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

48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6327980
  • 上传时间:2019-03-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7M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专题2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四部分 选修部分,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本专题主要学习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推动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由于各国国情差异,产生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和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西方民主思想家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为民主制度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英国、美国、法国等在民主实践过程中,用法律文件巩固革命成果,并构建以英、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框架。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西方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也推动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政治民主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考点82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考点83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点82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分考点1 西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考法1 西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分考点2 英国 权利法案 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法2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考法3 英国权利法案的内容、确立的原则及意义 考法4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分考点3 美国 独立宣言

      2、 和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考法5 美国独立宣言及体现的民主思想,考法6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 考法7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体现的原则 考法8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宪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分考点4 法国人权宣言和民主共和制的艰难确立 考法9 法国人权宣言 考法10 法国政权更替频繁 考法11 拿破仑法典与拿破仑战争 考法12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分考点5 世界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考法13 英国宪章运动及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影响 考法14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考法1 西方专治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西方专制理论:君权神授 (1)中世纪(13世纪)意大利的阿奎那著有神学大全。宣称:君权神圣;教权高于王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维护基督教神权统治。 (2)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主张君权神授、王权至上,引起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尖锐对立,最终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兴起发展的背景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为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奠定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封建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3)文艺

      3、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为资产阶级政治原则提供理论的论证。,3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影响,考法2 英国以后与王权的斗争,1发展脉络,2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1)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和议会因税收矛盾尖锐,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收新税。但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大抗议书: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抨击王权,列举了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提出进行改革的要求,查理一世拒不接受,导致内战一触即发。 (3)民主与专制的反复斗争: 国王挑起内战,议会胜利,国王被处死,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克伦威尔掌权后,解散长期议会,建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以上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具有曲折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考法3 英国权利法案的内容、确立的原则及意义,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英国君主立宪制内容 (1)保证议会的权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议会下

      4、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国王的权力(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不得找任何借口随意征税,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等。 3基本原则: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4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过程 (1)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君主立宪制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 (3)1832年议会改革,君主立宪制成熟。 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世纪初的枢密院发展为内阁;英王“统而不治”后,内阁成为常设机构;18世纪沃波尔完善内阁制度;19世纪中期,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代议制民主正式确立。 6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意义 (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英国政治稳定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3)顺应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发展。 (4)对欧洲、北美地区和英国海外殖民地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今天许多国家采用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政治框架。,考法4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产生

      5、与运行机制、英国责任内阁制与中国明朝内阁制的不同等参考近代史部分。 2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特点 (1)连续性:英国议会起源于13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权利法案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后经过19世纪的议会改革,才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2)渐进性:英国的代议制度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许多改革是各种政治力量妥协的结果,变化是渐进的。 (3)创新性:议会、内阁制、政党政治是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英国传统与现实结合的创新制度,对世界民主政治具有榜样作用。 (4)包容性: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妥协,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包容性。 (5)间接民主:由公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议机构,代议机构负责行使权力,公民参与民主是间接和有限的。,考法5 美国独立宣言及体现的民主思想,1独立宣言发表的背景 (1)理论基础:欧洲启蒙思想中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等学说。 (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们的思想动员,(3)和解破灭:英国对独立战争的血腥镇压,使和解的幻想破灭,争取独立成为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2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

      6、主权在民思想、人民革命权利思想等。 3独立宣言的意义与局限性 (1)意义: 宣告美国诞生,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宣称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成为法国人权宣言的蓝本,马克思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推动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 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 (2)局限性:宣言删去了谴责奴隶制的内容;当时真正有权参与政治的人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契约奴工和黑奴等被排除在外。,考法6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的背景,1必要性:独立之初的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国家,不利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2理论来源: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1787年宪法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3历史借鉴:18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完善。,考法7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内容与体现的原则,1主要内容 (1)政体:确立代议制共和政体,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 (2)政府权力结构: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体现“分权与制衡”思想。 (3)国家结构:确立联邦制。对联邦与州的

      7、权力作了规定,联邦政府地位高于各州。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 联邦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考法8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意义与局限性,1意义 (1)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和代议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2)维护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从制度上保证了美国的发展、壮大。 (3)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许多国家(如法国、中华民国政府等)效仿。 2局限性 (1)它承认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2)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妇女、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 (3)“没有保障个人权利的权利法案”。,考法9 法国人权宣言,1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 (1)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当权。 (2)思想基础:洛克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思想。 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利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

      8、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2主要内容 (1)人人生而平等自由,都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的权利。 (2)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人人有担任一切公职的权利。 (4)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5)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人民,任何团体、个人不得行使未由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3意义 (1)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2)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表明资产阶级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力取代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3)将启蒙思想发扬光大,特别是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革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考法10 法国政权更替频繁,1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解读示意图,把握法国政局变化特点: (1)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 (2)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 (3)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不

      9、可当。,2理清法国政权更替脉络(17891875年),3政局更替频繁说明 (1)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 (3)选择共和制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符合法国国情;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共和派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获胜)。 说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的特点,但民主共和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 4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1)机构:公安委员会。 (2)措施:恐怖政策。实行战时总动员,用最严厉的措施打击一切敌人和商业投机活动。,(3)评价 积极:使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共和国军队平息了国内叛乱,击退了反法联军。 消极:恐怖统治造成了人人自危,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1794年7月,国民公会部分代表发动“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统治,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5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长期斗争的原因 (1)历史:法国专制主义传统深厚。 (2)政治:封建专制势力强大以及雅各宾派“恐怖政策”的负面影响。 (3)经济:法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未能为资产阶级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4)思想: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君主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5)国际:法国多次遭到外国武装干涉。,考法11 拿破仑法典与拿破仑战争,1拿破仑法典:法典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规定动产或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并以具体的条文排除封建法规。法典以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为依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2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具有多重性:早期具有反侵略与正义性,后来具有侵略性,最后演变为争霸性。,考法12 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1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或称1875年宪法),确认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21875年宪法内容: (1)议会实行两院制,下议院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上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2)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出,拥有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由会员san****01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