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1-2001企业标准编的结构和编写规则.doc
12页Q/WDD芜湖东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WDD 100.01—2011企业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2011 - 07- 06发布2011 - 07 - 10实施芜湖东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发布Q/WDD 100.1—2011前言企业标准编写规定是根据GB/T15496、GB/T15497、GB/T1.1-2009的要求,作为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写时规定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定为公司标准编写提供了依据本规定由芜湖东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本规定自2011年7月10日起正式实施本规定主要起草人:罗放、马玉凤I企业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标准制定、审核、批准和复审程序及编写格式,并规定了产品标准的备案程序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的企业标准制(修)订、备案、复审的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3 术语和定义GB/T 20000.1-2002中确立的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注1:“规范性引用文件”是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这类文件的通称注2:“文件”可以理解为记录有信息的媒体注3:界定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术语,是将文件及其内容作为单一的整体来定义的3.2 条款(等同GB/T 1.1-2009中的3.8)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的形式注:条款的这些形式以其所用措辞加以区分,例如:指示用祈使句表述,推荐用助动词“宜”,要求用助动词“应”3.3 要求(等同GB/T 1.1-2009中的3.8.1)表达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并且不准许存在偏差的条款3.4 推荐(等同GB/T 1.1-2009中的3.8.2)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3.5 陈述(等同GB/T 1.1-2009中的3.8.3)表达信息的条款3.6 必备要素在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3.7 可选要素在标准中存在与否取决于特定标准的具体需求的要素3.8 主体〈规范性文件〉中构成规范性文件实质内容的一组条款 注1:就标准而言,主体即规范性要素,由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和规范性技术要素组成注2:为了方便起见,规范性文件主体的某些部分可以采用附录的形式(规范性附录),但其它附录(资料性)只可以作为附加要素。
3.9 附加要素包括在规范性文件中而不影响其实质内容的资料注:就标准而言,附加要素即资料性概述要素和资料性补充要素,可以包括:前言、引言、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等4 职责公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制订本规定并组织实施;公司各部门负责按本规定执行5 企业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5.1 和谐编写企业标准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律和法规,认真执行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与其他有关企业标准相协调 5.2 简明 标准的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词句要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理解或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文字与图表并用,宜用文字的用文字,宜用图表的用图表,并尽量采用典型语句5.3 正确标准中的文字、图样、表格、数值、公式等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5.4 统一同一标准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相关标准的术语、符号、代号也应一致如同一术语应表达同一概念,同一概念应采用同一术语来表达5.5 规范标准的构成、内容编排、层次划分、编号及其编写细则均应符合GB/T 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6 企业标准的组成6.1 企业封面与首页目次标准名称引言 概述部分正文部分范围应用文件术语、符号、代号技术(管理、工作)内容规范性附录 补充部分---------资料性附录等标准的一般构成和编写顺序如图1所示:图1 企业标准的构成上述构成部分不是任何一项企业标准都需要全部包括的。
具体一项企业标准究竟应包括其中哪些部分,应根据该企业标准的对象特征和制定该项企业标准的目的而确定7 企业标准结构及编写要求7.1 企业标准编写的一般要求企业标准编写均应遵守GB/T 1.1-2009的要求7.2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7.2.1 技术标准中的产品标准其结构及编写要求应完全遵照GB/T 1.1的相关规定,其它技术标准可以参照执行7.2.2 规程、规范、守则、作业指导书的结构和格式可按照有关行业指导性标准规定执行7.2.3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前言中的特定部分遵照GB/T 1.1中的6.1.3,基本部分按以下要求依次给出信息:——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需要时,可指明负责起草单位和参加起草单位;——标准实施日期,应明确到某年某月某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标准起草人为自然人,一般可以有1~5人; 7.2.4 标准编号每项标准应有编号,具体按本标准第9章的规定进行编号7.2.5 标准名称名称应简明、确切反映活动的主题,管理标准名称除采用“管理标准”外,可表述为与“办法、规定、规范、程序”等的组合7.2.6 范围范围应明确表明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
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能作内容提要使用7.2.7 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根据情况可以省略标准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列出一览表(格式要求见GB/T 1.1-2009中的6.2.3),在标准正文中引用文件的规则遵照GB/T 1.1-2009中的6.6.6.5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7.2.8 术语和定义说明该标准中所用主要术语或专业术语的含义或名词符号解释如选用,应遵照GB/T 1.1-2009中的6.3.1和6.3.2的规定7.2.9 文件和记录在执行该标准中要求发生的文件、记录应列出一览表,附表格格式并说明文件、记录的时间要求,传递路线、贮存期限7.2.10 附录附录由正文编写的需要而定,并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并应在附录的标题下方括号内标明是“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7.2.11 终结线终结线应为居中的粗实线,长度为版面宽度的四分之一终结线应排在标准的最后一个要素之后,不能另起一面编排。
7.3 工作标准7.3.1 标准编号每项标准应有编号,具体按本标准第9章的规定进行编号7.3.2 标准名称部门、车间名称加岗位或职务名称,再加“工作标准”、“作业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等字样组成7.3.3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按本标准5.2.6、5.2.7、5.2.8的规定编写7.3.4 任职资格指岗位对人员的基本资格要求,包括年龄、教育、知识和能力、其他要求,对特殊作业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要求7.3.5 职责与权限根据部门职责标准划分的岗位分工界限、工作范围、如何协调工作、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以及相应的权限7.3.6 工作内容与要求工作内容与要求包括岗位目标、工作质量要求与定额、工作内容与方法7.3.7 检查与考核明确由如何进行考核考核应根据工作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制订详细的考核办法或考核细则,作为考核的依据考核方法要明确规定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式,以便形成考核记录8 企业标准编写程序8.1 产品标准编写应符合GB/T 1.1中的规定本企业产品标准采用会议审核,并形成记录8.2 企业标准的编写程序一般为: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起草标准草案 审核标准 批准和发布标准审核阶段采用有关人员面对面研究修改的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报批稿。
8.3 企业标准的批准和发布规定企业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签发、由企业标准化管理机构编号后发布具体分级批准和发布规定:公司管理层标准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批准签发、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9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企业产品标准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具体由公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按省、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10 企业标准的复审企业标准要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一般为三年当有相应的上级标准颁布时应及时复审公司管理层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办公室负责组织复审,复审修改后的产品标准应重新备案11 标准的编号规定11.1 企业标准代号企业产品标准代号按国家标准化行政部门有关规章规定执行11. 2 企标编号规则企标编号:Q/WDD .□□□.□□— 发布年号 标准发布年代,按标准实际发布年份编制 标准顺序号,例:001至999 标准结构号 标准类别,例:1□□(技术)、2□□(管理)、3□□(工作) 公司识别号 企业标准识别代号11. 3 标准体系结构号11.3.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结构号如下:技术基础标准(100),设计技术标准(101),产品标准(102),采购标准(103),工艺技术标准(104),半成品技术标准(105),设备、基础设施和工艺装备技术标准(106),检验、验收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107)、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108)、包装、搬运、贮存、标志技术标准(109)、服务技术标准(110)、能源技术标准(111)、安全和职业健康技术标准(112)、环境技术标准(113)、信息技术标准(114)。
11.3.2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结构号如下:管理基础标准(200),经营综合管理标准(201),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标准(202),采购管理标准(203),生产管理标准(204),质量管理标准(205),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标准(206),测量、检验、试验管理标准(207),包装、搬运、贮存管理标准(208),服务管理标准(209),能源管理标准(210),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211),环境管理标准(212),信息管理标准(213),体系评价管理标准(214)11.3.3 工作标准工作标准结构号如下:工作标准(300),决策层工作标准(301),最高决策层工作标准(3011),决策层管理标准(3012),管理层工作标准(302),管理人员通用岗位标准(3021),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标准(30211),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30212),操作人员工作标准(303),操作人员通用工作标准(3031),特殊过程操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