加长粗径钻具3 当岩层由软变硬时应采用慢速、轻压钻进一定深度后,改用硬岩层的钻进参数当钻进破碎带、软硬互层等岩层岩石时,粗径钻具长度不得小于 4 m4 钻进中应减少换径次数,换径时可采用导向钻具导向,钻进深度为 1~2 m 后再正常换径钻进深孔钻探时宜采用钻铤加压6 发现孔斜超过允许偏差时应根据孔斜程度、岩层特点,及时纠斜9.7 钻 探 记 录9.7.1 钻探记录应按规定格式由记录员在现场及时填写。

      记录内容应准确、齐全,字迹清晰当发现误记时应以横线划去错记部分后在旁重写;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