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一-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二-氯及其化合物-第4步.doc
6页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模块一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二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二 氯及其化合物 第4步1.(2016·山东曲阜师大附中模拟)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Br-;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经过分析,先反应的离子是碘离子,其次是二价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加硫氰化钾溶液后变为红色,证明已经有三价铁离子生成,所以碘离子已经反应完,而二价铁离子和溴离子不能确定答案:B2.(2016·河南洛阳第二次统考)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进程中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B.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的酸性和漂白性均增强C.c点所示溶液中:c(Na+)=2c(ClO-)+c(HClO)D.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中逐渐减小解析:A项,由于氯水中有HClO,能将pH试纸漂白,故不能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项,向a点所示溶液中通入SO2时发生下列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溶液的酸性增强但漂白性减弱C项,可由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导出,电荷守恒:c(Na+)+c(H+)=c(Cl-)+c(ClO-)+c(OH-),由于c点pH=7,c(H+)=c(OH-),所以c(Na+)=c(Cl-)+c(ClO-)①;得失电子守恒:c(Cl-)=c(ClO-)+c(HClO)②,将②代入①得c(Na+)=2c(ClO-)+c(HClO)D项,a点到b点的过程中,存在下列反应:Cl2+H2OH++HClO,ClO-由HClO电离产生:HClOH++ClO-,随着pH不断减小,c(H+)逐渐增大,HClO的电离受到抑制,c(ClO-)逐渐减小,因此溶液中逐渐增大答案:C3.(2016·河北测试)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不一定被氧化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一定能产生黄色沉淀解析: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有Fe3+生成。
由于还原性I->Fe2+>Br-,因此当有Fe3+生成时,I-已经完全氧化,但由于氯气为一定量,因此可能Fe2+没有完全氧化,Br-也不一定被氧化,故A、B、D错误答案:C4.(2016·山东实验中学诊断)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编号ⅠⅡⅢ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b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有色布条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编号)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c.饱和Na2S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解析:(1)根据仪器的特征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漂白粉中的Ca(ClO)2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用浓盐酸制取的Cl2中含有HCl,所以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如果C中发生堵塞,B中压强增大,则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为了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中加入湿润的有色布务,Ⅱ为U型管,可加入固体干燥剂,得到干燥的Cl2,Ⅲ中加入干燥的有色布条,即可证明Cl2是否具有漂白性,选d4)装置D中试剂为溴水,加入到E中,Br2与I-反应生成I2,所以实验现象为: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Cl2通入D与NaBr反应生成Br2,可能会有Cl2剩余,所以把D中溶液加入到E中,也可能是Cl2将I-氧化为I2,因此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
5)Cl2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防止污染大气;a项,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被吸收,正确;b项,Ca(OH)2微溶于水,饱和Ca(OH)2溶液浓度小,不能充分吸收Cl2,错误;c项,Cl2具有较强氧化性,能氧化Na2SO3,被吸收,正确;d项,Cl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正确答案:(1)分液漏斗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除去Cl2中的HCl 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3)d(4)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不能 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5)吸收余氯,防止污染大气 b5.(2016·北京朝阳模拟)Cl2、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用于杀菌、消毒1)电解NaCl溶液生成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2)Cl2溶于H2O、NaOH溶液即获得氯水、漂白液①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物质,但氯水却有漂白作用,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②25 ℃时,Cl2与H2O、NaOH的反应如下:反应ⅠCl2+H2OCl-+H++HClO K1=4.5×10-4反应ⅡCl2+2OH-Cl-+ClO-+H2O K2=7.5×1015不直接使用氯水而使用漂白液做消毒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家庭使用漂白液时,不宜直接接触铁制品,漂白液腐蚀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lO-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4)研究漂白液的稳定性对其生产和保存有实际意义30 ℃时,pH=11的漂白液中NaClO的质量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如下:①分解速率v(Ⅰ)、v(Ⅱ)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②NaCl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4d~8d,Ⅰ中v(NaClO)=________mol/(L·d)(常温下漂白液的密度约为1 g/cm3,且变化忽略不计)解析:(3)铁遇漂白液发生电化学腐蚀,实质是ClO-将Fe氧化,本身被还原为Cl-,据此可写出电极反应式4)①据图可知NaClO的起始含量Ⅰ>Ⅱ,NaClO的浓度越高,其分解速率越大,因此v(Ⅰ)>v(Ⅱ)②NaCl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从以下两个反应分析得出:NaClO+H2OHClO+NaOH,2HClO===2HCl+O2↑③设溶液的体积为1 L,4d~8d期间,Ⅰ中v(NaClO)=(6.5%-5.1%)×1 g/cm3×103 cm3÷74.5 g/mol÷1 L÷4d≈0.047 mol/(L·d)。
答案:(1)2NaCl+2H2O2NaOH+Cl2↑+H2↑(2)①HClO ②K2>K1,反应Ⅱ的有效成分比反应Ⅰ的有效成分大,Cl2最终转化为HClO更充分;次氯酸钠比次氯酸更稳定(3)ClO-+2e-+H2O===Cl-+2OH-(4)①v(Ⅰ)>v(Ⅱ) 在相同的条件下,NaClO的浓度越高其分解速率越大②2NaClO2NaCl+O2↑③0.0476.(2016·北京期末)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在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等领域1)海水提溴过程中溴元素的变化如下:①过程Ⅰ,海水显碱性,调其pH<3.5后,再通入氯气ⅰ.通入氯气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调海水pH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Ⅱ,用热空气将溴赶出,再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完成并配平下列方程式Br2+Na2CO3===NaBrO3+CO2+________③过程Ⅲ,用硫酸酸化可得Br2和Na2SO4的混合溶液相同条件下,若用盐酸酸化,则所得溴的质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NaBrO3是一种分析试剂向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O3溶液,当加入2.6 mol NaBrO3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粒子 I2 Br2 IO物质的量/mol 0.51.3 则原溶液中NaI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解析:(1)①Ⅰ.通入氯气后,氯气可以把Br-氧化为Br2,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Ⅱ.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即Cl2+H2OHCl+HClO,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氯气与水的反应;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判断出还原产物为NaBr,利用得失电子相等从右往左配平得:3Br2+3Na2CO3===NaBrO3+3CO2+5NaBr;③若用盐酸酸化,盐酸具有还原性能和BrO反应,使生成溴的质量减少2)向NaI溶液中滴加2.6 mol NaBrO3时,依据题意知生成I2、Br2和NaIO3,设生成x mol NaIO3,由得失电子守恒知:5×2.6=1×2×0.5+6x,解得:x=2 mol,由I元素守恒得n(NaI)=3 mol答案:(1)①ⅰ.Cl2+2Br-===Br2+2Cl- ⅱ.通入Cl2后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抑制Cl2与水反应②3 3 1 3 5NaBr③盐酸有还原性,与溴酸根反应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