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探在城市工程建设中广东惠州某重点工程的应用.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7891674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1.7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物探在城市工程建设中广东惠州某重点工程的应用 陈云辉摘要:为了给城市重大建设工程设计提供详尽的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的相关地质资料分析,采用综合物探技术方法的快捷、低成本特点针对当地的地质情况分别投入高密度电阻率和浅层地震反射波勘查,查明了地下地质情况,对异常结合钻探验证,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关键词:隐蔽地下断裂构造;地下不良地质体;地层厚度1.引言近年来,广东惠州地区进行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配套建设为了查明地下隐伏地质体的空间分布以及地层信息,给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提供详尽地质勘查资料,结合某工地的实际情况,发挥物探技术方法的快捷、低成本特点,投入了高密度电阻率和浅层地震反射波勘查,经过钻探验证,并结合根据前人的相关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本次物探快速查明了地下地质情况,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2.工作区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質概况2.1自然地理概况工作区属于冲积平原地貌,现地面标高约为8.77m~13.92m,相对高差0m~5m,自然坡度0~3,整体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区内鱼塘、水塘广泛分布,零散分布居民建筑,附近有乡村小路2.2区域地质概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1∶5万惠州幅、横沥幅、平潭幅区域地质图》,测区及周边区域主要发育有以下地层和岩石,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见图1。

      区域地层主要有:震旦系(Z)、泥盆系(D)、石炭系(C)、三叠系(T)、侏罗系(J)、白垩系(K)和第四系(Q)根据区域资料和野外调查,测区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主要有白垩系上统丹霞组和第四系冲洪积层区域地质构造主要有:(1)紫金-博罗大断裂:位于测区外围北西侧约1.8km处,该断裂为区域性紫金~博罗大断裂的一部分,断裂总体走向为北东向,断面倾向南东,倾角45,断裂带宽度几米至几十米,构造带岩性为硅化构造角砾岩、似糜棱岩及断层泥,以压扭性为主2)潼湖断裂:位于测区外围南西侧约1.2km处,走向为北东向该断裂为逆断层,断层产状倾向150~160,倾角45~70,具压扭-张性质3)性质不明断裂:测区外围北东侧约1.7km、3.3km处,发育不明性质断层,断层走向呈北东向和北西向3.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及物探勘查地球物理前提整个测区地表为第四系土(主要为素填土、粉质黏土、粗砂、卵石等)厚度约为15m~20m,下部为基岩(主要以砂岩、泥质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第四系土土质疏松,波速较低,电阻率较低,基岩波速较高,电阻率较高这一特性构成了我们此次物探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提4.工作方法根据工作需要,本次物探探测完成高密度电法剖面5234m,采用温纳装置测量高密度电阻率数据点20280个。

      地震勘探测线与高密度电阻率测线基本重合,共完成地震反射波剖面4280m,完成浅层地震检波点炮18520个,数据采集全程采用GPS-RTK进行精确的剖面定位5.物探资料结果解释和推断成果5.1本次高密度电法工作共完成剖面测线18条典型剖面数据解释如下:1-2测线为北西-南东向,见图2,长度177m,里程240m~ 417m整个剖面电阻率值38.82Ωm~314.635Ωm,上部主要为卵、砂、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层,该层的电阻率值90Ωm里程350m~370m处有一条断层发育,编号F1,倾向小里程方向,视倾角约57断层上盘为卵、砂、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层,下盘为泥质粉砂岩、砾岩、砂砾岩及砂岩2-2测线为南西-北东向,见图3长度297m,里程170m~467m整个剖面电阻率值56.618m~388.576m,上部主要为卵、砂、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层,该层的电阻率值180Ωm里程230m~340m处有一低阻异常,与测线1的低阻异常为同一异常,编号F2该异常规模大,该构造的视倾角为432-4测线为南西-北东向,见图4,长度267m,里程665m~932m整个剖面电阻率值33.315Ωm~292.802Ωm,上部主要为卵、砂、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层,该层的电阻率值120Ωm。

      里程665m~740m处有一处低阻异常,该异常是由于施工影响使得测线弯曲所致里程805m~840m处有一条断层发育,编号F3,倾向大里程方向,视倾角56断层上盘为卵、砂、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层,下盘为泥质粉砂岩、砾岩、砂砾岩及砂岩5.2典型测线参考地震勘探成果解释1线位于测区的南侧,为东西方向,中间被河道隔开分为西端和东段1线的有两组同相轴明显的反射波组,测线内地层按照波速可以分为三层与已知钻孔对比推断,第一层为黏土层,厚度在5m~22m之间,最深的位置位于距东端约131m处;第二层则为砂层(包含细砂、中砂和粗砂),厚度在4m~ 10m之间;第三层则可能为砾石层或强风化的泥质砂岩1线东段有三组同相轴清晰的反射波,推测第四层为中-微风化的泥质砂岩参见图2从横向看,西段155m~185m处有很强的地震波干扰,主要由附近工地打桩和搅拌水泥引起的325m~350m之间全时间段均有规则的波形将有效的反射波掩盖,该干扰波为较远处打桩引起的在375m~385m之间,反射波发生错动,375m处的反射波出现比380m处出现稍晚,且附近地震道晚期有绕射波出现,推测此处存在断层断层向东倾,倾角约为80,记为F1。

      2线位于河道的东侧,南北走向测线内有两组同相轴明显的反射波组,说明该剖面存在两个明显的速度界面,即剖面可以分为三层地层,结合钻孔资料推断,第一层为黏土层,厚度为4m~18m,第二层为砂层(含细砂和中砂),厚度为4m~10m,第三层为砾石层横向看,没有反射波组发生错动的现象,说明从浅层地震资料来看,没有反映该剖面存在断层距南端180m反射波出现时间比周边略晚,说明黏土层和砂层界面下凹,推测存在为古河道,记为R3此外,北端反射波组的起跳时间越往北出现得越晚,说明北端的地层界面往北向下倾伏参见图36.结论与建议6.1结论本次物探工作完成了设计任务,查明了断裂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推测异常13个推测了异常的形态及分布范围,并推断了第四系覆盖层,岩层厚度等特征;推断出各测线深40m范围内速度结构以及岩(土)层分布与厚度变化;推断出四处古河道,古河道的走向情况不明6.2建议对圈定的异常区域进行钻探验证若推测古河道对工程有影响,采用更大比例尺测网对测区内的不利因素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参考文献:[1]《地电场与电法勘探》李金铭.等编著.[2]广东省地质局, 1/20万惠阳幅区调报告, 1969[3]广东省地质局756地质大队, 1/5万惠州市幅区调报告, 199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