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属于校园的歌.doc
2页那些属于校园的歌——论大学校园歌曲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历着成长的蜕变,敏锐地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身体里澎湃着激情而大学校园的流行音乐,也不同于流俗音乐的简白和古典音乐的清雅,自体现着大学的特色1977年,停止了11年的高考重新恢复80年代迎来了她的第一批大学生,彼时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此时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数量少,用人单位多,未来一片光明,于是,在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追求理想,这一代人无疑是幸运的,理想化的他们心中更加富于激情,《我的中国心》作为当时流行的曲目,将这种激情元素展露无遗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人,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清,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1984年的春晚,身穿中山装的张明敏用国语演唱了这首激动人心的歌曲,当时正值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第二阶段第8轮,就在这一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签字这绝对是当时校园学子唱响最多的歌,激昂的曲调铺垫开沸腾的热血,歌词气势磅礴,低低的进入,“江河只在我梦中”,深沉的裂土之痛,让人热泪盈眶;而后曲调一转,语意一扬,一个“可是不管怎样”,将人们的爱国情绪调动起来,心中激情开始澎湃,尤其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时,重音落下,以中国人心中最具中国气势的事物敲击着每一个爱国者的灵魂,一个“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歌者的激动传递给每一个听众,激昂的曲调让人忍不住要拍案而起,与歌手共同唱响这激动人心的一曲。
一次次高潮迭起,将爱国热情一层层推至顶峰,正如80学子的心境,爱国,热情,奋发图强这首歌,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经典,甚至现在,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听到,也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跨越时空,不变的是中国心90年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就远没有这样好了上大学要交不菲的学费,生活费用也不低,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就得想办法打工赚钱毕业得自己去找工作,而就业形势是“僧多粥少”生活在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界,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有着更加强烈的表现欲,同时也有着更多的无奈与茫然《大约在冬季》作为当时流行的歌曲,唱出了那种复杂的情绪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齐秦特有的温柔的声音萦绕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见证着一次次离别与想念淡淡的哀伤打底,如同水墨在宣纸上漫漫浸染开来,齐秦略带忧伤的声音缓慢地切入,如同临行前面对面的交谈,又想独自思念时絮絮的自言自语,没有激烈的旋律,一如水的淡然,而其中的忧伤却扩散在周围的空气里,连呼吸都隐隐作痛然而悲伤不是这首歌的主旋律,轻松的曲调和偶尔欢快音符的跳跃出现让听者心中洒上淡淡的一片阳光正如90学子面对挫折的自我安慰和鼓励,“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着风,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不是对离别的伤感,不是“西出阳关无古人”的落寞,更多的,是一份不屈不挠的斗志,一份咬着牙走下去的决心也许很多人批判90大学生远离理想和激情,买卖知识,迷失自我,勾心斗角,世故圆滑,但是听听他们的歌,也许你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我相信,歌曲比评论更能反应一个群体的特质,也许比之80“天之骄子”的一代,90学子确实有着更多的现实主义,但无可置疑的是他们体内依然燃烧的对理想的执着与信念,对未来的追求和探索现在的我们,也就是人们常批在嘴边的90后,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也是90后受到质疑和批评的原因之一。
最初的一贯批评到汶川地震后突如其来的好评让我们措手不及,这个变化迅疾的社会让我们无所是从,我们听吐词不清的周杰伦,也听天昏地暗的摇滚,我们听女子十二乐坊,也听莫扎特和肖邦《我们都是好孩子》,是我们的一个侧面, “推开窗看天边白色的鸟,想起你薄荷味的笑,那时你在操场上奔跑,大声喊我爱你你知不知道,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怕,看咖啡色夕阳又要落下,你说要一直爱一直好,就这样永远不分开,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啊,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怀念着伤害我们的,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天真的孩子,灿烂的孤单的变遥远的啊,我们都是好孩子,最最可爱的孩子,在一起为幸福落泪啊王筝的声音算不上好听,音乐技巧也算不上,但那中回忆而略带倾诉的声音总让人有种落泪的冲动,不经意的一个尾音,总能牵动最敏感的神经也许,因为90后的我们太敏感,被宠大的公主和王子们,不愿被人称呼为“孩子”,心里却总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歌词没有周杰伦《青花瓷》的古典与诗意,几乎就是一个人默默的回忆,淡淡的说话,勾勒出一个远去的故事,像火车后的风景,渐渐远逝,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牵动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沉浸其中有人曾经说,音乐,不在乎技巧,不在乎音色,关键在于它是否能打动人。
这就是一首直抵人心灵的歌,它在不经意间碰触到我们心中最柔然的那个角落白色的鸟”,“薄荷味的笑”,柔和、细腻,如同我们的敏感与脆弱,被揭露在世人的眼前,但其背后的坚强,“当时我们什么都不怕”的豪迈,“相信爱可以永远”的执着,也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灵魂,当危难发生,这种坚强便会破茧而出乐由心生,不同的音乐记录了不同时代学子的心境,也许有一天,我们老去了,再听听从前的歌,心里,会不会再次泛起青春时的冲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