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复习第十二章第1..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379372764
  • 上传时间:2024-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复习 第十二章第1节 高考真题提能训1. [2013天津高考]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 pH,测定值偏小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用润湿的 pH试纸测碱溶液的 pH时,相当于加水稀释碱液,溶液pH减小,A项正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滴定完成时溶液的液面在刻度线下方, 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B项错误;滴定终点后有气泡,则气泡充当了液体的体积,故所测 体积偏小,C项正确;中和热的测定中,若倒入碱的速度过慢,会造成热量的散失,温度值 偏小,D项正确2. [2013福建高考]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B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C. 配制0.1000 mol L- 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D. 检验NH4 +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 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A项正确;碳酸钠受热难分解, 而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CO2气体,B项正确;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C项正确;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D项错3. [2013广东高考]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答案:AC解析:该题考查 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物质的性质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将蔗 糖脱水碳化生成碳,浓硫酸又将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生成大量气 体,放出大量的热,使固体变黑膨胀, A项正确;常温下浓硝酸将铝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使铝钝化,B项错误;活泼金属钠、钾等可以与乙醇反应,置换羟基的氢原子生成 氢气,C项正确;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D项错误4. [2012安徽高考]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 (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用pH = 1的盐酸配制100 mL , pH = 2的 盐酸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 管C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 化性强弱试管、胶头滴管D用NH4CI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 集NH3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 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选用,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实验的设计能力。

      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溶剂,可相互溶解,靠分液漏斗和烧杯不能分离, 应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得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水溶液, 而要从乙醇水溶液中再分离出乙醇,需进行蒸馏操作,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等玻璃仪器;B项缺少量取酸的仪器(量 筒或酸式滴定管);C项利用溴置换出碘,通过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检验出生成的碘,可 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室中制氨气是利用 NH4CI和Ca(0H)2在大试管中加热来制取, 此项缺少大试管5. [2011广东高考]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B凋苯NaOH溶液酸性町抽动的护1-cCL卜饱和湃液inNaOHA •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 .实验H:酸性 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川:微热稀 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 .实验W: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BD解析:实验I中,Br2能与NaOH反应,因此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消失, A项错误;实验H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反应中浓硫酸将蔗糖脱水生成单质碳, 单质碳被浓硫酸氧化为 C02而浓H2SO4被还原成SO2,SO2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 KMn04溶液褪色, B项正确;实验川中,铜丝与稀 HNO3反应生成NO, NO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 NO2,故广口瓶内会出现红棕色气体, C项错误;实验"得到的是 Fe(OH)3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D项正确。

      6. [2013江苏高考]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 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32CH3OII氯化氢的甲醇溶液■OH+ 2H2()ocih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沸点/C熔点/C密度(20 C)/g cm — 3溶解性甲醇64.70.7915易溶于水乙醚34.50.7138微溶于水3,5-二甲\33 - 36易溶于 甲醇、乙醚, 微溶于水氧基苯酚⑴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 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层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 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c.过滤除去干燥剂 d .加入无水 CaCl2干燥⑷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 再 答案:(1)①蒸馏 ②检查是否漏水 上(2)除去HCI除去少量NaHCO3且减少产物损失(3)dcab⑷拆去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 关闭抽气泵解析:(1)①甲醇和3,5-二甲基氧基苯酚均为有机化合物, 二者可混溶,但二者中甲醇沸点低得多,故分 离出甲醇可用蒸馏操作。

      ②分液漏斗的活塞处容易漏液,故在使用前应先检验 是否漏水有机萃取剂的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在上层 (2)该成品中混有催化剂 HCI,利用盐酸的酸性比H2CO3强,可利用NaHCO3溶液除去无机杂质饱和 NaCI溶液可以进一步除去NaHCO3,而不影响产物的产量3)甲醇易溶于水,故经上述分离后可知,产品中还 含有的杂质是水和乙醚可通过干燥剂 (CaCI2)吸收水,乙醚和产品为互溶的液体,从表中数据看,可利用蒸馏除去乙醚 (4)为防倒吸,应将吸滤瓶与抽气泵先断开,再关闭抽气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