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流行曲分析.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726215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64.1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廣東流行曲分析廣東流行曲分析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歌詞的內容 與節奏及歌 曲風格的關 係歌詞的內容 與節奏及歌 曲風格的關 係 ~ 古裝劇集《陸小鳳》的主題曲,歌詞簡潔,文學色彩濃厚及富詩意 ~ 歌詞主要由三個字及五個字的句子組成,其中節奏的變化頗多,如包括切分節奏、附點節奏 ~ 歌曲第 3-9 小節的歌詞及節奏營造出豐富的劇力:首二小節的歌詞均是以強拍起及配有延長音,隨即轉用切分音,把 拍子的重音移位,似反映豪俠的氣概及忐忑的心情 ~ 歌詞中排句所用的節奏也相同,如: 歌詞的分句 與用韻的關 係歌詞的分句 與用韻的關 係 ~ 句子主要由三個字及五個字組成 ~ 歌詞的文字組合單位的最後一個字均採用長音,形成清楚的分句,是該曲的特色 ~ 樂句大部分句結尾的長音字均採用押韻押韻部分: 主元音是 “a”,韻尾是 “m”或“n”,如「憾」(ham6)、 「心」(sum1)、 「恨」(han6)、 「人」(jan4)、 「問」(man6)等 歌詞與音高歌詞與音高 ~ 以一字一音為主 ~ 一字兩音的兩種情況: ??上行小二度的轉音:& 1及3 4 下行小二度的轉音:1 &轉音均出現在句子中間。

      歌詞與旋律 動向的關係歌詞與旋律 動向的關係 參閱工作紙 音域音域 © - 5 ﹙十度﹚ 調性調性 F 小調,亦運用降半音上主音﹙flattened supertonic﹚ ,即是 Gb , ! ,,,1?? 此學與教材料的版權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所有 除獲版權持有人書面允許 , 不得以任何形式翻載本教材的內容 織體織體 主調音樂 ﹙當有歌唱部分時,伴奏是不帶主旋律的,即不是奏唱者所唱的旋律﹚ 反拍節奏反拍節奏 第 18-23 小節及第 34-39 小節,爵士鼓奏出的節奏頻現句使用反拍節奏 ﹙backbeat﹚ ,強調了單四拍子的第二及第四拍: 歌曲結構歌曲結構 前奏 A B1 B2 B3 尾聲 前奏 ﹙第 1-2 小節﹚ A﹙引子﹚ 由「情與義」至「刀山去地獄去有何憾」 ﹙第 3-9 小節﹚ B1﹙正歌﹚第一段 由「為知心,犧牲有何憾」至「有誰人,敢過問」 ﹙第 9-24 小節﹚ B2﹙正歌﹚第二段 由「塵世上,相識是緣份」至「笑由人,誰過問」 ﹙第 25-41 小節﹚ B3﹙間奏+正歌﹚ 第三段 由第 41 小節的音樂至 「笑由人,誰過問」﹙第 41-49 小節,之後再重複第 34-39 小節的音樂,最後跳至第 50 小節﹚ 尾聲 「誰過問」重複兩次並且淡出(fade out)﹙第 51-55 小節﹚ ~ B1 B2 B3的曲式是反覆體(Strophic Form)。

      ~ ~ ~ ~ 除了前奏、A 段及尾聲之外,每段有四個樂句 B1與 B2:首三個樂句的旋律完全一樣,只改變了第四句旋律最末的三個音 B2與 B3:四個樂句的旋律完全相同,B 2的旋律由男聲唱出,而 B 3的旋律首兩句由圓號奏出,像間奏一樣;之後兩個樂句則由男聲唱出尾聲: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 重複兩次並且淡出(fade out) 誰 過 問? 誰 過 問? 前奏的特色 及使用的樂 器前奏的特色 及使用的樂 器 ﹙前奏部分由第 1 至 2 小節﹚ 使用樂器: 第 1-2 小節:小提琴奏出一連串上行的音符,速度十分快,圓號及小號吹奏漸強的長音;此外,定音鼓、低音鼓、爵士鼓奏出強而有力且漸密的節奏,產生厚重的感覺 2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A 段的特色 及使用的樂 器段的特色 及使用的樂 器 ﹙A 段由第 3 至 9 小節﹚ ~ 有很多切分音的地方: 男聲: 爵士鼓: ~ 使用樂器: 結合中樂、西樂及流行音樂組合﹙Combo﹚ 第 3-4 小節:在「情與義」及「值千金」之後運用了「追腔」手法, 「追腔」部分由笛子及笙﹙中國樂器﹚奏出;此外,圓號同時奏出與男聲相同的旋律;鋼琴奏出琶音﹙arpeggio﹚ ;木結他奏出顫音﹙tremolo﹚ ,營造出沉鬱的情懷。

      第 5-7 小節:圓號、小提琴及低音結他奏出與歌詞 「刀山去地獄去」 相同的節奏型;爵士鼓奏出強勁繁密的節奏 第 8-9 小節:再加入新的伴奏樂器馬鈴﹙sleigh bells﹚及三絃,奏出以 3 個八分音符+3 個八分音符+2 個八分音符的切分節奏,節奏感極強,營造出緊湊激昂的氣氛 間奏的特色 及使用的樂 器間奏的特色 及使用的樂 器 ﹙間奏部分由第 41 至 49 小節﹚ ~ 重複 B 部分首兩樂句 ~ 結合中樂、西樂及流行音樂組合﹙Combo﹚ :由圓號奏出旋律,其他配器與 B 部分第一及第二樂句相同,即是小提琴、小號、低音結他、木結他、定音鼓、爵士鼓、馬鈴、笛子、三絃和笙 3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 節奏頻現句 的運用節奏頻現句 的運用 第 8-17、26-33、40-49、50-55 小節: 三絃奏出帶切分音的節奏頻現句,節奏感極強,營造出緊湊激昂的氣氛: 同時間,馬鈴亦配合三絃,奏出另一帶切分音的節奏頻現句: 在第 11、15、27 及 31 小節,旋律亦包括了上述帶切分音的節奏頻現句 第 18-23、34-39 小節: 爵士鼓奏出包含反拍節奏的節奏頻現句: 第 52-55 小節: 小號奏出的節奏頻現句: 旋律頻現句 的運用旋律頻現句 的運用 ~ 第 8-13、26-29、40-45、50-55 小節,三絃奏出以下的旋律頻現句: TY YY YY T≥ ~ 第 14-17、30-33、46-49 小節,同樣由三絃奏出的旋律頻現句: qw ww ww qY 速度變化與 歌詞內容的 關係速度變化與 歌詞內容的 關係 由於歌詞反映豪俠的情深、沉鬱及忐忑的心情,因此速度有轉變: 很快﹙第 1-2 小節﹚→ 慢﹙第 3-4 小節﹚→ 較快﹙第 5 小節至歌曲終結﹚ 伴奏樂器∕ 聲效處理與 歌曲內容及 風格的關係伴奏樂器∕ 聲效處理與 歌曲內容及 風格的關係 ~ 這是香港製作古裝劇集《陸小鳳》的主題曲,伴奏同時運用了中西樂器,創造 出富有香港特色的伴奏風格。

      伴奏樂器包括: ?????西方樂器:圓號、小號、小提琴、鋼琴、低音結他、木結他、定音鼓、低音鼓、爵士鼓、馬鈴和電子合成器 中國樂器:笛子、三絃和笙 在前奏、伴奏及 B3段間奏部分,利用圓號﹙間中加上小號﹚以及笛子和笙交替運用,產生獨特的效果 ~ 聲效處理: 立體聲﹙stereo﹚ 第 18、20、22、34、36 及 38 小節,加了電子合成器 ‘wao wao’的聲音 歌手演出特 徵歌手演出特 徵 歌唱的音色高亢明淨,清亮動聽,有孤高之感,歌手能演繹出豪俠對於感情的沉鬱與憂慮,情感豐富,咬字清楚 4作曲家如何 營造高潮作曲家如何 營造高潮 歌曲的高潮: 4 3 | 39 w 1 -| 1 - 3 2 | 2 9 q :& -| :& - 1 :& | ^ - - -| ^ - 5 4 |3 - - -| 血淚 為 情流, 一死 豈 有 恨, 有 誰 人, 敢過 問? ﹙第 19-25 小節﹚ 營造方法: ~ 音程及音高:較大的跳進 ^ - 5﹙七度﹚ ;此外,5是全曲最高的音,再加上小提琴在第 23-24 小節﹙歌詞「敢過問」 ﹚奏出上行的旋律。

      ~ 配器:由圓號及小號﹙銅管樂器﹚代替了三絃、笛子、笙,聲音變得更響亮;繼續運用小提琴、木結他、低音結他、馬鈴、定音鼓及爵士鼓,再加上電子合成器 ~ 力度:第 23-24 小節,男聲增強了力度;第 24-25 小節第一拍,圓號及小號亦吹奏了一個漸強的長音,帶出來勢洶洶的感覺 ~ 節奏:第 18-23 小節,爵士鼓採用 的節奏頻現句,為高潮位置作出準備;由第 24-25 小節,爵士套鼓中的低音鼓﹙bass drum﹚ 、高音鼓﹙tom-tom﹚及銅鈸﹙cymbal﹚節奏變得頻密,在第 25 小節第二拍突然停了演奏,製造了張力 ~ 聲效:第 18、20 及 22 小節,加了電子合成器 “wao wao’的聲音 ~ 和聲:第 22-23 小節,多用了經過音﹙passing notes﹚及助音﹙auxiliary notes﹚ ,並且很遲才解決不協調和聲﹙delayed resolution﹚ 歌曲的整體 風格歌曲的整體 風格 本曲為香港電視古裝武俠劇集《陸小鳳》的主題曲,因此,作曲家在歌曲中顯示出中國風格,亦富流行音樂的特色;此外,歌曲一方面表達出豪俠強而有力的動感,另一方面又顯示出英雄的氣概與柔情。

      作曲家在本曲的結構上運用了獨特的處理手法:在兩小節旋律快速而密集的前奏後,創作了約六小節的樂句﹙引子﹚才進入反覆體的部分該六小節的處理手法變化十分多,如第 3-4 小節的速度是隨意及有延長音,接著是速度較快而又充滿切分音的第 5-9 小節,十分富戲劇性作曲家更巧妙地運用節奏、音高及中西樂器的配搭,概括了該劇的內容,創作出富有香港特色的作品 5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歌曲分析:《陸小鳳》 模進句的創 作手法模進句的創 作手法 B 段的旋律由三種模進句﹙sequence﹚組成,分別是: i.ii.iii.上四度! , ,,,下二度,,,, 上五度,? 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