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范例.docx
12页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1 顾诵芬对航空的爱好始于燕京高校附属小学读书时期当时,哥哥顾诵诗就读于市区里的崇德中学,学校里的学生用硬一点的纸板做滑翔机,用橡皮筋弹射哥哥把学校里做好的滑翔机拿回家里,带着弟弟顾诵芬在空旷处放飞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顾诵芬,他以极大的爱好与哥哥一起起先制作,一起在外放飞入读中学后,他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一个飞机设计师的故事》这是苏联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的自传 “1937年七七事变,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炸弹响1939年我们到上海,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上海(日军驻地)经受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知道二战美国人之所以占优势,就是他们的空军厉害,所以航空特别重要 不久后,顾诵芬考入了上海交通高校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顾诵芬高校毕业因为抗美援朝,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上级组织确定,这一年的航空系毕业生要全部安排到中心新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面对母亲的不舍,怀揣着航空幻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与他同一批的毕业生都被安排到飞机设计和航空技术探讨部门,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机关。
一心想设计飞机的顾诵芬,因此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快乐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2 顾诵芬首次参加设计的机型,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 喷气飞机的特点是要用两侧进气,让出机头来放雷达顾诵芬负责气动布局设计任务然而,这对于学习螺旋桨飞机的顾诵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时,顾诵芬最担忧的是两侧进气道一旦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飞机发动机就没有推力如何验证,顾诵芬和同事费尽了脑筋 他回忆道:“我们用医务所的废针管,把它不锈钢的很细的头焊在铜管上接出来做成一排,然后外面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那时候也没有好的风洞,就到哈尔滨军事工程院那个一米五口径的小风洞里去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拿下了这个试验 1958年7月26日,历时两年时间的研制,歼教1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胜利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胜利的消息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托人带话— “告知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歼8虽然首飞胜利,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别导致的抖振问题用飞行员的话说,就好比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不平坦的公路上。
为了查出垂直尾翼气流分别的地方,顾诵芬确定乘歼教6飞机上天,干脆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进行视察 顾诵芬的夫人江泽菲曾和他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平安的不信任,而是不忍承受失去至亲的苦痛然而这一次,顾诵芬要登上的还不是民用大飞机,而是风险更高的战斗机!所以他必需瞒着妻子、瞒着家中每一位亲人顾诵芬本人坦言,当时也来不及想这么多 据当时驾驶飞机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顾总那会儿已是年近半百的人,却丝毫不顾过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视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这让全部在场的同志都非常震撼和感动 连续经过三次的上天视察,顾诵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后期的技术研发和改进,胜利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1979年底,歼8正式定型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军方评价,歼8Ⅱ飞机是当时“我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中最高档的机种,对改善空军装备、增加国防力气,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空海军的核心装备2000年,歼8Ⅱ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始终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在歼10研制过程中,顾诵芬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转型评审和探讨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的工作 与之同时,他敏锐地抓住苏联解体前的机遇,借助20世纪60年头与苏联航空科技专家建立起的深厚友情,发起并主持了双方气动力和飞机设计专家对远景飞机的设计合作,使我国上百名飞机设计技术骨干得到了熬炼,此次活动形成的探讨成果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建起了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的国家队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3 顾诵芬年近80岁时,上海交通高校出版社酝酿名为“大飞机工程”的科技类丛书,顾诵芬欣然受邀担当了该丛书的总主编丛书涵盖我国国产大飞机的总体气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航电、制造等专业方向和关键技术。
其内容既包括领域内专家们最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果,也包括来自飞机设计第一线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截至2018年1月,顾诵芬作为《大飞机出版工程》主编,先后出版6个系列、100多种图书,撰写数十份涉及通用航空、轰炸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等多机种的探讨报告、询问报告和建议书 如今,年届九旬的顾诵芬,仍在为了航空事业思索谋划,业内外院士、专家也常常过来请教技术问题对每位专家提出的难题,顾诵芬都会神情专注地听来者讲解并描述,并简洁明快地作出回答有时,他会站起来,步履稍显蹒跚,但却精确无误地走向书架,几乎毫不犹豫地抽取一本书或刊物,翻到某一处,指引给来者说:“你所说的这里有论述 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等缘由,顾诵芬曾虚心地说,“我自己的余生就是搞这些工作了”,但事实上,他做的绝不仅仅限于组织写书、译书、出版和推介他对我国发展大型运输机、加快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航空高素养人才队伍培育等提出决策建议,受到中心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中心的正确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2017年起,航空工业发起“书香·航空”活动,每年一期在其次届活动中,时年已87岁高龄、刚动过手术的顾诵芬,亲临现场,与年轻人互动。
他号召广阔青年人多读书,首先是必需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建议熟读并牢记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努力钻研《实践论》和《冲突论》,这也是钱学森举荐给科研人员的同时,要向榜样学习,研读徐舜寿先生、管德院士以及美国凯利·约翰逊、俄罗斯费多索夫院士等航空界闻名人物的传记,仔细学习他们钻研技术,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次参与两院院士大会,倾听习总书记的讲话后我整夜没能合眼,感觉压力很大,始终在思索我们的航空工业究竟要如何突破‘卡颈项’的关键专业和技术问题2018年,年近90高龄仍心系航空科技创新,共享了自己参与两院院士大会的所思和所想,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航空事业始终如一地坚守、酷爱与关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顾诵芬的学识与品德,影响着一代代航空后来人伴随着一架架新型战机飞上蓝天,在航空报国的跑道上,一代代航空人不断传递着手中的接力棒 顾诵芬带领的团队诞生出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他主持编纂了70余册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主编的《现代武器装备学问丛书——空军武器装备卷》《大飞机出版工程》等多个系列、数十种航空专著与图书也都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回想我这一生,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只能说没有虚度光阴,为国家做了些事情顾诵芬淳朴的话语中不无虚心对于年轻人,他充溢了期盼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须要年轻人才,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我只想对年轻人说,心中要有国家,恒久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要牢牢记住历史,珍惜今日的生活多读书,多思索,努力学习,仔细做好每一件事 2020年,当鲐背之年的顾诵芬再次回到沈阳飞机设计探讨所的时候,执意要到中国航空事业开拓者黄志千烈士的塑像前去看一看,颤颤巍巍的他看向黄志千塑像时眼睛里闪耀着光线 在顾诵芬的心里有国家、有航空、有飞机、有探讨所、有团队、有老同事、有老挚友,就是没有他自己他讲起来都是设计制造飞机的时候如何的艰苦,哪位同志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的话飞机就飞不起来,可是他自己的功绩总是一笔带过、不愿多提提到大家的生活,哪位同志受了委屈,哪位同志应当受到照看,谁的日子过得很苦,他都说的清清晰楚,但是问到他自己受的苦时,却总是云淡风轻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4 北京,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院内,一条500米的路,顾诵芬从60多岁走到了90多岁 现在的顾老虽已92高龄,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仍旧坚持从家中步行至办公室。
500米,40分钟,顾诵芬始终不疾不徐、镇静平和他记得,从前的自己经过这条路时,“走路都带风” 1956年,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1964年,中国起先自行设计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他带领设计部门与风洞试验单位联合攻关,在国内第一次创建了战斗机喷流影响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也成为后来确定发动机喷流影响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早晨,在沈飞试机跑道的一端,歼-8英姿勃发地停在那里,等待着起飞的吩咐上午9点半,试飞员尹玉焕驾驶歼-8飞机在跑道上疾速滑行,拉杆爬升,直冲蓝天,飞至3000米上空,做平稳欢快地回旋,动作矫捷而轻快飞行正常”,塔台的话筒里传来尹玉焕的报告飞机在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平稳地着陆在机场上,歼-8首飞胜利了!正式宣告终结了中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实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嘉奖大会。
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91岁的顾诵芬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党和人民给了我许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静默无闻、坚韧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顾诵芬谈到这至高荣誉时这样说 得知顾诵芬先生获此荣誉后,很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对顾诵芬讲出深情祝福顾总是沈阳所的其次任总设计师,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沈阳所总设计师孙智孝说顾院士是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负众望,注意创新,信念无比坚决,力气无比强劲沈阳所副所长左林玄说从老一辈的设计师身上,我看到了勤奋、钻研、严谨、忍辱负重、勇于担当的品质,由于行业的特别性,他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个人最大的牺牲沈阳所首席专家王永庆说 顾诵芬的办公室在二楼东侧一套木桌椅、两个旧沙发是这件屋子仅有的活动空间,剩下全被各式书籍和资料填满在这片“书的海洋”里,顾诵芬仍旧能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记起每一本书的内容,其中不乏有他主编的丛书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5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3月3日晚在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年度人物组委会以唐代诗人韩愈《送汴州监军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