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桥施工设计》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60Kta氯化法钛白粉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
14页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楚雄钛白粉项目经理部目 录1. 工程概况………………………………………………………………22. 编制依据………………………………………………………………23. 施工准备………………………………………………………………34.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 5. 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点设置…………………………………………56. 安全控制措施及安全体系……………………………………………107. 现场文明施工…………………………………………………………128. 施工机械计划…………………………………………………………139.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1310. 施工进度计划…………………………………………………………14附件:桩位图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我公司承建的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60Kt/a氯化法钛白粉工程,属于新建项目,由PT工序、590包装及成品库、PT循环水站组成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单位为云南金吉安建设咨询监理公司工程项目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境内禄丰县勤丰镇羊街。
PT 582后处理工序为桩基,特编制此方案1.2主要技术参数桩号±0相应绝对标高(m)桩顶标高(m)桩径(m)桩长(m)桩端进入桩身及护壁强度等级数量/根ZH-11885.3-1.5100010≥2dC302ZH-21885.3-1.510009≥2dC307ZH-31885.3-1.510008≥2dC304ZH-41885.3-1.510007≥2dC3034ZH-51885.3-1.5120010≥2dC301ZH-61885.3-1.515009≥2dC302ZH-71885.3-1.515008≥2dC302ZH-81885.3-1.515007≥2dC3021.3工程特征及特点:工程为新建工程,混凝土人工挖孔桩,桩直径有三种规格,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持力层强风化砂岩层离自然地面深浅不一,以至桩的长度不一,桩基的施工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2、编制依据2.1 施工图: 《200716-582-062-1~2》2.2施工合同: XLTB-TJ-2009-0042.3批准施工组织设计: 云南云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60Kt/a氯化法钛白粉项目02标段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工程地址勘察报告 PT厂房地质勘察报告2.5其他编制依据:2.5.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2.5.2《工程测量规范》 GE50026-20072.5.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5.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2. 5.5《施工安全规程》 SHJ505-872. 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 5.7《砼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2. 5.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2. 5.9《建设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03、J256-20033、施工准备3.1施工前,认真研究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图,根据试桩确定的施工技术参数进行施工。
进行图纸会审,解决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3.2施工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等调查资料3.3组对机械、设备,接通临时水、电;施工临时用水由业主指定并已接至施工现场3.4平整场地,完善临时设施3.5现场已做好排水明沟,并已做好雨季施工的各项准备3.6水泥业主供应,已与业主联系确保水泥供应3.7钢材进场检验其合格证,并做好材料复试工作3.8测放桩位并验收3.9准备施工用表格3.10对桩位统一编号(见附图)3.11制作钢筋笼3.12开挖泥浆池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 施工顺序:由于场地较平整且桩间距较大采取全面同时开挖4.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砌筑护孔圈→架设提升井架→ 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绑扎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板→浇灌第一节护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绑扎第二节护壁钢筋、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灌第二节壁砼→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桩底开挖至持力层→地勘验槽→扩底→验孔、清孔→安放钢筋笼→浇灌桩身砼→孔口封盖保护4.4、主要施工方法4.4.1、定位放线:依据坐标基准点及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确定桩位,保证桩位偏差小于50mm。
桩位确定后,从桩中心引十字交叉线,确定4 个控制桩 根据业主给定的水准点及测量控制网进行引测,设立坑内水准引测点采用水准仪测定孔口标高4.4.2、挖土成孔:按每节0.95m的高度挖土成孔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如遇硬塑土层, 开挖困难,可用风镐破碎弃土放在箩筐或土袋内,利用第一节护壁架设的井口垂直运输机具把土提升到井口,堆放在距井口1米外的地方,然后运至业主指定的堆放处如果开挖土层大量渗水,在开挖时在孔底两侧交替挖一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 4.4.3、成孔中心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井口外纵横向设控制桩,高程引到第一节砼护壁上,以十字控制基准点,作为挖土时控制中心线用每个桩位均设十字龙门桩控制基准点 4.4.4、安装护壁钢筋和支护护壁模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好钢筋再支护模板,护壁模板中心线控制,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 4.4.5、设置操作平台:在模板顶放置操作平台,平台为圆形,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 4.4.6、灌注护壁混凝土:护壁砼要注意捣实,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宜高出地面200mm,与护孔圈浇筑在一起,以便于挡水和定位。
每段护壁浇注混凝土前均须通知监理或业主驻现场代表检查 4.4.7、拆除模板继续下一层的施工:当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用手锤敲击护壁混凝土保持完好)便可拆除模板,一般在常温下约24小时之后可以拆除模板,在正常情况下,在第二天下节桩孔土方挖完后拆除然后继续支模板灌注护壁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土层或岩层,同时通知监理、勘探和有关单位进行持力层鉴定,确认进入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后,进行扩大头部分的施工4.4.8、降水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水时在坑底设置集水坑随时排除孔内积水4.4.9、在极松散的土层可用具有足够刚度的钢护筒代替钢筋混凝土护壁,且应随挖随沉4.4.10、清孔:开挖至设计深度后,通知监理和有关单位进行验孔,应及时封底浇灌桩身混凝土4.4.11、制作和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按照图纸设计制作,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整根制作还是分段制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5~9米,然后现场焊接,焊接接头采用双面帮条焊4.4.12、验孔合格后,将已按设计要求制作好的钢筋笼放入桩孔就位,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控制好钢筋笼居中及钢筋笼标高4.4.13、排除孔底积水,灌注桩身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孔内积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桩孔内,避免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混凝土应连续分层灌注,每层灌注高度不得超过1.5米;保证混凝土面符合桩顶标高4.4.14、混凝土搅拌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坍落度应控制在8-14cm,桩身砼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试块制作4.5施工质量标准4.5.1开孔前,桩位必须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井圈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其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4.5.2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4.5.3护壁拉结钢筋、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4.5.4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检测孔深并清理好护壁井圈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及积水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安放钢筋笼并再次清理孔底残渣和封底、浇注桩身混凝土4.5.5混凝土下料可以用串桶,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桩孔内,避免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混凝土应连续分层灌注,浇筑一次完成不得中断,每层灌注高度不得超过1.5m,保证混凝土面符合桩顶标高,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4.5.6混凝土灌注的充盈系数应大于1.05,且超灌高度大于500mm4.5.7砼试块的制作、养护严格按照现行规范施工4.5.8钢筋笼的制作、安放严格符合设计和现行规范的要求。
5.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点设置5.1质保体系图:项目经理:王涛项目总工程师:陈春海设材部:王安民质量部:高玉峰桩基工程项目负责人:刘安林材料负责人:樊祥云成孔班组钢筋班组砼班组技术负责人:赵扑平5.2质量控制点.序号质量控制点内容等级备注1测量、定位放线及复测(坐标、标高)AA: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检;B:监理、施工单位共检;C:施工单位自检;2钢筋笼质量检查B3成孔质量检查B4护壁质量控制B5混凝土强度检验C6桩顶标高检查B7原材料质量控制B8桩基质量和测试检验A5.3质量控制措施1).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开孔前从桩中心位置向桩位四周设置十字控制基准点,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2).第一节护壁孔圈中心线与桩的轴线重合,其与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应高出现场地表面200mm左右第一节护壁施工完成后,应将桩中心控制点设置其上,以方便随时进行挖孔中心校核3).修筑孔圈护壁应遵守下列规定:护壁厚度、拉结钢筋、配筋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50mm4).每节桩孔开挖后应尽快灌注护壁砼,且必须一次性灌注完毕5).护壁施工混凝土,人工用钢筋反复插捣,以保证护壁密实。
6).护壁摸板的拆除应在24小时之后进行,如发现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7).同一水平面上的孔圈二正交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8).为避免相互影响和防止土体滑移对于间距小于2倍桩径或间距小于2.5米的桩应采用间隔挖孔的方法9).对桩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三段检查一次,发现偏差,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