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理必修I第二章知识点及练习.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9963941
  • 上传时间:2024-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2.3 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水平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规律总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三个方面作用形式作用特点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被削弱的辐射形成的自然现象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较大尘埃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散射作用有选择性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无选择性颗粒较大的尘埃等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阴天、黎明天空呈灰白色吸收作用有选择性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紫外光、红外光【考例探究】 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①________辐射;②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

      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3)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4)影响图中①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填代号)答案考例探究 (1)太阳 地面 大气逆(2)削弱(3)75 95 保温(4)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越大,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热量越多;太阳高度角越大,经过大气层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5)① ②解析 由题干可知:太阳、地面、大气之间存在热量的传递,且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又归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热量的传递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练习:大气的保温效应:(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 )①A为 辐射,B为 辐射,C为 辐射;②从图中可以看出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③对流层大气吸收B辐射的主要物质有 和 ;④若在月球上,A、B、C辐射中,应缺失 ⑤可以看出,地面吸收 辐射而增温,大气吸收 辐射而增温, 再将热量还给地面。

      4、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原因有 和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规律总结】1.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近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b)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下图)考例探究】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规律总结】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力的名称产生原因方向大小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高低压之间存在气压梯度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面单位距离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一种促使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离其运动方向的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地区为零,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只改变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不改变风速的大小摩擦力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产生的阻力与风向相反与下垫面状况有关,与风速的大小有关减小风速,也改变风向,对近地面大气的运动影响显著【考例探究】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2)此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3)图中B处是________风带,它是________环流的组成部分4)C所处的风带,吹________风,气流来自________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5)A处是________气压带,它是________因素形成的6)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地区东亚(东亚季风)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 冬季向 夏季西北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东北季风(源地:亚洲大陆)东南季风(源地:太平洋)西南季风(源地:印度洋)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规律总结】在不同气压带、风带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全年严寒,降水稀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点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东北季风影响;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形成的西南季风影响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C.极地高气压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