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7页
  • 卖家[上传人]:62****1
  • 文档编号:94680761
  • 上传时间:2019-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千锤百炼,永不言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2、能力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3、情感目标(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二、教学内容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三、教学重难点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四、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

      2、枣。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1、学生结合注释及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2、教师适当补充: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

      3、,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三)、熟读课文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2、学生齐读全文。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五)、理清文章思路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二课时(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1、分析第一部分(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2、分析第二部分(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4、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提问:同学们,有谁能够举出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呢?学生回答。3、分析第三部分(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2)师生问答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

      5、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明确: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6、(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子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五)布置作业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板书: 寡 人 之 于 国 也(a)措施 效果 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b) 措施 效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黎民不饥不寒,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王 道之成8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由会员62****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精选】初一年级(88)班《消除歧视提倡关爱》主题班会(21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88)班《消除歧视提倡关爱》主题班会(21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7)班《快乐圣诞节欢度节日》主题班会(34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7)班《快乐圣诞节欢度节日》主题班会(34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94)班《防艾知识向零艾滋迈进》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94)班《防艾知识向零艾滋迈进》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 【精选】高一年级(8)班《学业水平毕业会考备考动员》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

    【精选】高一年级(8)班《学业水平毕业会考备考动员》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8)班《国家公祭日祭奠烈士》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8)班《国家公祭日祭奠烈士》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6)班《欢度圣诞快乐圣诞》主题班会(31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6)班《欢度圣诞快乐圣诞》主题班会(31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9)班《国家公祭日热爱和平》主题班会(19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9)班《国家公祭日热爱和平》主题班会(19张PPT)课件

  • 【精品】高二年级(2)班《有一种梦想叫坚持世界杯》主题班会(21张PPT)课件

    【精品】高二年级(2)班《有一种梦想叫坚持世界杯》主题班会(21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3)班《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30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3)班《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30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69)班《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23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69)班《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班会(23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4)班《新年来到圣诞快乐!》主题班会(33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4)班《新年来到圣诞快乐!》主题班会(33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1)班《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班会(41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1)班《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班会(41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2)班《防溺水安全珍爱生命》主题班会(17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2)班《防溺水安全珍爱生命》主题班会(17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5)班《平安夜快乐平安》主题班会(31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5)班《平安夜快乐平安》主题班会(31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70)班《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70)班《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67)班《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主题班会(34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67)班《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伤害》主题班会(34张PPT)课件

  • 【精品】初一年级(48)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知识》主题班会(17张PPT)课件

    【精品】初一年级(48)班《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知识》主题班会(17张PPT)课件

  • 【精品】初一年级(49)班《地震预防安全知识普及》主题班会(25张PPT)课件

    【精品】初一年级(49)班《地震预防安全知识普及》主题班会(25张PPT)课件

  • 【精品】初一年级(50)班《防震减灾 安全先行》主题班会(30张PPT)课件

    【精品】初一年级(50)班《防震减灾 安全先行》主题班会(30张PPT)课件

  • 【精选】初一年级(58)班《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怎么办?》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精选】初一年级(58)班《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怎么办?》主题班会(16张PPT)课件

  •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