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
6页[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选择题1.如图6-K-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当它们接触时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图6-K-1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掩耳盗铃》(如图6-K-2所示)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于故事中反映的有关声音的知识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下列是一些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这些观点中正确的是( )图6-K-2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停止传播D.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体还在振动3.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C.空气、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4.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5.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呼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使呼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6.小钢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击打铁管,小钢先后听到两次响声,由表可知(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 ℃)340海水(25 ℃)1 531空气(25 ℃)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 ℃)1324铝(棒)5000蒸馏水(25 ℃)1497铁(棒)5200A.先听到的是由空气传来的响声B.先听到的是由铁管传来的响声C.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得快D.一个是原声,另一个回声7.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如图6-K-3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图6-K-3A.振动 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二、填空题8.2019·哈尔滨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___传到观众处9.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铃由于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发生________而发声的;二胡、古筝、古琴等弦乐器一般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军号、唢呐、喇叭、笛子等管乐器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10.如图6-K-4所示,在“探究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图6-K-411.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帮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天宫二号”上,我国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跳舞,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隔墙有耳说明________能够传播声音13.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m/s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约8 s后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m14.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 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15.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张华同学担任100 m赛跑的计时员为了使比赛结果计时较精确,张华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或“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原因是通常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比声的传播速度________m/s大很多,那么,从发令枪冒出白烟开始,枪发出的声音被张华同学听到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把正在发声的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发出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里你认为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17.如图6-K-5所示,为了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K-518.探究声音的传播: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吗?猜想:可能需要实验器材:耐高温的广口玻璃瓶、密封盖、小铃铛、铁丝实验步骤:(1)紧密封严瓶盖,摇动铃铛,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2)对玻璃瓶进行加热,密封的瓶盖、瓶口之间稍有空隙,经过一段时间,拧紧瓶盖并停止加热。
3)冷却后,瓶内近似真空状态,再摇动铃铛,铃声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从实验中你再经过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详解详析1.D2.A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也就是说:只要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A对、B错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继续发出声音,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因此C、D均错3.D [解析] 铝是固体,海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根据声速的规律,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依次是空气、海水、铝4.C5.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反射与传播人的呼喊声碰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反射的声音再传回到呼喊者处所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6. B [解析] 由表可知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小刚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声音分别从钢管、空气中传播,则小刚会听到两个声音,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大,所以先听到的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后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7.A8.振动 空气9.振动 弦 空气柱10.变小 变大 介质 [解析] 当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播声音所需要的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所以声音逐渐变小;反之,声音将逐渐变大;由于玻璃罩内无法达到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11.(1)空气柱 (2)大于 (3)月球上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12.真空不能传声 空气 液体 固体13.340 272014.340 不能[解析] 本题考查回声的运用及速度公式的计算根据题意,2 s是声音来回传播的时间,那么声音从小俞到山崖传播的时间为1 s,根据速度公式得,s=vt=340 m/s×1 s=340 m不能用这种方法测地、月之间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5.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 340 0.2916.B D 转换法17.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解析] 为了使桌子的振动更明显,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把桌子的振动转化为纸屑的振动,即把桌子振动放大,便于观察18.(1)能 (3)变小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析] (1)拧紧瓶盖,摇动铃铛,瓶内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能听到铃声3)瓶内接近真空后,几乎没有了传播声音的介质,再摇动铃铛时,就几乎听不到铃声,或者说铃声变小4)通过实验再通过推理可得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