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第二单元知识点训练.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074241
  • 上传时间:2018-06-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地理知识点训练高一地理知识点训练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1、低层大气是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的其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和 ,氮占 %、氧占 %,二者合占干洁空气体积分数的 % 是人类和一切 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_ 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 进行 作用的基本原料,并能强烈吸收来自地面的 线,对地面起 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 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 线的伤害,被 誉为“地球上生命的 ” 和 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依据 、 和 状况,从上到下可将大气分为 层、 层和 3、对流层占整个大气质量的 和几乎全部 、 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 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 。

      因为 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② 运动显著对流层的高度,低 纬 千米,高纬 千米(纬度愈高对流层的高度愈低) ③天气现象 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层 4、平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因为这层气温主要靠该层 吸收大量 太阳 线增温②气流以 运动为主大型飞机 多在 层中飞行 5、高层大气气压 ,空气密度 到 千米可看作地球大气的 上界该层有若干 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6、注意观察教材 29 页图 2.1,记住气温变化趋势——“象倒写的字母 W”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状况1、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作用和 效应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方式有 、 、 三种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吸收具有 性,表现在平流层中的 吸收 ,对流层中的 和 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吸收很少②反 射无选择性_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 ,就是因 为云的反射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的 散射具有选择性,表现在:在太阳辐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 光最易被空气分子散射, 所以晴朗的天空呈 色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原因也 的 缘故 3、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因素是 纬度越低, 越大,太阳辐射经过 大气的路程越 ,被大气削得越 ,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 所以太阳辐射 由低纬向两极 4、 辐射是短波辐射,因为其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光区; 辐 射和 辐射是长波辐射,因为其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 部分地面辐射中能量的绝大 部分被对流层中的 和 等吸收,使对流层大气增温,所以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 的直接热源 5、大气辐射的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正好相反,故称为 。

      又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 作用所以,多云的夜晚, 更强,气温不会太低6、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意义)既降低了 的最高气 温,又提高了 的最低气温,减小了 由于大气的保温效应,地球表面平 均气温为 ,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 7、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 的,即热力收支 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1、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 运动来实现的大气 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的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空气 运动,导致低空形成 气压,高空形成 气 压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空气 运动,导致低空形成 气压,高空形成 气 压冷热不均导致高低空同一水平面上的 差异。

      空气由 压流向 压,形 成大气水平运动,即形成了 3、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 ,在郊区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 小型的 ,称为城市风为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时,一方面将污染严 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 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 应将 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4、 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也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水 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垂直于 ,并由 压指向 压只在气压梯度力的 作用下,风向与 力的方向一致但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 力的作 用,使风向会偏离 力的方向,北半球向 偏,南半球向 偏 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速度 5、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①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 力和 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 ②近地面的风向,是 力、 力与 力 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 。

      ③在实际海平面,由于等压线是弯曲的, 且形成了一个个 压和 压中心,北半球低压中心的空气是按 方向旋转 ;高压中心的空气是按 方向旋转 半球低压中心的空气是按 方向旋转 ;高压中心的空气是按 方向旋转 ★实际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 夜晚吹山风第四节 全球性大气环流1、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 三圈环流的形成的前提是假设大 气在 的地球表面上运动三圈环流包括:在 与 地区之间的低纬度环 流圈、 地区与 地区之间的中纬度环流圈、 地区与 地 区 之间的高纬环流圈 2、三圈环流导致全球形成 个气压带和 个风带气压带为:赤道 带,南、北半球 的 带,南、北半球的 带和南北半球的 带气压带之间 的风带为: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之间的 风带, (北半球叫 带,南 半球叫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的 风带(北半球是 风,南半球是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的 风带(北半球是 风,南半球是 风) 。

      3、较暖的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南北纬 60o附近相遇,形成锋面,称为 4、由于 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 季北移, 季南移也就是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动是随 的移动而移动为此,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出现完全不同的天气 5、地中海地区,夏季气压带风带 移,该地区受 带控制,气候特点: , 冬季气压带风带 移,该地区受 带控制,气候特点: 热带草原地 区全年受 带和 带交替控制,形成夏湿冬干的特点 6、海陆的 差异,影响海陆气压分布现象: 半球的气压带分裂成块状 半球 的气压带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 30o以南地区) 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 积_,而且海陆 分布南半球的 面积占绝对优势 7、冬、夏海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 ,对我国天气、 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每年夏初, 西伸到北纬 20o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 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 1 个月之久的 季节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 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也就长时间停在 地区,易造成 ,而北 方地区则发生 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 地区易出现 灾害,南方则易出现 置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其中, 差异引起的季风,在东亚最 为典型 8、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 东部的季 风环流 9、季风环流形成的成因:① 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原因;② 和 位过境时常出现 、 、 等多为 过境后受 气团控制气温 ,气压 ,天 气 受 气团控制气温 ,气压 ,天 气 。

      降水分布降水多发生在 降水多发生在 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举例我国的降水和灾害性的天气大都与 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 锋我国北方的暴雨多是由 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就是 南下时形成的4、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的描述,气旋与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 状况 的描述 和 是大气运动最经常的形式,也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比较并 填下表:(注意用手势记忆并判断)垂直气流 气流 气流天气状况常出现 天气常出现 天气5、地面 一般与 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6、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 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风 向性 质成 因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东亚 季风受 气团控制 天气受 气团控制 天气气 旋反 气 旋中心气压 气压 气压气 流水平气流北半球按 时针辐 南半球按 时针辐 北半球按 时针辐 南半球按 时针辐 第六节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1、气候是某一地区在 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