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学放流、提高鱼类存活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38003617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学放流、提高鱼类存活率——微笑一、鱼鳃的生理换气机制与正确的放流操作1. 鱼鳃的生理结构鱼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大多数鱼类鳃的结构基本相似,都 是由鳃弓、鳃耙、鳃丝、鳃小片等组成鳃主要承担气体交换任务, 同时还具有排泄氯化物、参与调节渗透压等鳃小片是气体真正交换 的地方,其壁甚薄,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因而活鱼的鳃总是鲜红的 相邻鳃丝间的鳃小片相互嵌合,作犬牙交错排列,即一个鳃小片嵌入 相邻鳃丝的两个鳃小片之间这种排列方式再加上水流与血流方向的 对流,可以使鳃吸收水中溶解氧的能力大大提髙2. 鳃部的血液循环鳃部的血液直接来自心脏动脉球发出的腹大动脉,其循环途径是 腹大动脉f入鳃动脉f入鳃丝动脉f入鳃小片动脉f窦状隙f出鳃 小片动脉f出鳃丝动脉f出鳃动脉f背大动脉通过该途径流过的血 液流量大,具有髙于身体其它部分血液的血压,血液阻力只占全身血 液总阻力的20%~40%从而促使大量血液流入鳃部和水流进行气体交 换大多数情况下血液流经鳃小片的时间(1~3s)都足以让血红蛋白 饱和地充氧3. 血流和水流的关系及正确的放流操作水流经鳃部的方向和血液流入鳃部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样就可以 最大限度地提髙气体交换率。

      有研究表明,水流与血流反向而行,摄 取水中溶氧的能力可髙达85%,若两者同向而流,其能力只及上述的 1/5一般情况下,流经鳃部的水流量和血流量的比例大约为10:1 故正确的放流方式应该为:①尽量在水流微缓的位置放流,水流太快 鳃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来不及与水流中的氧结合;②左手托住鱼腹, 右手控制鱼的尾部,鱼头朝向逆流方向,先让水流从鱼嘴缓慢流过鱼 鳃一段时间,让其恢复挣扎时消耗的氧量;③待感觉其尾部开始有摆 动挣脱的欲望时,便可放手由其游走;④如若是在平静的水域放流, 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还应在水中缓慢推动鱼体,使其身体与水形成 相对运动,让水过鳃二、鱼体黏液生理作用与正确的擒鱼操作和放流区域的选择1. 鱼体黏液的组成鱼体表黏液主要成分为多糖类蛋白(免疫球蛋白、蛋白酶、溶菌 酶、白细胞介素IL.1、凝集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菌肽、超氧化 物歧化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和部分纤维物质,当从黏液细胞中释放后, 与水结合即成为黏液,覆盖在鱼体上皮游离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 护屏障2. 鱼体黏液的作用这层广泛覆盖在鱼体表面的黏液构成了鱼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 第一道门户,在鱼类整个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润 滑鱼的体表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调节渗透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还可以保护鱼体免遭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3. 正确的擒鱼操作一是尽量避免使用抄网和防滑手套当鱼类在抄网及防滑手套中 挣扎时,其体表的这层黏液很容易被磨蹭掉如若必须使用抄网,最 好选择网口是橡胶材质的抄网;二是徒手擒鱼时应先将手浸水湿润 透原因是干燥的手掌表皮粗糙干硬,鱼再手中挣扎的过程中也容易 把黏液磨掉同时还可以使手掌的温度接近水的温度,不会对鱼的体 温造成太大的影响4. 放流区域的选择不同水域的鱼类都对其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其体表的这层黏液屏障上不同水域的环境因子(如水的PH、盐度、 温度、溶氧量、离子浓度、微生物等)不一样,不同水域的鱼根据其 所生活的环境,黏液成分的组成也有所不同,如分泌细胞的分泌量增 加(生活在深水中的鱼类较生活在浅水中的鱼黏液多)、免疫球蛋白 含量增髙(生活在净水中的鱼类较生活在流水中的鱼类抵抗力髙)等 故在放流时,应该随钓随放,尽量避免将其放流在与其生活环境相差 太远的水域三、鱼类应激性出血症与遛鱼时间和放流时间的控制1. 鱼类应激性出血症部分鱼类在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如被捕捞、被垂钓的过度挣扎) 下,容易发生应激性出血症,往往在几分钟、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 即出现头、嘴、鳃盖甚至全身充血,体表黏液分泌减少,肌肉水分增 多,体表浮肿等症状,严重者很快死亡。

      该病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肾 和鳃等组织器官,特别是对血管的损伤最为突出,具有一定的特征血管壁发生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而致血管的破裂引起出血鱼类发生应激性出血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由应激因子的刺 激下发生发病髙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最为严重;水温在 251以上较多发生,281~321发病最为严重,201以下很少发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夏天钓上来的鱼放在养网或者鱼扣中一段时间后, 其鱼鳍或者嘴等部位有红色的充血丝,并且存活不久的原因2. 遛鱼时间的控制部分人喜欢用软竿搏大物,体验遛鱼的快感,殊不知如果遛鱼的 时间越长,鱼类在相持中消耗的体力也就越大,乳酸水平增髙,氧耗 量增多,引发应激性出血症的概率也就越髙这很容易造成鱼类不久 后的死亡故如果你有放流打算的话,请尽量避免使用过软的鱼竿和 长时间的遛鱼,中鱼尽快将其放流,避免过多不必要因素对鱼的刺激3. 出水时间的控制曾有专家调查,鱼类在被钓上来之后,每一秒钟对它们而言都是 生死攸关的被钓货但未出水的鱼类存活率是88%然而如果在空气 重暴露30秒钟,那么这一数值就会下降至62%如果在空气中暴露1 分钟,那么数值甚至会下降至28%鱼脱离自然水体过久、缺氧等因 素不仅会诱发应激性出血症,还会引起体色异常(发黑或白化),黏 液量分泌减少,鳞片松脱等。

      所以,我们在钓获鱼类后,尽量选择在 水中对其进行去钩放流如果需要拍照,将其带离水面的时间尽量控 制在10秒之内,并且选择下蹲让鱼离水面较近的姿势,拍完照后不 仅可以快速将其放归水中,也可以防止鱼从手中挣脱从髙处摔落对头 部造成冲击伤和摔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