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doc
16页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1 【获奖名片】报国心皎洁 【事迹】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获奖名片】为霞尚满天 【事迹】 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获奖名片】量与江海宽 【事迹】 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颁奖词】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获奖名片】涓滴见沧海 【事迹】 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获奖名片】爱子心无尽 【事迹】 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12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 【颁奖词】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获奖名片】忠臣印寸心 【事迹】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
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颁奖词】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获奖名片】忘己爱苍生 【事迹】 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颁奖词】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 【获奖名片】仁孝行于家 【事迹】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获奖名片】忧国不谋身 【事迹】 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技术,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 【颁奖词】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 【获奖名片】和风春满院 【事迹】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颁奖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这是“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 【获奖名片】流芳布天涯 “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2 1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樊锦诗1963年北大毕业后,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国庆前夕,樊锦诗获颁国家荣誉称号勋章 颁奖辞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颁奖词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
心归处,是敦煌 2 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英雄归厚土 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明火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颁奖词 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3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顾方舟是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月逝世在疫苗问世后,他和同事们除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喂自己孩子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向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颁奖词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
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4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她自学成为当地唯一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到目前为止,朱丽华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累计达373万元 颁奖词 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 5 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建国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颁奖词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6 杜岚:薪火传无尽 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
此后,每年校庆和十一国庆日濠江中学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濠江中学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在澳门回归后的20年里,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让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颁奖词 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7 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组织青少年赴内地交流学习百余次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她严辞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9月,伍淑清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 颁奖词 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