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六次推出新西湖.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6059174
  • 上传时间:2017-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2 年,杭州建成开放西湖南线、雷峰塔、万松书院“一带两点”景区;2003 年,建成开放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 ;2004 年,建成开放“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点”15 景;2005 年,完成二堤三岛整治、西湖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等 8 大项目;2006 年,完成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一期和“龙井八景 ”恢复整治 3 大项目;时下,2007 年,再完成灵隐景区综合整治二期、吴山景区综合整治二期、慧因高丽寺恢复工程、南宋官窑博物馆扩建、八卦田遗址保护、虎跑公园保护整治工程、虎跑路沿线及满觉陇村庄整治工程等 7 大项目除慧因高丽寺已于今年“五一” 对外开放外,再过几天,其余六大项目也都将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开放,接受世人的品评今秋,杭州将第六次推出新西湖!历经六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洗礼,西湖,自然生态得到改善提升,文化生态得以挖掘修复,犹如一位经过梳洗、淡扫额眉的佳人,越发的迷人起来,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无尽的魅力……【声音:西湖是杭州的“根” 与“魂”,是杭州构筑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 ”保护好西湖,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位的职责,是每个杭州人的应尽职责。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不仅一次地说过,西湖是杭州的“根” 与“魂”,是杭州构筑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 ”保护好西湖,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第一位的职责正是因为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使得杭州对于西湖的综合保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2006 年,灵隐、吴山以及“龙井八景” 等三大项目的推出,曾经被称作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收官之战” 的确,经历五年的综合保护,西湖“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 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一湖映双塔”、 “湖中镶三岛” 、 “三堤凌碧波”的世纪全景也已成为现实杭州,似乎很有理由“ 歇上一歇”但事实上,对于西湖的保护却并未就此停步早在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指出,要从认清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的高度,特别是要抓住今年西湖被列为世界遗产清单的契机,围绕西湖“申遗” 的目标,坚持“整合资源,综合保护” 的理念,将西湖综保工程进行到底这意味着,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综合保护工程所涵盖的内容更为丰富,它不但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提升、景点整治、设施完善、资源整合等“硬件 ”的内容,也包括文化研究、管理服务、宣传教育等“软件” 的内容。

      工程所涉及的区域也更为广泛,不仅包括西湖的核心区域,还延伸到了整个风景名胜区的范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没有句号,只有逗号声音: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就是要彻底改变 300年来西湖“节节败退 ”的被动局面,转“守”为“ 攻”,收复“失地” ,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更好地亲近西湖、感受西湖 】灵隐景区又现潺潺水流!前些天,这一消息占据了杭城各大报章的醒目位置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降雨量又偏低,灵隐景区的溪流曾经普遍少水乃至干涸,溪流环境也因为遭受污染而更趋恶化2007 年,灵隐二期整治工程中,通过在茅家埠水域修建泵房引西湖水至上天竺,同时对上游溪流水道进行整治和疏浚、沿岸注重水土保持等工作,景区沿线又重新形成了潺潺水系的景观有水的灵隐,更添了几分灵动,难怪媒体们要为之欢欣、市民和游客亦为之动容了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陈毅同志就再三叮嘱杭州“不能出现一个湖西城市” 但很长时间以来,湖西地区的违法乱搭乱建现象,却还在一点点地“蚕食” 着美丽的西湖景区如果说,西湖西进,是杭州收复西湖“失地” 的最大手笔,那么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无处不在的拆除违法建筑,修复自然生态,就是在聚沙成塔般中细致地完成收复“失地” 的工作。

        满觉陇景区的一片国有林地,长期被村民占用,尤其在桂花飘香的季节,更是棚、帐乱搭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景观在今年的整治中,有关部门以铁的手腕,通过拆除石栏,绿化硬地,重新恢复了自然绿地虎跑路、满觉陇路等景区道路两侧,通过整治,共拆除了违法建筑 4800多平方米,拆除围墙 1400 多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龙井茶、虎跑水,人称杭州“双绝” 然而,整治前,虎跑景点老化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今年上半年,有关方面对虎跑确立了以“突出生态、保护原貌、展示文化” 的保护原则,首当其冲就是要还虎跑以谷幽、林盛、溪清的生态环境整治后的虎跑公园扩大了游览范围,在集中突出“泉” 、“虎 ”的主景前提下,使林、石、溪等自然素材与建筑、雕塑等达到密切结合、浑然一体特别是对虎跑溪流的整治和水景的营造——工程不仅对径旁的溪流进行梳理,还巧妙地运用了园林造景手法,使水面更大也更富有层次感,同时随着地势的变化,水面勾勒出不同形状,自然地形成了跌水景观,溪边还设置了亲水平台,满足了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形成了迎泉、戏泉、听泉、赞泉、赏泉、试泉、梦泉、品泉等一系列景观,让虎跑泉不仅可看、可尝,亦可听、可玩——成为工程的最大亮点。

      声音:打好“文化牌” ,是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战略制高点” ,能否突出文化内涵,是衡量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尺 】“如果西湖只有山水之秀、林壑之美,而没有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这些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没有白居易、柳永、苏东坡、林和靖这些光照古今的文人墨客,没有灵隐寺、六和塔、岳飞墓这些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没有白蛇传、梁祝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西湖就不可能如此声誉斐然,杭州也就不可能如此美名远扬 ”正是基于这样一份清醒的认识,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过程中,在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市委、市政府都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似曾相识、修旧如旧,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力求“还西湖以真古董,还西湖以真面目,还西湖以真历史”列入今年西湖综合保护范围的阮公祠,位于吴山景区之内,祠内祭祀的正是昔日浙江巡抚阮元阮元执政期间曾疏浚西湖、修筑海塘、创建书院,对杭州西湖山水有着诸多功劳整修前,阮公祠虽说保存尚好,但终究有着破败荒芜之相了而今再次踏访阮公祠发现,修缮后的建筑风格依旧继承了其清代建筑之原貌,甚至主体建筑中原有的梁架和木柱及木构件,能保留的也一律保留着,真正“修旧如旧” 修缮之外,阮公祠内充实了介绍和反映阮公历史功绩的文化陈设展示内容,传统的挂屏、线刻,简洁地表现了阮公创建诂经精舍,编撰经书,经舍讲学;疏浚西湖,堆筑阮公墩;剿灭海匪等不朽的功绩——那些爱好西湖寻踪的人,是可以在此与阮公进行一番“对话” 的了。

      天竺一带自古就是佛教圣地,名胜古迹及人文景观众多至清时, “天竺香市”已成为一项西湖传统盛事,被列为杭州十八景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景区内居民人口增多,违法建筑泛滥,民居、道路破旧,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整体环境遭受一定破坏,天竺香市也日益衰败而今,这里违法建筑已拆,两侧破旧农居获整治,又新建香市摊位,增加了 3 万平方米绿化,恢复了上香古道和天竺香市佛教文化意境景观环境……天竺香市,散发出佛教文化的魅力杭州居然还藏有这一片天地!” 来到法云古村,同行的电视人被深深地震撼了!言辞之间,恨不得立马在这里拍起古装剧来这里,保留了大量颇具历史艺术价值的民国时期的西湖传统山地民居建筑,夯土为墙,支木为椽,建筑是那样古色古香,与周边的环境又是那样浑然一体!听介绍说,此前由于岁月更迭,许多老建筑都已墙面剥落,墙体、屋顶倒塌,一片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今年的西湖综保工程对它们进行了及时的抢修,整治后的法云古村将以杭州城市雕塑院为中心,形成字画收藏、文房四宝等蕴涵中国文化的小型博物馆、文化会所的聚集地,成为一个展示独特佛教文化特色及传统山地民居和村落风貌的“山、水、茶、人、佛” 共融之地 (本站编辑 郭百村摘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