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矿泉水技术资料.doc
9页天然矿泉水水源地保护规定相关标签:· 天然矿泉水 · 保护 · 水源地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矿泉水水源地,尤其是天然出露型矿泉水水源地应严格划分卫生保护区 保护区的划分应结合水源地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含水层的天然防护能力,矿泉水的类型,以及水源地的卫生、经济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合理地确定卫生保护区划分为I、II、III 级 2 各级卫生保护区的卫生保护措施 (1)I级保护区(开采区) 1)范围包括矿泉水取水点、引水及取水建筑物所在地区 2)保护区边界距取水点最少为10~15m对天然出露型矿泉水以及处于卫生保护性能较差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时,范围可适当的扩大 3)范围内严禁无关的工作人员居住或逗留;禁止兴建与矿泉水引水无关的建筑物;消除一切可能导致矿泉水污染的因素及妨碍取水建筑物运行的活动 (2) II 级保护区(内保护区) 1)范围包括水源地的周围地区,即地表水及潜水向矿泉水取水点流动的径流地区 2)在矿泉水与潜水具有水力联系且流速很小的情况下,二级保护区界离开引水工程的上游最短距离不小于100m;产于岩溶含水层的矿泉水,二级保护区界距离不小于300m。
当有条件确定矿泉水流速时,可考虑以50 d 的自净化范围界限作为确定二级保护区的依据亦可用计算方法确定二级保护区的范围 3)范围内,禁止设置可导致矿泉水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引水工程;禁止进行可能引起含水层污染的人类生活及经济-工程活动 (3) III 级保护区(外保护区) 1)范围包括矿泉水资源补给和形成的整个地区 2)在此地区内只允许对水源地卫生情况没有危害的经济-工程活动饮用天然矿泉水厂生产时水源与卫生防护的一般规定相关标签:· 水源 · 天然矿泉水 · 矿泉水 · 卫生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用于加工的水源水必须是经国家及授权委托的省级以上的审批机构根据GB 8537批准的饮用天然矿泉水 2 卫生防护区 (1) 第一卫生防护区在泉(井)外围半径15m范围内,必须设置隔离墙该范围内应由厚度为20cm以上的水泥封面,并有一定坡度向外排水取水点有封闭式建筑物,并有专人管理该范围内严禁无关的工作人员居住或逗留;不得放置与取水无关的设备或物品,禁止建造与矿泉水引水无关的建筑物;消除一切可能导致矿泉水污染的因素 (2) 第二卫生防护区在泉(井)外围半径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居住区、厕所、水坑,不得堆放垃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严禁设置可导致矿泉水水质、水量、水温改变的引水工程,严禁进行可能引起含水层污染的经济工程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 1996-09-01实施 GB 16330-1996 3 第三卫生防护区其防护半径应大于100m,在该范围内,禁止排放工业、生活废水,严禁使用农药、化肥,并不得有破坏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活动 4 上述各级卫生防护区界必须设置固定标志,其范围可根据水源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卫生状况适当扩大 天然矿泉水勘探中的动态观测规定相关标签:· 勘探 · 天然矿泉水 · 动态观测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应及早建立泉(井)动态监测点(网),掌握矿泉水天然动态、对已开发的泉(井)应在已有观测点(网)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监测,了解开采动态变化规律 2 观测内容和要求:水位(压力)、流量、温度可每月观测2~3次,连续观测一个水文年以上 3 应及时分析和整理观测资料,编制年鉴或存入数据库,绘制动态变化综合曲线图 天然矿泉水水文地质钻孔抽水试验要求相关标签:· 水文地质 · 天然矿泉水 · 钻孔抽水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对只适于于单井开采的地区,应进行单井抽水试验;适于群井开采的地区,则应依据 具体情况进行多孔或带观测孔的试验。
2 抽水试验地段,应以矿泉水含水层为目的层,当有多个含水层时,宜选择富水性最好、水质最佳的井段作为抽水试验段;当含水层水量小而又不易分层或分段时,可作为一个试验段进行混合抽水 3 抽水试验应进行3次降深,确定涌水量与降深的关系和回归方程曲线,计算试验井(孔)在保证水质达标成分稳定条件下的出水能力各次降深间距不小于1m 4 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在水量丰富的地区,当抽水水位和水量易稳定时,稳定延续时间可选用24h;在水源补给条件较差而水位和水量又不易稳定时,稳定延续时间可选用48h或更多;群孔抽水试验,应结合开采方案进行,抽水稳定延续时间不少于96h 5 抽水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多次采取水样,测定水中达标成分的含量变化天然矿泉水水文地质钻探要求相关标签:· 水文地质 · 天然矿泉水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钻孔口径:松散层中的勘探孔,口径不小于175mm;基岩中的勘探孔最小终孔口径不应小于110mm;勘探开采井,以能下入取水设备为原则 2 钻孔深度;应以矿泉水含水层埋深为依据,覆盖层中宜建立完整井,以穿过含水层10~ 20m为宜;基岩中穿过主要富水段,延深深度应不小于10m. 3 对含矿泉水的层位或地段的顶底板必须严格止水。
4 必须采用清水钻进严格禁止采用化学物质堵漏 5 详细进行钻孔地质编录,应特别注意对裂隙发育程度、裂隙面性质、构造破碎带发育程度的观测和记录 6 详细记录钻进中的涌水、漏水、逸气等现象的起止时间、井深、层位 7 对埋藏型矿泉水,应进行综合物探测井,准确确定含水层层位,深度及其物性参数天然矿泉水勘探中地球物理调查质量要求相关标签:· 天然矿泉水 · 地球物理调查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对埋藏型矿泉水,可针对主要含矿泉水的断裂构造或含水层进行地球物理调查,确定断裂构造的宽度、产状、含水层的埋藏深度与分布等 2 地球物理调查比例尺应与地质-水文地质调查比例尺一致,对所获资料,应结合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综合译成果,作为矿泉水勘探与布置开采水源井的依据 天然矿泉水地质-水文地质调查质量要求相关标签:· 水文地质 · 天然矿泉水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地质水文调查范围应包括矿泉水的补给区或卫生保护区,调查地质地形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2 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应详细查明: a. 水源地的地层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及其矿泉水形成的地质条件; b. 矿泉水的赋存条件、含水层岩性和富水性、分布范围、埋藏深度及水源地卫生保护条件; c. 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微生物指标; d. 矿泉水运动状态和动态特征; e. 矿泉水允许开采量及其保证程度。
天然矿泉水开发技术条件的研究要求相关标签:· 研究 · 天然矿泉水 · 开发条件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利用钻井开采时应在查明含水层结构的条件下,提出合理的井孔结构、成井工艺、井口及含水层顶底板水质卫生防护措施;查明相邻地段已有开采井群对矿泉水开采的影响 2 直接从泉口引用矿泉水的情况下,应着重查明泉口的卫生保护条件及取水条件、浅层地下水对矿泉水系统的污染范围或地段 3 设立水源井专门档案,内容包括有关地层、井身结构、钻进、固井、洗井、修井等技术资料记录以及有关开采量、水化学和卫生学等定期监测分析结果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时的矿泉水水质研究要求相关标签:· 地质勘探 · 天然矿泉水 · 矿泉水水质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研究矿泉水常量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组分及其变化;查明矿泉水水化学成分与流量、温度变化的关系;对锶含量在0.2~0.4mg/L, 偏硅酸含量在25~30mg/L,且温度低于 20°C的饮用矿泉水,还须应用同位素方法测定矿泉水年龄 2 对碳酸泉和医疗矿泉水,应测定水中溶解气体和逸出气体的组分和数量,研究水源地的原生态环境(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变质作用)及气体的成因。
3 测定矿泉水的限量组分、污染组分、有机物组分和微生物含量,查明与其水文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 4 测定放射性元素及其含量,查明其与水文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时的水文地质工作要求相关标签:· 水文地质 · 地质勘探 · 天然矿泉水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研究矿泉水系统形成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内容包括: a. 矿泉水补给范围的确定; b. 含水层、隔水层的划分,每层在平面和垂向的分布、组合特征; c. 矿泉水出水段部位(指矿泉水在基岩中上升流动的主要构造断裂带位置)的确定,必要时辅以物探(电法、重力、磁法、地温测量、射气测量等)确定矿泉水的含水层位; d. 区域内矿泉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分布关系,水质特征和成因联系; e. 区域内可能的污染源及卫生保护区的评价和圈定,侧重研究通过矿泉水的补给区可能引起的污染问题; f. 采矿、隧道开挖、水利工程活动对矿泉水水质、水量可能产生的影响; g. 对可能提供第二期开发的水源地远景区,在不投入专门工作量的前提下,进行预测和初步评价 2 水源地调查:要求对水源地汇水范围进行比例尺 1:25000 - 1:5000 的综合水文地质测绘,必要时辅以钻探和坑探工作。
查明矿泉水出露地的水文地质结构和卫生保护条件并对可能的污染源、必须的卫生保护区作出评价 3 水动力学试验: 对适于井采的矿泉水水源地,应进行钻孔抽水试验,计算矿泉水含水岩层的渗透性等参数,确定井(孔)涌水量并研究长期开采后出现越流补给影响矿泉水水质的可能性 4 矿泉水动态观测: 对泉(孔)及其周围地表水体,应布置动态观测点,观测矿泉水的水质、水量、水位、水温动态,确定其在枯、丰、平水期的动态特征,研究各类水体与矿泉水之间的联系 5 水文地热工作: 对水温大于34°C的医疗矿泉水水源地,可参考GB 11615 有关要求编制等温线图,进行温度测井,计算地温梯度,确定温度异常,用水化学温标估算储层温度和热矿泉水循环深度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时的地质工作要求相关标签:· 地质勘探 · 天然矿泉水 · 地质工作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从地层、地质构造活动、地表及岩心观察到的近代地下流体引起的蚀变、沉淀析出物,研究其与水源地在空间位置上的联系; 2 从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研究其与矿泉水组分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3 研究构造断裂-裂隙系统,基岩风化裂隙系统在平面和深部的延伸、分布,及其对水源地富水性的影响。
天然矿泉水水质评价要求相关标签:· 天然矿泉水 · 水质评价 编辑 [删除该词条] 1 依据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对于饮用矿泉水按GB 8537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对于医疗矿泉水按附录B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评价凡是达到矿泉水标准的界限指标值,必须有国家级计量认证的两个以上测试单位的对应分析或外检数据 2 矿泉水命名:饮用矿泉水化学成分达到GB 8537 规定指标者可参加成分命名;医疗矿泉水化学成分达到附录B规定的特殊含量者可参加命名矿泉水中的阴、阳离子大于25%mmol以上者可参加水化学类型命名 3 矿泉水兼作生活饮用水者必须按GB 5749评价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