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20152015 湖北省黄冈中学语文高湖北省黄冈中学语文高 考模拟试卷改编版(一)考模拟试卷改编版(一)(按新课标模式改编)参考试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5 年 4 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5 年 5 月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5 年适应性考试(6 月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传记选自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5 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 杨国荣生态之域的视域首先表现为“以人观之” 。宽泛而言, “以人观之”就是从人自身的视 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这种“观”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涉及狭义上的理性认知, 而且关乎价值的关切。理性的认知具体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 的把握,价值的关切则以天人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中国哲学很早已意识到以上方面。 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里涉及“亲” “民” “物”三种不同的对象, 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亲” (以亲情相处) 、 “仁” (以
2、仁爱之心相待) 、 “爱” (以珍惜、爱护之 心相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后者也属广义上的“观”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 察与把握。不仅对“亲” (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 、 “民” (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 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物”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爱” )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 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 “仁者与万物一体” 等观念。 “民胞物与” “万物一体”意味着将世界之中一切对象都理解为与人相关的对象, 并赋予它们以相应的价值意义,这一看法的内在要求是对人之外的其他对象给予应有的价 值关切,其中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中国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 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 物并育而不相害” 。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 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从人与 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以上 主要从天人关系
3、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引申而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 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从本原的层面看,人类社会中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 民族、国家在社会领域中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应共同存在而非相互排斥。与之 相联系,这些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享有、运用自然资源上应该具有平等的权 利:按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原则,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 以上权利,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而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否定、排除其 他成员的同等权利。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以上原则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 相反,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某些阶层、某些集团、某些民族、某些国家在利用、消耗自 然资源方面远远超过甚至压倒其他的阶层、集团、民族和国家。这里无疑包含了人类社会 中的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如果不加抑制,同样将导致生态的问题:当社会领域的某些成 员、集团、民族、国家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时,天人之间的不平衡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正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如前一代人对自
4、然的过度占有,将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一样。以上事实表明,今天的 生态问题,与社会上不平等地运用自然资源有着难以否认的联系。可以看到,在天人关系之后,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前面所 提及的看法,即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与之相应,解决生态问题也需要从人的 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如前所述,以人观之的“观”既涉及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也包 括从价值的视域看待世界。从逻辑上说,如果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 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并进而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 的失衡, “以人观之”所涉及的以上价值关切对于抑制这种偏向,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选自文汇报2014 年 12 月 9 日,有删改) 1下列对“以人观之”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狭义的理性认知直接指向了对价值的关切。 B涉及狭义的理性认知,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C价值的关切,以天地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但并不包含任何物质上的价值利益。 D孟子指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就是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
5、考察与把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明理学家在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 “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 念,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B从人类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 对象有其必然存在的意义。 C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必然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这就表明,今天的生态问 题,就是由我们上一代人过度使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D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避免 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国哲学对自然等对象价值关切的科学概括,即自然中的“每 一个个体”不管是敌是友,都可以互不伤害共生共存。 B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引申而言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 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 C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权利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仅仅强 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就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权利。 D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
6、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 意识,进而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程)颢举进士,调鄠、上元主簿。鄠民有借兄宅居者,发地得瘗钱,兄之子诉曰: “父所藏。 ”颢问:“几何年?”曰:“四十年。 ” “彼借居几时?”曰:“二十年矣。 ”遣 吏取十千视之,谓诉者曰:“今官所铸钱,不五六年即遍天下,此皆未藏前数十年所铸, 何也?”其人不能答。熙宁初,用吕公著荐,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数召见,每退, 必曰:“频求对,欲常常见卿。 ”一日,从容咨访,报正午,始趋出,庭中人曰:“御史不 知上未食乎?”前后进说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言,务以诚意感悟主上。尝 劝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当为卿戒之。 ”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方怒言者,厉色待之。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 ”安石为之愧屈。自安 石用事,颢未尝一语及于功利。居职八九月,数论时政,最后言曰:“智者若
7、禹之行水, 行其所无事也;舍而之险阻,不足以言智。自古兴治立事,未有中外人情交谓不可而能有 成者,况于排斥忠良,沮废公议,用贱陵贵,以邪干正者乎?正使徼幸有小成,而兴利之 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 ”遂乞去言职,改签书镇宁军判官。曹村埽决,颢谓郡守刘涣曰:“曹村决,京师可虞。臣子之分,身可塞亦所当为,盍 尽遣厢卒见付。 ”涣以镇印付颢,立走决所,激谕士卒。议者以为势不可塞,徒劳人尔。颢 命善泅者度决口,引巨索济众,两岸并进,数日而合。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 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 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 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洒扫应对至 于穷理尽性,循循有序。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颢之死,士大夫识与不识,莫不哀伤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六 ) 4、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正使徼幸有小成 正使:纵使;即使。 B尚德之风浸衰 浸
8、:渐渐,逐渐。 C盍尽遣厢卒见付 盍:为什么。 D泛滥于诸家 泛滥:博览而沉浸其中。 5、下列各组语句全都体现程颢的“和粹之气”的一组是(3 分) 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一日,从容咨访,报正午,始趋出颢徐 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 ”自安石用事,颢未尝一语及于功利立走决所, 激谕士卒。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 A B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选取了瘗钱之辨、神宗咨访、中堂议事、曹村埽决等事件,充分表现了程颢“资性 过人,充养有道”的形象特点。 B程颢回答神宗的提问不知时间的长短,却深得神宗的赞赏;中堂议事不说则已,一说则 让王安石愧疚折服。 C程颢认为自古以来振兴政治而提出的措施,没有朝廷内外的舆论都说不可以而够有成绩 的,何况还排斥忠良之士,阻拦和压制公众舆论。 D程颢放弃了科举考试,广泛研究各家学说,但最后还是从儒家的六经中悟通了大道, 成为一代硕师名人。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言,务以诚意感悟主上。 (3 分) (2)议者以为势不可
9、塞,徒劳人尔。 (3 分) (3)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 (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白居易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注: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外放杭州时给远在长安的好友张籍的诗,题写在画上。 8.这是一首题画诗,请根据本诗来推想白居易寄赠给张籍的画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景象?画 中的景象有何特点?(5 分) 9.此诗的感情既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又涵咏在尾联之点题中,试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 (2)瀚海阑干百丈冰,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3)扪参历井仰胁息,_。 (李白蜀道难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秋风里的泥瓦匠 王往大厦快竣工时,秋风到了。泥瓦匠喜欢秋风。他常常站在脚手架上探着头,迎从西北吹来的秋风,向着西北的天 空出神。他的家在这个城市的西北方向。他想象着稻谷、黄豆、山芋和向日葵的模样,想 着春天和老婆的约定,恨不得手里的瓦刀变成镰刀。十来天过去了,大楼终于竣工了,可是工友们没领到工钱:建筑公司的老板躲了起来, 副手出来解释说,大厦所属单位的资金还
《湖北省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改编版(一)(含解析)》由会员飞***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改编版(一)(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