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考试重点加试题汇总版.doc
52页题型分布一. 填空题(20空、20分,数值、关键词、课件红字标注部分):例如前列腺手术禁止灌肠、拔管时间;二. 单选题(30分)三. 名词解释(5个,10分):简单,由词及意,例如下肢静脉曲张、腹膜炎四. 简答题(4题,20分):5个知识点的内容五. 病例分析(2个,20分):(1)医疗诊断(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后两者可能性较大);(2)护理诊断及问题(针对性、个性化的1个加通用的2-3个,例如胸部手术、泌尿道手术中特殊的护理诊断);(3)护理措施:生命体征的监测、卧位、饮食、术后引流管的护理(T管、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治疗、对症及特殊护理;(4)特殊健康教育案例分析题1. 常考案例分析(医疗诊断):胆道疾病(T管的护理为主要考点)、破伤风、烧伤、乳腺癌、食管癌、直肠癌、肠梗阻、胸外科(气胸、肺癌,主要考点为胸腔闭式引流)、泌尿外科、腹部外科(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考点为胃肠减压术和腹部炎症的护理措施)2.护理诊断:①一般:疼痛、体液不足/体液过多/有体液失衡的危险、营养失调—低/高于机体需要量、恐惧与焦虑、知识缺乏、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受伤害/皮肤/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体温过高、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②特殊:水、钠代谢紊乱/肠梗阻特异的护理诊断:体液不足(定量、定性、定时);乳腺癌/直肠癌:自我形象紊乱;肋骨骨折/肺癌:气体交换障碍;胸部手术:呼吸型态改变、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障碍;胃十二指肠溃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泌尿道手术:排尿障碍。
3.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2)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MRI;(3)空腔脏器:内镜检查;(4)特殊:①乳腺癌:钼靶X线摄片;②门脉高压:静脉压力测定4. 护理措施:生命体征的监测、卧位、饮食、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治疗、对症及特殊护理5.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固定、通畅、观察、记录、无菌1)一般护理:①妥善固定;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③保持引流通畅;④拔管指征;⑤无菌技术,预防感染2)特殊:①T管:带管时间长,拔管前造影,试夹管;②胸腔闭式引流:密闭性强,观察水柱波动;③胃肠减压:负压吸引盘,维持有效负压;④腹腔引流:腹腔冲洗;⑤切口引流:引流量少,可带引流管,也可带皮片;⑥导尿管:间断开放,定时夹管,保持引流通畅3)胸腔闭式引流(18章:胸部—气胸):①保持管道密闭性;②严格无菌技术操作;③保持引流管通畅;④拔管指征与方法;⑤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⑥拔管后护理4)胃肠减压(26章:腹部—胃十二指肠溃疡):①准确标记,妥善固定;②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负压;③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④拔管指征:术后胃肠减压量减少,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⑤口腔护理。
5)T管引流(32章:胆道疾病):①妥善固定;②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③保持引流通畅;④预防感染: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⑤拔管:造影、试夹管6)脑室引流的护理:①引流管的安置:使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②控制引流速度和量: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③保持引流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⑤严格无菌操作;⑥拔管:一般置管3—4日,最长不超过7日,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试夹管24小时7)硬膜下血肿引流管的护理: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以便充分引流引流瓶(袋)应低于创腔30cm,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后3日左右行CT检查,证实血肿消失后拔管8)脑脓肿脓腔引流的护理:引流瓶(袋)至少低于脓腔30cm,引流管的开口在脓腔中心,须待术后24小时才能囊内冲洗,冲洗后注入抗生素,然后夹闭引流管2—4小时待脓腔闭合后拔管9)颅内肿瘤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早期,创腔引流袋(瓶)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瓶),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袋)。
48小时后可将引流袋(瓶)略放低6. 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指导、疾病知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病情监测、特殊疾病的健康教育7. 例:胆道疾病的案例分析(1)护理诊断:疼痛、体温过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体液不足、恐惧焦虑、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急性胰腺炎2)相关检查:B超、胆道镜、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3)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营养支持、T管的护理(详见523页):①妥善固定;②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③保持引流通畅;④预防感染: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⑤拔管: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日试行夹管1—2日,夹管期间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造影后持续引流24小时以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出血、胆瘘、急性胰腺炎4)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定期复查、带T管出院病人的指导(衣服宽松柔软、淋浴时塑料薄膜覆盖引流管处、避免提举重物或过度活动、出现异常及时就诊)第2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1. 人体正常渗透压:290—310mmol/L;血清钠:135—145mmol/L,血清钾:3.5—5.5mmol/L;PH:7.35—7.45;碳酸氢根离子:22—27mmol/L;PO2:80—100mmol/L;PCO2:35—45mmol/L;SPO2正常值应>90%。
2. 细胞外液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细胞内液阳离子以钾离子为主3. 每日水分的摄入量、排出量:2000—2500ml4.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途径是血液缓冲系统,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碳酸氢根离子/碳酸5. 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 等渗性脱水,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 代谢性酸中毒6. 高渗性缺水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口渴,只有高渗性缺水才会出现口渴症状7. 尿量是反映微循环灌注量的重要指标8. 等渗性缺水:是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可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迅速减少,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9.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10.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11. 等渗性缺水补液:等渗盐水或者平衡盐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高渗性缺水:5%葡萄糖溶液或0.45%低渗盐水;低渗性缺水:5%葡萄糖盐溶液或高渗盐水(如10%氯化钠溶液);低钾血症的处理原则:10%氯化钾溶液稀释后补给12. 体液不足的护理措施(详见12页):(1)定量:生理需要量、已经损失量及继续损失量;(2)定性:等渗性缺水、高渗性、低渗性;(3)定时:第一个8小时补充总量的1/2,剩余的1/2总量在后18个小时均匀输入。
13. 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14. 低钾血症的首要症状:肌无力15. 确定高钾血症的临床主要诊断依据:心电图改变;表现为:T波高尖,Q-T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16. 低钾血症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高钾血症:心脏停搏17. 简述低钾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肌无力、消化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异常、代谢性碱中毒18. 简述高钾血症的处理原则1)停钾:停止食用含钾高的食物或药物;(2)转钾: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静注后再继续静滴100—200ml;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以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滴,必要时每3—4h可重复给予;(3)排钾:速尿,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腹透,血透;(4)对抗心律失常: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推19. 补钾的注意事项:(1)总量:3—6g;(2)浓度:0.3%(40mmol/L);(3)速度:80d/min;(4)禁止静脉注射;(5)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ml/h. 亦可(1)不宜过多;(2)不宜过快;(3)不宜过浓;(4)不宜过早20. 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呼吸深而且快,呼出气体有酮味。
21.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系因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者碳酸氢根离子丢失过多所致,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1、成人经静脉补钾时,要求每日尿量不得少于(A)A.500ml B.600ml C.700ml D.800ml E.900ml2、高渗性脱水的体液量改变特点为(B)A.细胞外液与内液等量丧失B.细胞内液显著减少,细胞外液轻度减少C.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轻度减少 D.细胞内液显著减少,细胞外液正常E.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正常3、 高渗性缺水早期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A)A. 口渴 B.尿比重增高 C.皮肤弹性差 D.脉搏细数 E.烦躁4、 机体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途径是(A)A血液缓冲系统 B肺 C肾脏 D神经-内分泌系统 E激素5、 血浆约占体重的比例为(D)A40% B20% C15% D5% E1% 6、休克失代偿的主要微循环变化是(C)A微循环收缩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衰竭期 D动静脉短路开放 E真毛细血管网内压力降低二、多选题1、低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表现(ADE)A 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 B T波高尖 C QRS波增宽 D ST段降低 E U波出现2、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后容易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是(BD)A高钙血症 B低钙血症 C高磷血症 D低钾血症 E低镁血症 三、 填空题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 等渗性脱水 ,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 代谢性酸中毒 。
四、 名词解释: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系因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五、简答题:1、简述低钾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1)肌无力;(2)消化功能障碍;(3)心脏功能异常;(4)代谢性碱中毒2、简述高钾血症的处理原则1)停钾:停止食用含钾高的食物或药物;(2)转钾:例如5%NaHCO3 60——100ml静注后再继续静滴100—200ml;(3)排钾:速尿,口服阳离子交互树脂,腹透、血透;(4)对抗心律失常: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慢推注第3章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1. 临床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肠道、肠外途径为病人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包括肠外营养支持(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2. 要素膳食: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3. 正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称为正氮平衡;负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小于排出量称为负氮平衡4. 营养不良的分类:消瘦型营养不良、低蛋白型、混合型5. 肠内营养(EN):指经过胃肠道,包括口和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一种方法6. 肠内营养给予方式中,按时分次给予每次入量100—300ml,在10—20min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