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波测厚工艺.pdf
3页超声波测厚工艺1 目的: 为正确规范超声波测厚检测的操作, 保证检测结果,特制定本工艺2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本中心在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过程中采用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测厚仪对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产品的厚度进行的超声波测厚工作3 编制依据 :○1 GB11344-1989接触式超声波脉冲回波法测厚;○2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3 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4CTS-39超声波测厚仪使用说明书4 检验前准备4.1检验时机:按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相应条款执行4.2现场条件:检测现场具备检测条件,设备内气体分析合格,有关手续齐备方可入罐;脚手架搭设应牢固,保温层应拆除,工作表面应清理干净4.3人员要求:检测人员应熟悉设备使用性能及探头性能4.4设备要求:检测所用设备完好且校验或自校合格,并且符合以下要求:检测之前应进行声速的调整和零位的校正4.4.1声速已知时的校正若已经知道材料的声速,则可预先调整好声速值,然后将探头置于仪器附带的试块上,调整零位,使仪器显示为试块的厚度即可4.4.2声速未知时的校正4.4.2.1采用由被测材料制成的阶梯试块,分别在厚度接近待测厚度的最大值和待测厚度的最小值(或待测厚度最大值的一半)进行校正。
4.4.2.2将探头置于较厚试块上,调整声速,使得测厚仪显示读数接近已知值4.4.2.3将探头置于较薄试块上,调整零位,使得测厚仪显示读数接近已知值4.4.2.4反复调整,直至量程的高低两端都得到正确的读数即可4.5检测准备4.5.1检测人员应了解受检工件的材质、规格等,并经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4.5.2测厚部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4.5.3被检测工件表面应光洁平整,对于测定面上存在的浮锈、鳞皮或部分脱落的涂膜应进行清洗,必要时应当进行适当的修磨,露出金属光泽4.5.4耦合剂: 检测时要施加一定量的耦合剂,应根据被测件的表面状况、声阻抗和被测设备的细则要求, 选用无气泡、粘度适宜的耦合剂对于具有光滑表面材料的测量,用机油作为耦合剂就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对于粗糙或垂直的表面,则需要用高粘度的甘油、水玻璃、浆糊等作为耦合剂对禁油的设备检测时必须使用无油的耦合剂5 现场检测操作5.1一般测量5.1.1单点测量:测量一点的厚度,适用于新工件或腐蚀程度小的工件5.1.2双点测量:在一点处按照双晶探头分界面分别进行0℃和 90℃测量,然后取最小的厚度值5.1.3 Φ30mm多点测量方法: 对腐蚀较严重或测量结果有疑问的时候,采用此方法。
在直径为 30mm 的圆内进行多点测量,取最小读数为材料厚度值5.2精确测量在规定的测量点周围增加测量点数目,厚度值的变化用等厚线来表示5.3连续测量用单点测量方法以5mm 或更小的间距沿指定的路线连续测量5.4管子壁厚测量测量时,应使探头中心线与管轴中心线相垂直,并通过管轴中心,测量的方向可以沿管子轴线,也可以垂直于管子的直线进行当管子直径较大时,测量应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当管子直径较小时, 测量则应在垂直和轴线两个方向上进行,并取较小的显示值作为厚度值6 结果的判定与处理6.1当检验工作无故中止时,检验人员应重新进行准备工作6.2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仪器、仪表有误,则应分析原因,确定是仪器、仪表有问题,则应更换仪器、仪表,重新进行检验和记录数据6.3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有一般质量问题时,可以依据规程、 标准以及受检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产品有严重问题时,检验人员必须向质量技术负责人汇报后,进行处理6.4在进行厚度测量时,有时会出现异常值,此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6.4.1没有显示值6.4.1.1若被测件曲率半径太小或背面存在大量点腐蚀时,测厚仪会没有显示值,这时应采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辅助测量。
6.4.1.2材料发生严重应力腐蚀或晶间腐蚀也可能会导致超声测厚无显示,应告知现场检验负责人进行处理6.4.2显示值为实际厚度的两倍被测件壁厚小于3mm , 且背面比较光滑, 为避免测厚仪的显示值有时为实际厚度的两倍,这时应采用小测距探头或专用探头6.4.3显示值比实际值小当存在夹杂、夹层等内部缺陷时,测厚仪显示值常小于公称厚度的70% ,这时应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测量点周围进行检测,确认是否是受到缺陷的影响6.4.4显示值比实际值大当测厚仪显示值大于实际厚度时,怀疑材质发生氢腐蚀,这时应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测量点周围进行检测,确认是否是受到缺陷的影响6.5检测结束后,应出具检验报告7 记录与报告6.1记录、报告格式6.1.1记录格式见附件1 超声波测厚记录6.1.2报告格式见附件2 超声波测厚报告6.2检测原始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测数据, 记录应当完整有效, 壁厚测定点的具体部位应在示意图中标识出来,并将最小壁厚用平面坐标表示, 应具有可追踪性6.3检测报告内容应符合标准要求,其编制、审核按《检验报告控制程序》执行6.4检测报告、记录等应一并归档保存,按《档案管理规定》执行附件 1:SDTL/JLL-WS-01-01 超声波测厚记录附件 2:SDTJ/JLJ-WS-01-02 超声波测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