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2950243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6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熊素宜 周婷内容Summary:本文在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的基础上,依据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出效应和消费示范效应三种渠道作用于城乡消费差距实证研究表明,不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分区域研究,都证实了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东部地区作用程度最高,西部地区最低Key:产业结构升级 城乡消费差距 区域差异 动态面板引言及文献评述扩大内需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大战略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2010年开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止跌回升,从48.5%增加至2016年的53.6%,内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依然过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3078.9元,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0129.8元,城乡消费比达到2.28。

      城乡消费差距过大,不仅会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实现持续、中高速增长产生阻碍,且还会影响城乡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成为现阶段消费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城乡消费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分析,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要素驱动从经济增长视角来看孙爱军(2013)研究认为经济增长有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王子敏(2012)也认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改善了城乡消费差距,而徐敏等(2015)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的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从收入差距视角来看孔祥利等(2013)运用1995-201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李小克等(2016)研究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城乡消费差距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显著的拉大了城乡消费差距,但是对城乡消费结构的影响则不能确定;分区域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影响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不能一概而论;第二,社会发展影响。

      从城镇化视角来看孙爱军(2013)、徐敏等(2015)研究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但是孔祥利等(2013)却得出相反的结论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来看毛中根等(2013)研究发现,少儿抚養比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均呈现出正向关系,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抑制作用,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并不显著;刘铠豪(2016)的研究则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率有正向影响,对农民居民消费率却存在负向影响;第三,政府行为推动从财政支出视角来看曾广录(2011)认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不均衡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孔祥利等(2013)认为城市偏好政策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改变城市偏好的制度安排、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措施从社会保障差异视角来看一般而言,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越能刺激居民增加消费支出,即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呈正向关系因此,城乡社会保障差异越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越大吴海江等(2014)的研究结论证实了上述理论上述已有研究可见,从产业结构视角来看研究城乡消费差距问题的文献还较为缺乏仅有的几篇研究文献也仅把产业结构作为控制变量纳入研究模型。

      林毅夫等(2009)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是导致我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徐敏等(2015)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总的来说,现有研究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的研究还不充分,仅有的研究也只从实证计量方面进行了分析,缺少理论层面的探讨因此,本文将在理论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供有益建议理论机制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表现为劳动、资本等投入要素内部配置比例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产品产出数量和结构的变迁产业结构升级引致的生产要素配置的变化会引起居民就业和收入的改变,从而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而产业结构升级的产出效应则会从产品供给方面影响居民的消费意愿,同时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增加非农就业促使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可能从需求、供给和消费示范三个方面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影响一)要素配置效应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和服务业具有比农业生产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贡献率。

      随着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一国经济往往能实现较快的增长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居民扩大消费创造了条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释放,从而走向城市、走向非农岗位非农岗位相比农业,具有更高的劳动报酬和福利体系,农村居民从事非农工作能实现更高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可以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二)产出效应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促进了企业的大规模生产,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了居民消费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消费品供给短缺的现象逐渐得到了解决,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可以购买得到日常生活用品和家电、空调、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三)消费示范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促使农村劳动力得到释放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

      这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长时间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开阔了农村居民的眼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并且当农民工回乡后,会传递城市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这强化了城市消费水平对农村消费的带动作用,起到消费示范作用尤其是随着电视网络、媒体传播等渠道普及,城乡居民消费观念间的碰撞与交流更加频繁和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示范效应易行健等(2012)通过计量方法验证了消费示范效应的存在,对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项目的示范效应最为显著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一)模型设定文献和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出效应和消费示范效应影响城乡消费差距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财政支出等也是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上述变量纳入回归模型考虑到当期居民消费不仅受当期自变量的影响,还可能受前期消费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因变量滞后一期,能较好的反映前一期消费对当期消费的影响然而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内生性问题,从而影响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此时静态面板模型将不再适用,使用动态面板模型能较好的解决变量内生性问题为了消除异方差和数据不平稳性,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建立计量模型如下:其中,i表示地区,t表示时间。

      C表示城乡消费差距,Ci,t-1表示城乡消费差距的滞后性,IS表示产业结构升级X为控制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GDP)、城乡收入差距(Y)、城镇化水平(UR)和财政支出规模(CZ)同时,为了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将全国31个省份按照常用方法划分为东部(12个)、中部(6个)和西部(13个)三个区域,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有助于得出契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结论和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建议二)变量说明本文选取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EPS全球数据库各变量的选取及具体含义如下:1.被解释变量:城乡实际消费差距(C)现有文献中多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比值作为城乡消费差距的衡量指标,本文沿用这一做法但是,与前人不同,本文首先用城乡消费价格指数将原始数据调整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实际值,然后用城镇实际人均消费支出除以农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得到城乡消费差距的实际值2.核心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为产业结构升级(IS)与传统使用二三产业产值(或就业)占比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不同,本文引入产业结构升级系数来说明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

      计算公式为:(2)其中,qi为i产业的产值比重,1、2、3分别衡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3.控制變量经济发展水平为城乡居民的消费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居民消费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将经济发展水平纳入回归模型,记为GDP用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用GDP平减指数将原始数值调整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实际值;城乡收入差距(Y)用城乡收入比来衡量,与城乡消费差距的计算类似,本文也用城乡价格指数将城乡收入绝对值调整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实际值,然后计算出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用地区年末城镇人口比重来衡量,记为UR城镇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迁移,农村人口比重的下降和农民工群体的增加可能会对城乡居民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城乡消费差距;财政支出规模(CZ)用各省区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财政支出是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生产、收入分配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支出具有城市倾向,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扩大作用因此本文预计财政支出规模越大,城乡消费差距越大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实证分析本文使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动态面板模型中,系统GMM方法要优于差分GMM,故只列出系统GMM回归结果。

      由表2可知,全国及三大板块面板回归模型中,AR(2)值大于0.1,说明残差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Sargan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说明使用系统GMM进行回归是合适的,得出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一)全国层面结果分析就全国层面而言,系统GMM回归结果显示城乡消费差距的滞后一期变量(L.lnC)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上一期形成的城乡消费差距会对当期的城乡消费差距产生扩大作用,即城乡消费差距存在“路径依赖”由于短时间内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如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需求等不会有较大的变动,城乡居民消费可能“遵循”之前的消费行为,存在路径依赖,导致城乡消费差距滞后项系数为正;产业结构升级是本文的关键变量,产业结构升级变量系数为-0.240,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有效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即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每提升1%,城乡消费差距将降低0.24%如理论部分所述,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出效应和消费示范效应三种渠道作用于城乡消费差距一方面,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从需求方面扩大农民消费支出,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了企业生产能力,增加了消费品生产规模,使农村居民能购买到多种多样的消费品,从供给方面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有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居民向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