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台湾省知识介绍PPT课件.pptx
34页中国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ZHONG HUA REN MIN GONG HE GUO SHENG JI XING ZHENG QU WEI YU ZHONG GUO DONG NAN YAN HAI,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前言,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 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目录,CONTENTS,壹,贰,叁,肆,伍,“台湾”名称的由来,“台湾”的历史沿革,“台湾”的地理环境,“台湾”的政治与经济,“台湾”的文化与风景,壹 “台湾”名称的由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三国、隋朝时期,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 ;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台湾”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大湾”等,后定名为“台湾”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台湾”名称的由来,“台湾”名称的演变,台湾省的名称在历朝历代屡有变更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与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贰 “台湾”的历史沿革,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三国、隋朝时期,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 ;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1200万年以前 台湾属于中国东南区域的一部分,与福建陆地连接在一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的变化,海平面不断上涨,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形成海峡,即台湾海峡,形成台湾岛约5万年前至约7000年前 台湾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居住,台湾史前文化最早阶段出现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5万到3万年,与整个东亚、东南亚比较,可说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亦有学者称为先陶文化阶段6500年前 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台湾史前文化普遍认为属于南岛语系民族即台湾高山族的遗留约3000年前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左镇人”在台湾生活,“左镇人”的祖籍地在大陆,和“漳州人”、“东山人”是同祖共脉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夏商时期 台湾属于九州中的扬州。
闽台两地考古学者发现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遗物等,证实了当时台湾从福建输入的青铜器具提高了台湾的生产能力汉朝时期 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有“夷洲”(今台湾)的记载三国时期 230年(孙吴黄龙二年)春正月,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抵达夷洲(今台湾) 27 43-44 ,前后历时一年之久三国时期 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方位、地形、气候、居民、物产、习俗, 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之一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根据隋书记载,隋代时,已常有商船从大陆到台湾,与当地居民通商贸易唐朝时,随着中原汉族人口大量南下,福建的开发日臻完成,大陆汉族人民也开始向台湾迁徙北宋时期,福建泉州行政上管理澎湖群岛, 而澎湖管辖台湾、钓鱼诸列岛屿(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路晋江县(今福建泉州)管辖 宋朝对澎湖实行有效的管辖与治理,汉族人民在澎湖已有相当数量,和台湾本岛的联系也日渐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已经十分密切元朝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还为政府征收盐税,中国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明初时在台湾省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于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晋江县(今属福建泉州)。
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台湾省的澎湖列岛增设“游击”,“春秋汛守”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因东南沿海长年海盗、倭寇为患,明太祖朱元璋实施海禁政策,撤澎湖巡检司,并把澎湖的大族迁到漳州、泉州一带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倭寇侵入澎湖、台湾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俞大猷痛击占澎海贼与倭寇,将辅助部队驻于澎湖,设澎湖巡检司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在福建巡抚许孚远的建议之下,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澎湖游兵以资防守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荷兰、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随着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向东方伸出触角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末年国势衰败的多事之秋,东北局势紧张,内部统治岌岌可危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殖民者打算进攻澳门,以作为与明朝贸易的基地,但因被葡萄牙人击退而失败1622年(明天启二年),荷兰殖民者趁汛防澎湖的游兵回航,再次占领台湾省的澎湖列岛,还在风柜尾建立城堡,四个棱堡都架有大炮1624年(明天启四年),明朝水师在澎湖海域对侵略澎湖的荷兰殖民者发动收复国土的战争。
经过八个月激战,荷兰殖民者主动退出澎湖,远遁台湾岛1625年(明天启五年),明朝政府在澎湖增加了驻军,使澎湖的防卫能力大大增强,并加强了福建沿海地区卫所同澎湖地区的联系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1624年(明天启四年),被中国军民逐出台湾澎湖的荷兰殖民者,为建立与中国大陆、日本、朝鲜半岛与南洋贸易的据点,又侵占了台湾南部,1626年(明天启六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西班牙殖民者无力驱逐荷兰人,也无法赚取足够的利润来维持驻军的花费,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荷兰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北部165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每年净收入约40亿荷兰盾(约4吨黄金)1652年,郭怀一领导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武装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共有三千到四千人被荷兰殖民者所杀害,1662年台湾人民配合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郑成功的时代,1646年,接手了父亲投降清朝之后所留下来的势力,于1647年誓师反清 1658年他已经拥有战船约3000艘,兵力17万人 1659年进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被清兵击退,于是他大修船舰,倾力筹划驱逐侵据台湾的荷兰人,收复国土。
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国姓”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向台湾进军 1662年历经近十个月的激战,于2月1日双方签订了郑荷缔和条约至此中国人民收回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时年仅39岁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清朝时期 清朝统一台湾既避免了台湾被进一步割据化,也换来了清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安全稳定清政府还十分重视统一台湾之后的善后工作,实现了驻军同台湾民众的和谐相处,妥善安置了台湾郑氏政权的投降势力,促进了台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较快恢复,为此后台湾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郑成功逝世后,其子孙治理台湾22年1683年清军向澎湖发起攻击,郑军溃败1684年,清朝设置台厦道,与厦门共署,设一府三县,台湾进入清治时期1885年,因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觊觎台湾,左宗棠上奏从战略上论述了海防建设和台湾建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台湾建省提供了最重要的舆论准备1887年,正式实现闽台分治,台湾单独设省,正式名称则为福建台湾省,通称台湾省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895年至1945年,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利用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制造事端。
7月下旬日本军占领朝鲜王宫,发动政变,并向驻朝清军挑起战争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朝政府在开战前寄望于欧美各国调停,开战后又执行避战静守的方针,致使清军被动挨打9月中旬日军占平壤,北洋舰队与日军在黄海海战亦失利10月日军由陆路攻入中国境内次年1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2月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月辽东半岛尽失,京畿大震清朝政府派遣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17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自此台湾开始了长达50年的黑暗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正式收复被日本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洗雪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台湾光复当日及其后数天,全省民众有组织和自发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光复庆祝活动,当时最响亮的口号是“庆祝台湾重返祖国”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民众为反抗国民政府的暴政、抗议军警打伤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蒋中正(蒋介石)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踞台湾,并将大陆许多的故宫文物、国库资产与相关档案等带到台湾。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浙江省大陈岛、南麂山列岛国民党军队从大陈岛撤退后,台湾当局的实际控制范围为台湾省全境、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地区、广东省和海南省部分南海岛礁,这一格局延续至今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台湾”的历史沿革,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统一台湾的大政方针、基本立场和态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实现两岸的真正停火;,1980年代 随着产业从农业发展到轻重工业、大众教育普及,台湾人均GDP超过六千美元,与香港、韩国、新加坡被经合组织列入新兴工业化社会,被称为“亚洲四小龙”,,1992年 大陆成立的海协会和台湾成立的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2015年 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叁 “台湾”的地理环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三国、隋朝时期,中国政府先后派万余人去台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