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xx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教案.docx
17页青岛版XX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教案 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 单元素材解读 单元知识分析 单元主要编写特色 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单元信息窗解读 提出探讨的几个问题 单元素材解读 素材的选取 本单元,我们选取“黄河”的几个掠影为素材为什么选取这个素材呢?这里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 母亲河----中华民族的象征 黄河是母亲河,她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常把长城喻为中华之静脉,把黄河喻为中华之动脉,可见黄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让孩子在学数学的同时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受到隐性教育,这也是为什么选择这个素材原因所在 地域的接近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众所周知,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彦喀拉山,流经9个省,最后一站是我省的东营流入渤海的从地域的接近性上看,与我省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这么大,黄河入海口偏偏就在我的家乡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现实性---数据真实 素材中所提供的黄河的新增土地面积、七日漂流的时间、流域面积的大小等都是一些真实的确凿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真实的、数学是有价值的 唤起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恶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正在每况愈下,那么,给母亲河营造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则刻不容缓。
这也是编写者为什么选取黄河为素材的目的之一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 综上所述,以黄河掠影为素材,视点比较独特,数据很真实,选材也比较大气,寓意比较深刻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中华文明,增长历史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景串 黄河流域图 黄河漂流 黄河三角洲 本单元的 情景串是 单元知识分析 本单元新学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加法运算律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已学知识 加法的意义与计算 一上3加法结合律的雏形 用字母表示单位名称 长度:一下c 二下d 面积:三上c2d22 质量:三上gg 用字母表示点四上AB 后续学习知识 简易方程 乘法运算律 面积、体积等字母公式 小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不管是用字母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表示公式,还是运算定律,归根结底都是字母与数之间的关系因此,用字母表示数是用字母表示数量、表示数量关系、表示公式和加法运算律的基础所以,我们把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为本单元的教学的重中之重。
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其他的问题则迎刃而解] 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单元主要编写特色 .优化知识结构,分散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表示数,是数的概念得重大发展,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变得开端,所有说难度是比较大的以往教材大都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虽然比较系统,但由于学生是次接触代数,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青岛版教材,把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分开编排,分散了难点,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说,我们的编排方法,与其它教材相比,更合理,更科学 .整合相关内容,促进知识的迁移 以往人教教材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分开在两个单元学习的先学运算律、再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样编排,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规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理解代数的意义,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你就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律的意义,这样确实有点难为学生因此,青岛版教材将运算律与用字母表示数整合在同一单元,且先学用字母表示数,再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同时用字母表示数,也为用字母表示定律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单元信息窗解读 对每个信息窗的分析也是从五个方面来讨论的。
情境图分析 情境图所承载的知识点 教学建议 注意的问题 自主练习解读 例题分析将结合着教学建议或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一起探讨 信息窗1 情境图 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情景标题为“黄河三角洲”情景图上呈现的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美丽场景在画面的下面,压着3行字,交待了三角洲新增土地的情况 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3条:①平均每年向前推进2—3千米②新增陆地约25千米③面积已达5450平方千米 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量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建议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字母表示数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必要性 教材红点提出的问题是“2年造地多少平方米?3年、4年……”,这道题的问题本身就是开放的,答案是一群数要想用一个具体的数来表示显然是不可以的所以只能用一个符号或者一个字母来表示,因此,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就很自然的得以提出和体现 提供探索的空间和例子,强化用字母表示数意义的教学 给足探索的时间 在个红点中“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吗”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25×t这个式子,给学生留一些个性化学习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去尝试,通过用符号、图形等表示造地的年数,逐渐过渡到字母表示造地年数,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建立代数思想 给足探索的例子 由于教材受呈现方式的局限,在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意义时,教材只提供了一个例子应该说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意义,一个例子就显得很单薄从不完全归纳法的角度来说,要说明一个问题,一个例子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你的教学实际,为孩子多提供一些例子,比如人教版修订版教材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弟弟今年a岁,姐姐比弟弟大3岁,姐姐今年几岁?”这是一个很传统、很典型得例子,因为年龄问题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体验起来就必然深刻和到位 让学生自主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模型 本单元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所有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写出来这一点从教材的编排方式和呈现形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例题给定了一组算式:25×2=5025×3=7525×4=100,有这样一组数据做启发和引导,学生由此接着去联想、去尝试,再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就容易多了 让学生经历自己写出含有字母式子的过程,有三个作用:一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在写式子的时候自觉感受其含义;三是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些例子,并说明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就比较到位了 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定 字母与数相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应该遵守,比如,数与字母相乘时的乘号还可以写成小圆点,也可以省略什么也不写通常都省去不写,但数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如a×4通常写成4a 第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去不写比如:教材4页第2题a×b通常写成ab,b×x通常写成bx 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只有乘号在数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字母之间可以省略,加号、减号和除号是不可以省略的 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要把建立初步的代数观念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用字母表示数是数概念的重大发展,也是代数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学生由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转变的开端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给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她有很多优越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渗透以下几点: 普遍性 例如:用2+3=3+2,表示加法交换律可不可以?不可以但因为它只是一个特例,就是在计算2+3时适用不能用这个规律来计算3+4。
但是如果用字母写成a+b=b+a,这个等式就具有普遍性,a与b可以表示任意数 简明性 如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用语言叙述出来,两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用和里的每一个加数去乘这个数,在把所得的积加成起来这样的描述很抽象,也很冗长分配以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不知道,一时难以想象的出如果表示为c=ac+bc,就非常直观,既简单又明确 精确性 如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我们可以写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公式的含义是什么?从上面的公式很难表示清楚、准确实际上这一公式,应理解为长方形面积所含的面积单位数,等于与他相应长所含的单位数与乘宽所含的单位数得乘积如表示为s=ab,s、a、b都表示的是数,它们之间是数值关系,这样的表示就比较精确 应用的广泛性 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渗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任意的已知数,用x、y等表示任意的未知数,并且这些数都能参与运算,为学生以后学习恒等变换及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作铺垫 突出重点,收放适度 例1是重点,要浓墨重彩,例2有例1做基础,学生学起来并不难,例3是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对学生来说也比较简单,因此,这两个例题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探索。
以含有一个字母的式子为主 学生初学用字母表示数,会因不习惯而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适当地把握难度要以含有一个字母的代数式为主比如:书的价钱是a元,钢笔比书少2元,文具盒比钢笔多5元,文具盒的价钱是多少元?列式a-2+5;如果是书的价钱是a元,钢笔比书少2元,文具盒比钢笔多b元,文具盒的价钱是多少元?列式就是:a-2+b不要小看这一改动,对大人来说没什么,可是对出学代数的孩子来说,其抽象性增加了,难度增大了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从最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待到五年级学习简易方程的时候,再逐步增加难度 自主练习 页第1题5页第5题6页第9、12题7页第14、15题信息窗2 情境图 情境图的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是“黄河漂流”画面上呈现的是黄河漂流路线图、活动的举行的时间、漂流的总路程及每天漂流情况纪录表 情景图承载的信息有2条:①活动历时7天,全程397千米②每天漂流的时间与速度 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2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公式 教学建议 引导在学生利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完成从个信息窗向第二个信息窗的迁移 学生学习了个信息窗后,虽然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了一定的经验,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但是信息窗1的例1与本信息窗的例1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一是窗1的例1的三种量中有两个变量,窗2的三种量中全是变量,二是窗1的例1求得是1个量;窗2的例1求得是由3种量组成的数量关系式,因此,这里既要体现个性化的表达方法,又要有教师必要的指导和提升让学生进行比较、对比找出不同点和区别 在从用语言叙述到代数式表示,从用代数式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流程中,理解代数式的含义 也就是说既会用字母表示数,又能把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如:见9页上部分探索,已知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如果用a表示速度,用b表示时间,那么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c=a×b 反之,给出一个含有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式,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意义 比如:如果另一个同学用s=vt表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那么就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s=v×t表示的意思 设计数学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探索或交流活动设计成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