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首峰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首峰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 A.沿磁感线方向,磁场逐渐减弱 B.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 C.磁场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点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 D.在磁场强的地方同一通电导体受的安培力可能比在磁场弱的地方受的安培力小参考答案:D2. 如图所示,虚线AB和CD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椭圆的两个焦点M、N上,A、E两点关于M点对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场强小于E点的场强B.A、B两点电势、场强均相同C.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C、D两点加速度相同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O点的电势能小于在E点的电势能参考答案:A3. (单选)一物块放在倾角为30o的粗糙的斜面上,斜面足够长,物块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如图甲所示,速度秒随时间t变化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为1.0 kg B.0~1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4N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若撤去外力F,物体还能向上运动2m参考答案:A4. (多选题)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
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 A、A球的最大速度为B、A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D、A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参考答案:BCD5. 一艘船过河,相对水的速度大小恒定,过河最短时间为to,最小位移为河宽do,当水流速度增大时 A.to一定不变 B.to一定变大 C.do一定不变 D.do一定变大参考答案:A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A、B和C、D为两对带电金属极板,长度均为l,其中A、B两板水平放置,间距为d,A、B间电压为U1;C、D两板竖直放置,间距也为d,C、D间电压为U2有一初速度为0、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经电压U0加速后,平行于金属板进入电场,则电子进入该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若电子在穿过电场的过程中始终未与极板相碰,电子离开该电场时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
A、B、C、D四块金属板均互不接触,电场只存在于极板间,且不计电子的重力)参考答案:7. 模拟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 kg;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K26-9所示安装;图K26-9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K26-10所示.图K26-10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m/s;(2)该电动小车被关闭电源后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参考答案:(1)1.880(1.881给分) (2分); 1.044 (2分) (2 )①1.00m/s,2.50m/s;②5.25J,5.29J (每空2分)8. (4分)在阳光照射下,充满雾气的瀑布上方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是太阳光射入球形水珠经折射、内反射,再折射后形成的。
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不同介质的 上,不同的单色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不同参考答案:界面,传播速度9. 金属杆在竖直面内构成足够长平行轨道,杆间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个质量为m的、阻值为r的长度刚好是轨道宽L的金属棒与轨道间的摩擦力恒为f,金属棒始终紧靠轨道运动此空间存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匀强磁场(×场),磁感应强度为B,当金属棒由静止下滑h时已经匀速,则此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10. 如图所示,一辆长L=2m,高 h=0.8m,质量为 M =12kg 的平顶车,车顶面光滑,在牵引力为零时,仍在向前运动,设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且比例系数μ=0.3当车速为 v0 = 7 m/s 时,把一个质量为 m=1kg 的物块(视为质点)轻轻放在车顶的前端,并开始计时那么,经过t= s物块离开平顶车;物块落地时,落地点距车前端的距离为s= m参考答案:0.31 4.16 11. (单选)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到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 现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可随便找地方悬挂),一把匀质的长为l的有刻度、零点位于端点的直尺,一个木块及质量不计的细线.试用这些器件设计一实验装置(要求画出示意图),通过一次测量(弹簧测力计只准读一次数),求出木块的质量和尺的质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参考答案:找个地方把弹簧测力计悬挂好,取一段细线做成一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让直尺穿在细环中,环与直尺的接触点就是直尺的悬挂点,它将尺分为长短不等的两段.用细线栓住木块挂在直尺较短的一段上,细心调节直尺悬挂点及木块悬挂点的位置,使直尺平衡在水平位置(为提高测量精度,尽量使二悬挂点相距远些),如图所示.设木块质量为m,直尺质量为M.记下二悬挂点在直尺上的读数x1、x2,弹簧测力计读数G.由平衡条件和图中所设的直尺零刻度线的位置有 (1) (2)(1)、(2)式联立可得 (3) (4)给出必要的说明占8分,求出r 占10分.13. 如图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正方形的边长之比为2:1。
通过这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这两个导体电阻之比为R1:R2= 你认为这种关系对电路元件改进的意义是 参考答案: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某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小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①经分析比较后,其中最理想的实验装置是 (选填“甲” “ 乙” “丙”);②图丁是利用最理想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点1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其他各点是紧接着连续打出的点,如果发现第1 ,2两点之间的距离明显大于2mm,这是因为实验操作时 ;③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仪考虑出现②所述情况所带来的影响时,设从打第1点到打第6点过程中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P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_ _(填选项前的字母) ④若实验操作正确,某同学根据公式V6 2=2gh沙计算出从第1点到第6点重锤动能增加量△EK = m V6 2,由△EP=m g h计算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再根据△E k=△E p得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结论。
则该探究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①甲 (2分) ②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2分)③C (2分)④不合理 应根据υ6= 计算打第6点时的速度,然后计算第6点对应的动能15. 某同学为了测量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金属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始终静止他先用打点计时器测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动摩擦因数1)实验时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把金属板的一端适当垫高来平衡摩擦力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木块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木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若打图乙纸带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50g,木块的质量为200g,则测得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 (1). (1)不需要 (2). 不需要 (3). (2)1.58, (4). 0.75, (5). 0.16(1)本实验是测量摩擦因数,故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根据逐差法求得木块的加速度,把木块和砝码及砝码盘作为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摩擦因数,故不需要使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 (2)A点的瞬时速度为: B点的瞬时速度为: 加速度为: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 ,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不需要; 不需要 (2)1.58; 0.75 (3)0.16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g=10m/s2.(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2)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参考答案:(1)20m/s2 (2)3.2m(3)10m17. 如图所示,一木箱静止、在长平板车上,某时刻平板车以a = 2.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 9m/s时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木箱与平板车之间的动脒擦因数μ= 0.225,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静擦力相等(g取10m/s2)。
求:(1)车在加速过程中木箱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2)木箱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和位移的大小(3)要使木箱不从平板车上滑落,木箱开始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最小距离参考答案:(1) (2)4s;18m (3)1.8m(1)设木箱的最大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则木箱与平板车存在相对运动,所以车在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