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试论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8312548
  • 上传时间:2017-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1试论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论文摘要:人们对于语言本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文章介绍了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塞尔对奥斯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最后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学言语行为(speech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Malinovski)于 1923 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思想的信号” ,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 。在语用学兴起后,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言语行为被理解为人类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构成人类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约的支配,言语行为也就被看成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一种行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 一曲)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后经塞尔(JR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

      2、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 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一)表述句与施为句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很久以来,哲学家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verifability),即如何验证某

      3、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冉辱条件等。奥斯汀对哲学界语言研究中的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怀疑。他认为“许多陈述之言只不过是假陈述”(pseudostatement),人们所说的许多话语貌似陈述,但它们根本不以坦直地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仅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 ,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2没有真假之分。奥斯汀主张区分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和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有真假之分的句子为表述句,其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事实和描述状态、报道事态,所表述内容是可以验证的,即或是真实,或是谬误;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为施为句,它们不具有报道、描述和表述的功能,却具有实施某些行为的功能。施为句的话语都是不能验证的,它们无所谓真实或谬误。奥斯汀用了四个例句来说明这类话语:1)Id0(用于结婚仪式过程中);2)InanlethisshipElizabeth(用于船的命名仪式中);3)Igiveandbequeathmywatchtomybrohter(用于遗嘱中);4)Ibetyousixpen

      4、ceitwillraintomorrow(用于打赌)。在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人说这些话实际上构成了某些行为的实施。换言之,说话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不是在作陈述或描述,而是在完成某一动作,如结婚、命名、遗赠、打赌。(二)言语行为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奥斯汀强调,施为句虽然没有真假,但仍有一些条件必须满足,否则就不能起到实施行为的作用。通过话语成功地实施行为,第一个条件是说话者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必须存在实施这个行为的合适的对象。例如,没有手表,就谈不上遗赠手表。第二个条件是说话人必须具有诚意,缺乏诚意则不能有所为。第三个条件是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果没有合适的程序,如果不是合适的人说出,言语行为不会奏效。同样,即使人员合适,如果场合不对也不行。如英国女王在家里说“InamehteshiptheQueenElizabeth” ,这句话也不会奏效。对有些施为行为,有关人员的思想状态至关重要,如一个实施许诺行为的人必须准备兑现自己的诺言。(三)言语行为三分说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意识到某种意义上每个句子都可以用来实施行为,不是只有施为句才有这种功能。就连像“state”这样典

      5、型的描述性、叙事性动词都可以用来实施行为。当一个人说“IstatethatIamresponsibleforit” ,他就发表了一个声明,承担了一种责任。于是,奥斯汀又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作三类,即“以言指事”(1ocution)(又叫言内行为)、 “以言行事”(illocution)(又叫言外行为)、 “以言成事”(perlocuifon)(又称言后行为),或称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泛指一切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以言行事涉及说话者的意图,如: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道歉、感谢、祝贺等;以言成事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如: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等,以促使对方做某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每一个话语都同时完成三种行为。例如,A 对 B 说“Closehtedoor” ,这是言内行为;A 的意图是让 B 关门,这是言外行为;B 听了 A 的话后,把门关上了,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可见,言语行为理论对于解释言语行为的意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1)评价行为类裁决类(verdictives):表达裁决或评价,如法官或裁判的裁

      6、决。2)施权行为类行使类(executives):表达权力的实施。3)承诺行为类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承诺或者宣布意图。4)论理行为类阐述类(expositives):用于解释、阐述、论证。5)表态行为类表态类(behabitives):用于表明态度。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3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speechacthteory)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言语行为的原则与分类塞尔不是简单地继承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把言语行为理论对孤立的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他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别的活动一样是一种受到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这些规则区分为调节规则(regulaifverules)和构成规则(consittuitverules)。调节规则调节先前存在的行为形式,这种活动的存在逻辑上独立于规则的存在;构成规则不仅调节而且创造或规定新的

      7、行为方式,这种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的存在而存在的。6 奥斯汀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假设:一种语言的语义学被视为一系列构成规则的系统,并且以言行事的行为就是按照这种构成规则完成的行为。塞尔继承了奥斯汀的“意图”论,认为说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语活动,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塞尔在研究和继承的基础上,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修正为以言行事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造为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除了一般的输入和输出条件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本条件(essentialcondi-tions):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第二,命题内容条件(contentconditions):说话者在说出一个语句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在表达命题时,说话者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第三,预备条件(preparatorycondiitons):1)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听话人的利益的,但这件事并非是他经常做的;2)讲话者在事情的正常进程中将去实施某一行为,这对讲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

      8、是不明显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point)。语言中有一种最小努力原则在起作用,体现为以最小的语言努力去获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结果的原则;第四,真诚条件(sinceirtyconditions):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在这四个条件中,第四个条件具有构成规则的范式,而第一到第三条件则与调节规则相对应。在将“合适条件”(lfexibilityconditions)(保证言语行为得以成功实施的条件)作为使用恰当的以言行事指示语的规则的过程中,塞尔还提到“表达原则” ,认为它可以单独地使基本上是语用上的言语行为的分析与字面意义的语义分析相一致,这样就可以把言语行为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偏重于语义的言语行为理论(semanticallyoriented),另一类为偏重于语用的言语行为理论(pragmaticallyoriented),前者关注显示言语行为特征的表达式的分析,而后者将交际过程作为其出发点。塞尔将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类,他把他的分类建立在以言行事(ilocutionary)与语法(grammatica1)指示词和不同的言语行为所确定的不同的“词语”与“世界”的关系上。这五类言语行为是:

      9、1)断言类(assertive),以前也称描述类(representatives),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言语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2)指示类(directives),说话者想使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请求、命令等;3)承诺类(commissives),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恐吓等;4)表达类(expressives),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4话者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感谢、祝贺等;5)宣告类(declaratives),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言语行为,例如法庭上法官说:“Guilyt!”,被告便成了罪人。(二)间接言语行为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indircctspeechact)。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了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 ,即语用用意,或者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 ,即语用用意。塞尔提出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怎么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所谓对字面用意做出一般推断,实际上就是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也较不稳定。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按习惯就可以推断话语的间接言外之意,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句,祈使句不是祈使句,疑问句不是疑问句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含义,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giveme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

      《【最新word论文】试论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试论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文学专业论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TA的资源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考试直接用】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实用)word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实用)word版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夺冠)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典型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典型题)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a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精品(a卷)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直接用)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试直接用)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带答案(培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带答案(培优)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精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精练)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各地真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各地真题】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及完整答案【名校卷 】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点精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考点精练】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重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重点)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模拟题)word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模拟题)word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预热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答案(预热题)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参考答案(b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附参考答案(b卷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答案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答案下载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夺分金卷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夺分金卷 】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 点击查看更多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