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复习摘要~.doc
4页提前安排 劳逸结合 十一长假学习材料语文十•一复习指导(第一单元)一.字词部分每一课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要会认会写,并知道意思第一单元共计34个词语二.文言文第一单元有一篇文言文《童趣》,会背会默写,要熟悉词意,会解释文意(特别是书下的注释)也要重点复习课后有关解释文言文的方法介绍1.通假字的解释方法:要先明确写出与这个字相通的汉字,再解释它的意思例:项为之强答:“强”通“僵”,僵硬的意思2.句子的解释方法:字字落实,调整语序,补充成分此处重点查看笔记)要对这篇文言文的作者与资料有所了解三.各课重点1.《在山的那边》:要重点体会中心思想与一些语句的手法与表达的意思,能说出得到的启示2《走一步,再走一步》:体会中心思想,注重课文里的心理描写,能说出读后得到的启示与人生哲理3.《短文两篇》:体会两篇短文的中心思想与重点语句,并了解它们在写作上的不同之处4.《紫藤萝瀑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句并体会在文章中写景的好处与方法5.《童趣》:重视理解(不光是对文章意思,也要理解其中的“趣”之所在)单元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
四.各课的资料要知道各课的作者与大致身份,特殊的要涉及时代背景或文章意义、用途五.时间段的复习指导在十一前,最好先以新课为主,因为刚讲完印象比较深刻把新课的内容整理回顾一下,并带上一点旧的十一假期,把曾经学过的都回顾一下吧!(其实不多的)时间很充裕,要仔细一点!十一以后,再学习和复习的双重压力下,也需要新旧结合毕竟你已经有了一些复习基础,在这之上把不牢固的都抽空看一看,不怕看得不多,就怕看得不扎实!友情赠送:个人的复习心得与总结在复习时,通常应该强调“不做无用功”当然,没有什么是完全没有用的,但是重点复习的还要是那些自己真正“没有掌握”的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避开一些不扎实的内容,要“勇敢面对”在学习中,我们提倡不看一些答案明确的辅助性材料,但在复习中,我们要适当用它们去做一些指导和完善的工作因为,它们毕竟还是准确的,不过,不要让它妨碍了自己的思考还有,要重视笔记不要记完了就不管,要从笔记中汲取养分即使你已经看过了,也要争取能运用更加灵活一些毕竟,笔记是课堂的精华数学复习纲要一、 正数和负数:定义、相反意义的量;二、 数轴:定义、画法、应用;三、 相反数:代数定义、几何定义、表示方法、化简;四、 绝对值:代数意义、几何意义、求法;五、 有理数:概念、分类、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有理数加法: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率; 2、有理数减法:减法法则;3、有理数乘法:乘法法则;4、有理数除法:除法法则;六、倒数:概念;七、乘方:乘方的概念、幂的概念、运算法则;十•一前应掌握的英语知识点掌握所有的音标元音地理知识点梳理 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一、 在地球仪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1) 地球的形状:不规则的球体2) 赤道长:约4万千米3) 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4) 极半径:约6357千米二、 经纬线在地球仪上绘制的网格 三、 纬度和经度1) 0°~90°N:北纬2) 0°~90°S:南纬3)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叫北半球;赤道以南叫南半球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0°N~30°S 低纬度 30°N~60°N和30°S~60°S中纬度 60°N~90°N和60°S~90°S 高纬度5) 带划分热带:23°26′N~23°26′S北温带: 23°26′N~66°34′N南温带: 23°26′S~66°34S北寒带: 66°34′N~90N南寒带: 66°34′S~90°S*南北回归线:23°26′NS 南北极圈:66°34′NS6) 东西半球划分 东半球:20°W以东到160°E 西半球:20°W以西到160°E四、 经纬网经纬网一节注意的是地理坐标。
虽说叫经纬网,但我们却先写纬度,再写经度,并加上括号如:(39°49′N, 113°05’E)注意:1) 当“秒”出现个位数时,补上0如:(3°54′N, 13°05’E)2) 60’=1分°3) 0°等属于交界处的经纬度不写N,S,W,E地球的运动一、 地球的自转1) 方向:自西向东转2) 俯视:北极:逆时针赤道: 自西向东南极: 顺时针3) 周期:1天=23小时56分4秒4) 自转带来的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时差)5) 晨线、昏线 生物十•一复习内容简要一、 知识点归纳1、生物多样性 如:物种多样性 (共3个)2、生态环境 如:荒漠生态环境 (共8个)3、生物基本特征 如:应激性 (共6个)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因素 如:争斗(不限) (2)非生物因素 如:空气 (至少6个)5、干湿温度计 如:干球和湿球哪个温度高,为什么? 湿度高时干球与湿球温度差异大还是小,为什么?二、 复习方法1、 复习笔记并参照书本2、 可选作学探诊或伴你学生物3、 与家长讲解已学内容,家长可向孩子“请教”问题。
4、 自己归纳和理解笔记 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