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建议.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8051304
  • 上传时间:2022-04-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5.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建议成都外国语学校张建光该单元的知识网络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阳光V—温度水种内关系非生物因素V生物因素V种间关系概念V— 特征V— 种群数量变化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概念结构二、 高考要求:生态因 ~种群V群落生物与环境十概念 L森林、 f类型 》湿地、农业、»成分►营养结构厂A过程»能量流动特点 L►研究的意义|—►概念卜►碳循环与温室效应L■►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稳定性厂4概念-►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稳态及生物多样性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 的概念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农田、海洋、城市生态系 统),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 生物圈的稳态和生物的多样性三、高考情况统计年份知识点省市题型分 值种群增长曲线全国卷I选择题6种群变化的影响因素及种群特征全国卷H简答题8生态系成分和营养结构北京卷简答题12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天津卷选择题6生态系的稳定性四川卷选择题6生态系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与能量流动关系选择题62006 年种群特征上海选旃1生态系成分及生态系的种类上海简答题9影响生态系的非生物因素广东选择题2生态系的保护广东选择题2生态系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广东选择题2种群特征广东2生态平衡的自动调节广东选择题6生态系成分及稳定性广东简答题8生物多样性与营养结构的关系江苏选择题2生态平衡及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江苏简答题10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江苏选择题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江苏选择题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上海2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上海选择题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广东选择题2臭氧层的作用广东选择题3“S”型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全国选籾6生态系统中物种种类、数量及其变化的情况比 较全国选择题7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北京选择题6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辽宁选择题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査江苏非选择题9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及水体富营养化江苏非选择题8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发育的影响上海非选择题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及净生产量的 计算上海非选择题12水体富营养化及环境污染广东非选择题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全国非选择题11上海选择、非选择1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上海选择题3全国选择题6上海选择题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江苏非选择题6广东非选择题7全国选择题3种群概念、特征、数量变化全国选择题3江苏非选择题8群落的结构特征上海选择题3生态系统类型江苏选择题2全国选择题6生态系统结构江苏选择题2广东选择题、非选 择8上海选择题6上海选择题3全国选择题3全国选择题3生态系统功能上海选择题4上海选择题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广东选择题2上海选择题12005 年2004 年上海选择】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江苏 选择题 2上海选择题高考试题分类列举1、(06全国)足给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蛛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塘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 各池塘蝌蚪总量相同再分别在四个 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嫄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构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C无水嫄的池塘中,锄足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水嫄更喜捕食锄足蝌蚪跖池均木蜒紋依/只ngD水嫄改变了三种蝌蚪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06全国)回答下列(1) (2)两小题(1)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 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根据图回答:相对理度/%Im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温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减少一个生态因子 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生态因子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温度和湿度综合作用的结果1 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1 经调査,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入=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他进水口浮游藻数量出水口浮游藻数量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年均l・93mg (干重)/L年均l・03mg (千重)/L1013 —1015>h/m2据如下表:a)3、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芒晝,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一营 养级。

      b)d)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査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 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浮游藻类所需的矿物质营养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分解者,生活在水库淤泥中 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异养厌氧型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 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入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4、(06天津)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寒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5、(06重庆)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一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是 (C)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事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量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6、(06四川)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 B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C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种成分组成。

      7、(06±海)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2) 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生态系统类型面积比净生产童(1"吨/年)现存童(I"吨)被食量(1"吨/年)热带雨林137.4765.02.6荒漠0.913.560.02.0海洋21.155.04.020.21)热带雨林的生产者主要是常绿乔木,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2)影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温度砸量,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则是矿质元素3)据表资料,按单位面积计算,净生产量依热带雨林,荒漠和海洋的顺序减少,这是因为(OB环境温度按比例顺序降低D太阳光利用率按此顺序增大A生产者被食量按序增大C叶绿素含量按此顺序减少4)据表分析,热带雨林的现存量最大,而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其原因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被食量远大于热带雨林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 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 是图乙,这是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8、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 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f甲+++ +・ +瓶乙■++ +■ +f丙+++ +■ ■丁+++ ++ +注:“+”表示有;“一”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1) 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减少,原因是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 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 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原因是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4) 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①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成分;②光照是维 持生态系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9、(05年江苏)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C)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10、(05年上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D)A光合作用B高能化学键C绿色植物D太阳光能12、(05广东)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夏季气温和光照都合适,光合作用旺盛,CO?被植物吸收,冬季则光合作用减弱。

      2)右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数字表示该生物的个体数量,姑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生 物的平均体重据图回答:6001) 该食物网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A ~I中的FGIH2) 若初级消费者中,生被除去,则对该生态 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最大3) 若除去G后,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数量 将减生3)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 蓄量500吨/公顷,此时,总生产量每年为 60吨/公顷,叶的呼吸量为25吨/公顷,枯死叠300公200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退耕还林后时间(年)11、(05全国)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 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B)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量为10吨/公顷已知总生产量二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则该地的净生产量是 坦吨/公顷,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是坐吨/公顷1)该林地因人破坏,碳积蓄量逐年下降,降至2()()吨/公顷时,该林地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经过估算,在开垦为农田的5年间,碳积蓄量每年减少20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