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届高三毕业班学科复习教学建议出台.docx
12页福建省2022届高三毕业班学科复习教学建议出台要能写文学类文章,错字扣1分 ●考点变化 1.在考试力量要求方面,新考纲增加了“探究力量”,指的是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觉和创新2.新课程试卷由I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构成其中I卷包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和“现代文本阅读”(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有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板块;II卷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个板块3.在考试内容方面,新考纲对原考纲的“语言文字运用”做了调整,强调学生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的标准意识如:语音考察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考察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标准汉字”新考纲也实行新的作文评分标准,每个错误字扣1分(重复不计)修辞考察新增了“反复”等4.原考纲现代文阅读板块,常考科技说明文阅读文段,而新考纲改考论述类文章在有用类文本阅读局部,新考纲削减了“访谈、调查报告”,增加了“科普文章”。
5.新考纲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占15%~20%,考生可以选择作答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有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6.在写作的要求方面,旧考纲要求能写记叙文、谈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新考纲要求能写论述类、有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新高考特点 1.课改不但没有减弱根底学问和根本力量,反而是有所加强2.新高考语言文字题都落在重要考点上,如词语运用、辨析病句、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注意力量考察的思路非常清楚3.“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保证高考语文的根底性4.新高考对古诗文的考察分三局部: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总分值到达36分5.新课程卷中均设置肯定量的开放性题目,答案多元,并设置了力量层级较高的探究性题目 数学 首次考察应用意识 ●考点变化 1.新增内容主要有算法与框图、几何概型、统计案例、二分法、推理与证明等内容新增内容大多与实际应用严密相关,要重视其根本概念的应用背景,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合理利用相应的学问去处理,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2.从新旧考纲比拟中可以发觉,在力量要求方面增加了“数据处理力量”数据处理力量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展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3.新考纲将“实践力量”变成了“应用意识”,首次提出考察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熟悉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新高考特点 1.传统的主干学问在试卷中仍占主导地位,如函数、三角、概率、导数、平面对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但对“不等式”的考察有所淡化2.试卷中应用问题占适当的比例,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3.理科注意考察数学推理和理性思维,文科侧重于常用的推理方法,注意数学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工具性4.关注对新增内容的考察,如三视图、算法框图、茎叶图以及统计等,试题充分考察考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5.选考题难度根本平衡,且难度不大 英语取消短文改错题 ●考点变化 1.新考纲附录了7个语音工程、24个语法工程、68个功能意念工程、24个话题工程及词汇表在词汇方面,明确要求考生能使用约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2.词汇复习重点关注兼类词、派生词、“旧词新义”的词;语法复习应重视分门别类的归纳3.新课标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力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把“短文改错”题改造成“短文填空”题,着重训练学生思维表达力量;加强提高阅读速度,力求每分钟阅读词数到达65~70之间;写作方面,应学会构思和谋篇布局,考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具有肯定开放性的写作任务 ●新高考特点 1.新高考选材更加广泛,题材体裁更加多样化,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2.容量与分值调整较多3.新题型以主观题和考察综合语言运用力量题为主,新题型考察内容包括:听力、阅读、语言学问、词汇、书面表达等,形式有填空、回答下列问题、翻译等新高考中被替换取消的题型主要是短文改错4.新题型多以主观题为主,尤其多以填空形式呈现,包括听力填空、语法填空、单词填空、阅读填空、对话填空等;客观题新题型较多为阅读信息匹配题、短文信息补全题等5.写作由掌握性向半开放或开放性过渡 文科综合 历史 新课标删减9个学问点 ●考点变化 新课程高考必考局部内容主要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学问点,宗教改革,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训练事业。
此外,还增加了选考局部(不考选择题,仅考材料解析题) 与原考纲相比,新课标删减了以下内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这是近年旧课程高考的重点、热点内容)、古代农夫战斗、洋务运动(仅在涉及民族工业产生和维新思想局部略有提及)、19世纪六七十年月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包括美国内战、意大利统一)、世界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二战后亚洲经济的进展 ●新高考特点 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别命题,选修课程约占15%2.选修模块以情境材料题为主要题型,其力量要求高于必修模块但试题不直接对选修模块的详细内容进展考察,而是依托选修课程作为学科背景,考察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修习获得的学科力量和素养3.四个选修模块分别命题,分值相等,考生选答其中1或2题4.新课程高考试题注意考察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进展、相互碰撞与交汇,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奉献5.非选择题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选择题大多以材料入题,问题出自材料,而不是出自教材,引导师生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课标,由记忆教材根底学问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6.考察使用历史讨论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不仅会正确使用历史材料,能说明使用材料的理由,而且对史料本身进展必要的甄别、推断7.试题和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的开放性试题设问和结论表达适度的开放性,鼓舞独立思索,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回答下列问题8.试题关注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进展,突出时代性9.试卷分为必考和选考局部,以甄别和选拔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表达选择性 政治 4+1模式打算题型和题量有变动 ●考点变化 新课程高考考试模块比过去增加了两个,其中必修模块考点增加40多个,还新增了不少选修模块的考点,复习范围较大但它对各模块学问的把握程度的要求与旧课程有所不同,需要加以区分例如:高一《经济生活》模块的根本学问点都保存,个别学问点的要求降低;高一《政治生活》模块内容比旧教材明显削减,但是加上选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又比原先的教材内容多;高二《文化与生活》模块,属于新增加的模块;高二的《哲学与生活》模块,内容有很大的删减,但是增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必修之外,还有两本选修教材,分别是《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政治科4+1(4个必修模块+1个选修模块)内容模式打算了2022年高考的题型、题量都将有所变动。
●新高考特点 1.表达新课程的根底性和选择性特征;2.辨析类的试题使用量增多,其形式也从简洁推断型到正误混杂型,再到答案多元型变化,着重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力量另外,时事学问的考察重视对事实的分析、评价或运用3.讨论性学习在试卷中得到表达,从社会实际生活素材入手,要求学生进展分析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答案具有多元性4.开发地方资源,突出试题区域特点将时事的考察与本省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地理 三变三不变 ●考点变化 必修模块地理1、2、3是高三复习教学的最重要内容此外,新教材内容增加主要表达在选修的7个模块上,我省统一从《海洋地理》、《自然灾难与防治》、《环境爱护》3个模块中选修2个模块2022年高考中增加的选做题,考生可按自己选修的模块选择题目作答此外,补修初中地理学问要留意与高中地理有关复习内容特殊是必修2、必修3和选修2、选修5模块的有机联系 2022年高考地理科的动态可用“三变三不变”概括三不变”为:科目设置不变;考试时间、分值不变;地理科目的主线不变三变”主要表现为:增加选做题,地理可能是3选2;题量将会跟着变化;题型变化,可能增加试验和案例分析等题型。
●新高考特点 从课改先行省份的新高考方案来看:1.内容以必修模块为主,文科综合中的地理试题仍以学科内学问综合题为主,而学科间的综合题所占比例较小必做题(必修模块)的比例在83%以上,选做题(选修模块)的比例在0%~17%,有选考的省份分值为10分~20分,多数省份为选做一题2.突出对学科主干学问的考察,以高中地理为主,不追求学问点的掩盖面3.关注社会重大问题(包含隐含的热点问题)和地理学科讨论重大课题,如环境问题、自然灾难、粮食生产、产业转移等局部省份的自行命题都表达了本省的区域特色,考察学生对家乡可持续进展问题的关注、分析与解决4.新高考试题以新情境创设方式落实力量立意,以新奇地理图表方式创新试题呈现,以“问题探究”方式建构答题框架,以增加试题开放性方式表达多元选择 理科综合 化学淡化纯计算内容 ●考点变化 新课程高考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讨论根本方法、化学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试验根底五个方面增加了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讨论根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原考纲中化学计算局部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学问内容整合。
我省选考模块只含《物质构造与性质》和《有机化学根底》两个模块 从5个先行省份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来看,化学局部必做题约占85%,选做题约占15%;必修局部所占比例约49%,选修局部所占比例约51%5省区化学试卷有以下特点:1.试题立足根底,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根底学问、根本技能的把握状况,考点均为高中新课程核心学问和主干学问2.关注高中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化学观和价值观,留意考察化学讨论根本方法的把握,关注科学探究经受的思维过程3.必考试题中有关必修模块的内容,在选修模块中没有再进一步拓展延长的,局部要求较高,如元素化合物学问、元素周期表等;有再进一步拓展延长的局部要求较低,如有机化学根底、原子构造等选考试题对学生力量的考察要求高4.加大试验试题重量,要求考生对文字、图形、表格、反响流程中的信息进展提取、分析和归类,不仅考察学生根底学问的综合应用、根本的试验方法和根本技能的把握程度,还考察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5.关注考生是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试题选择的素材更加新奇且来源广泛,涵盖了冶炼、医药、材料、新能源、日用化工、环保等领域6.没有单独的化学计算题,更多的是将化学计算与有关的试验、元素及其化合物学问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物理 设置模块选考题 ●考点变化 新高考对试验的要求有所提高,学问点要求变化很大,有的考点要求有所提高,但降低要求的考点更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