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七星岩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docx
4页肇庆七星岩地质地貌实习报告范文从表面观察,七座山峰为灰色与少量白色相夹杂 ,可以初步判断为石灰质岩石;由于此地区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 灰岩山表面有许多较大的裂痕.通过这些裂痕,可观察到其解 理完整实习指南上对七星岩的形成过程的图解 ,可知为先由于地质运动,在七星岩附近形成了一个褶皱背斜山脉 ,正是由于肇庆地处亚热带,雨量多、气温高,侵蚀严重 ,尤其是流水侵 蚀,这些岩石的抗蚀力都比较弱,因此背斜被破坏,部分岩 石受风化成土 ,最终土山由露和石山形成当地低矮的地形 再由于进一步流水侵蚀,成排的背斜谷地两侧开始形成今天的 七座石灰岩山峰溶洞肇庆七星岩地区另一个特色之处就是其岩洞实习过程中,老师指由溶洞形成之处是位于地表水层的水平流动带, 由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洞穴,这些洞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 的地下河的通道由于地质运动,这些溶洞慢慢上升生了地 表,由现在了人们视线我们在一溶洞入口处观察时,老师还指由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溶洞经历过 4次发育,可是我们观察到洞内顶部都比较平滑相连,是因为再溶洞露由地面的漫 长时间里,由外力作用使得洞内每个发育的连接处发生岩石 的掉落,使得顶较为平滑,而在地上,还可以见到坍塌下来的大石块。
我们进入溶洞,里面到处都有石钟乳而石钟乳的成因是:由于洞顶部渗入的地下水 co2含量很高,对石灰岩具有 较强的溶蚀力,呈饱和碳酸钙水溶液溶液下渗时失去部分 co2而处于过饱和状态,于是碳酸钙在水滴表面结晶成为极 薄的钙膜,水滴落下时钙膜破裂,残留下来的碳酸钙与顶板 连接成为钙环下渗水滴不断提供碳酸钙,钙环不断外下延 伸形成细长中空的石钟乳七星岩溶洞内喀斯特地貌极其发 育,石钟乳随处可见,并被加以人工遐想,成为千姿百态的 景观平原在往返肇庆的路上,我们并没有发现高楼大厦,而且听身边的同学说,肇庆没有高过 20层的大楼一开始我们觉得很奇怪,后来仔细想了想,还是有原因的肇庆位于西江 附近,其陆地为冲积平原地面可见河漫滩相红黄、红黄白 花斑色粘性土占踞了肇庆冲积平原大部分面积这样的土地 不易于建太高层的楼宇5月31日黄埔区蟹山公园进入蟹山公园后,我们对这里的岩石和地质进行了观 察蟹山从表面上看,由去植物和人工建筑后,具泥土和岩 石主要为红褐色我们对这里的岩石进行了分析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砂岩、 粉砂岩,此外还有泥岩和页岩在一处多岩石碎块的地方进行了观察,发现这里的岩石碎块 硬度较低,用手指就可以揉碎,揉碎后的颗粒非常细,应属 粉砂岩。
老师讲解的时候告诉我们,这里的物理风化相当强 烈,因此形成的碎屑非常细小 通过对莫一大石块观察见到, 石块明显分为好几层,每层之间有一条约 5厘米后的、由鹅卵石排成的一个面由此可以知道,这个地区为河流冲击成 的平原,经过多次沉积下来的泥土经过物理变化又形成了沉 积岩老师后来还说到,这里的岩石固结时,气候非常稳定, 为类似扬沙的天气而这里的岩石为红色,是因为岩石形成 时,主要胶结物含有 3价铁离子6月1日华农老师带我们去了树木园看已经风化完全了的花岗岩我 们发现,这里的花岗岩风化之后的层黄色为主,夹杂了红色 及白色用手对风化了的花岗岩搓揉,可感到里面有许多细 小颗粒经过较完全风化后的花岗岩,只剩下透明细小的石 英,因为花岗岩的成分中,石英最不易分解花岗岩的风化 为化学风化,主要由肉红色的正长石,白色的斜长石,黑色 的黑云母和透明无色的石英组成在华农教三附近的花岗岩 化学风化得非常好,用手就可以从石头上弄下写石块而华 农教三附近的花岗岩有呈椭圆的, 也有呈片状的老师解释, 这是因为由于莫些花岗岩本身有裂缝,而有的却没有,通过 流水侵蚀,有裂缝的花岗岩裂缝越来越大,使花岗岩不断侵 蚀形成片状;没有裂缝的,由流水侵蚀使形状越来越趋向球 状。
结束语我们这次的实习尽管只有短短三天,不过我们从中实在 学到了不少东西,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更使我们提 高了继续学习的热情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 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 习成果,体会到 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 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